周志文
周志文,笔名周东野,原籍浙江县,1942年6月27日生于湖南辰溪,成长于宜兰县罗东镇。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博士。曾任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讲座,及《中国时报》《中时晚报》主笔,现已退休。文学作品丰富,包括《日升之城》《三个贝多芬》《冷热》《布拉格黄金》《寻找光源》《风从树林走过》《时光倒影》等书,以及《在我们的时代》《瞬间》《晚明学术与知识分子论丛》《第一次寒流》《同学少年》《记忆之塔》《家族合照》《黑暗咖啡厅的故事》《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有的记得,有的忘了》《躲藏起来的孩子》《阳明学十讲》《巡礼之年》《台大教授的论语课》等。
人物经历
周志文教授,原籍浙江鄞县,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生于湖南辰溪,成长于宜兰县罗东镇,并在宜兰县立罗东中学初、高中部(今罗东国中和罗东高中)完成学业。后就读于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获得学士。
在学术领域,周教授对明清文化有深入研究,并专注于散文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多变,风格独特。
他曾任《民生报》主笔,并在荷兰莱顿大学、珠海联合国际学院等地讲学。周教授的散文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会心”之笔,也让读者通过他的“慧眼”洞察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智慧。他的兴趣广泛,品味深入,无论是艺术、文明生活还是各种文化现象,都有独到的见解。周教授不仅精通宋明思想、明清史传,对现代散文也有深刻的教授和研究,同时对古典诗词有个人独特的解读。
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儒学的性理修养,追求中正平和的义理境界,同时对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深刻的欣赏。
周教授熟悉中国古典著作,同时也是现代思想的传播者,涉猎西方文学与哲学,如莎士比亚的悲剧、美国梦的反思,以及对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的探讨。
他对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的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并在面对生命的“虚空”时,引用罗素的观点来表达对生命意义的坚持。现已退休的周教授,继续通过他的作品与公众分享他的知识与智慧。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讲座】台湾大学教授周志文解读王阳明.www.uic.edu.cn.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