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1978
《我生在1978》是刘罡演唱的歌曲,由陈亚凯作词、姚峰作曲,收录于音乐专辑《我生在1978》。2009年,该曲获得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歌词
我生在1978,
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
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
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
我生在1978,
十岁时爸爸坐火车南下。
他去了海边的一座新城,
很快就接走我和妈妈!
同学们说的是南腔北调,
最兴奋是那一次次搬家。
我生在1978,
少年时新鲜事就更多啦。
人们打着手机炒着股票,
创造着发家致富的神话!
那一年解放军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江上漂着鲜艳的紫荆。
我生在1978,
如今也到了而立年华。
冰冻2008年中国雪灾地震咱都经历了,
有国家有大家也没什么可怕。
奥运会的梦想咱们也实现啦,
发展的中原地区正在走向强大。
1978,1978,
三十年的故事说不完的话,
有多少感慨和酸甜苦辣。
啊 1978,1978,
三十年的故事说不完的话,
说不完的幸福和激动的泪花。
歌曲赏析
改革颂征歌催生佳作
去年3月起,为了以歌曲形式颂扬改革开放历史功勋,讴歌壮美时代,福田区委区政府与本报联合发起了“改革颂”主题歌曲征集活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广邀博采,1420多首作品如雪片般飞来,征歌活动组委会对这些应征作品进行了认真负责的遴选和评定。从中初选出300首优秀作品,经过认真筛选,一步步将范围缩小到30首。
在此基础上,组委会又广泛邀请专业人士、音乐爱好者和文化名人举行座谈,利用集体智慧精挑细选。评委会将所有的作品隐去创作者的名字之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推选,最后,陈亚凯以笔名肖羽投稿的歌词《我生在1978》获得评委们一致青睐。短短四段歌词,却将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和主要社会现象囊括其中,人们一下子就被歌曲中那活泼而形象的密集意象所吸引。
“我生在1978,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当这首作品第一次出现在评委们眼前时,所有人都不禁眼前一亮,如同发现了一块值得雕琢的璞玉。这首歌词以完全个人化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行文活泼,节奏明快,虽然个别字句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歌曲的立意和切入角度已经让它具备了成为一首广为传唱歌曲的潜质。
就这样,歌词获全票通过,成为深圳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歌曲的重点打造对象。随后,经历了几番“火”、多次打磨的创作过程,集中体现了众人的智慧和作者的才思,在不断润色中渐渐“脱胎换骨”,以比较成熟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执笔创作歌词的陈亚凯对本报记者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生在1978》传达的是每一个深圳人的切身感受与真实心声,我只是传递他们心声的执笔人。这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各级领导都对这首歌词的创作付出了心血和具体指导。”他表示,这首歌词以百姓叙述的口吻,通过身边事件与个人命运进行朴素与朴实的表达,选取若干历史事件来串起改革开放史,从老百姓的眼里看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定能激发听众的共鸣和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自豪感。
字斟句酌打造时代精品
这样的“好料”值得打造!“改革颂”活动组委会将《我生在1978》的原词递交有关领导、专家传阅,收集各方面对完善这首歌词的好点子、好建议。结果,这首歌词中“国家概念,深圳市表达”的视角和富有新意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各方的共鸣和高度评价。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专门对《我生在1978》的创作作出批示,希望这首歌曲能“满怀深情,信心百倍”,给予了歌曲创作班子巨大鼓舞。深圳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主要领导和“改革颂”征歌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纷纷为《我生在1978》的润色与提高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福田区多次为这首歌曲的打造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加大支持,群策群力,为把这首歌曲打造成音乐精品而不懈努力。
这些“金点子”被有机融入了对《我生在1978》歌词的历次修改中。陈亚凯字斟句酌,投入了许多心血,令这首歌的内涵更丰满,词意更传神,境界更深远。尤其是在歌词的第四段:“我生在1978,如今也到了而立年华,冰冻雪灾地震咱都经历了,有大家有国家也没什么可怕。奥运会的梦想咱们也实现啦……”这个段落成为歌词的点睛之笔,一下子将当代的民族情感和时代脉搏融在一起,提升了整首歌曲的品格。
有了过硬的歌词,歌曲的创作之路才走完了三分之一。如何给这些歌词配上悦耳动听的旋律,并交由合适的歌手演唱,成为“改革颂”征歌活动下一步推进的重点。许多知名作曲家都对歌词表示出浓厚兴趣,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华山也对这首歌厚爱有加,将它推荐给相关作曲家和影视剧组。
最后,深圳市作曲家姚峰承接了这一重任。他回忆说,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他拿到这首歌词,一下子被深深打动:“把30年的故事浓缩到一首歌里,而且又是以如此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实在难得。”作为一个深圳人,姚峰对歌词深有感悟,将曲子一气呵成。
根据这首歌词的特点,姚峰以个人化的体验为切入角度,力争以小见大、娓娓道来,用平易近人的口吻、粤语式的语调和通俗化的旋律,来讲述一个平凡人在大时代里经历的故事,使其具有优美的意境和较强的歌唱性。他采取了边说边唱的形式、流行的风格来表达严肃的主题,这种风格对他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作为1978年生人,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独唱演员刘罡演绎了《我生在1978》。他的声音特色与演唱技巧很好地阐释了这首歌曲的内涵,令歌曲的音乐表现更加完整。歌曲初步制作完成后,福田区广泛发动各个层面的代表,包括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文化界人士等,征求对这首歌曲的意见,并根据意见作了加工与润色,使歌曲更加尽善尽美。
播出反响
《我生在1978》迅速脱颖而出,不仅多次进入深圳市文艺汇演的演出曲目,而且作为主题歌曲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多部电视、电影纪录片中播放,深受观众与听众喜爱,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影响。
根据歌曲《我生在1978》拍摄的同名音乐电视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每日歌曲》栏目中首播,并每日滚动播出五次。这部音乐电视将歌曲以崭新的形式再次推到大众眼前,以其立意新颖、歌词朴实、旋律活泼、画面精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观众和音乐界的注意,激起了热烈反响。音乐电视力图用“国家概念,深圳市表达”的视角和富有新意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各方的共鸣,进一步提升了歌曲的意境。
歌声中,一幕幕熟悉历史画面如一本记忆的相册一页页翻过,勾起了人们的温暖记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凤阳县小岗村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从香港回归到抗震救灾、奥运会召开、神七上天,这部音乐电视独具匠心地对歌曲《我生在1978》进行了新的包装,用视觉艺术形式对歌曲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
深圳市民廖先生先从广播、后从电视里了解到歌曲《我生在1978》。他说:“这首歌曲触动了我这30年记忆的所有情感。这首歌的歌名首先吸引了我,因为我就是生在改革开放‘元年',是当年的1880多万新生儿之一。当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再次听到这首歌时,我打电话给很多朋友,和大家分享这首歌,一起去怀念这段金色的记忆。”
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生在1978》是福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之一。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如今作为改革开放象征的符号之一,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自然不能失语症,而福田是中心区,特殊的区位激励我们自担责任、自加压力,并化为坚持’三贴近‘原则,紧抓文艺精品创作的热情。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反复推敲、锤炼,诞生了这首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原创作品,表达了深圳人民对于改革开放的无限感怀。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将激励我们更好地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继续推进精品战略,以沉甸甸的作品讴歌这个精彩的时代。”
获奖情况
歌曲《我生在1978》先是于2009年9月21日获得第十一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接着11月3日又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背后故事
歌曲《我生在1978》连续获奖使这首歌曲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首奇特的歌曲,是一首同样的歌词由4位作曲人谱曲,而且曲调都很好听的歌曲。音乐圈内的行家,认为这可能是在中国音乐史唯一出现过的情况。
故事要从一次征歌活动说起。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按照市领导的要求,深圳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全市开展纪念活动的总体计划,其中文艺创作是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歌曲是深圳市文艺创作的强项,因此特别受到重视。一项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征歌活动从福田启动,在全国开展。福田区是优秀歌曲的福地,《在灿烂的阳光下》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曲就是诞生于这块热土。
征歌活动反响热烈。全国各地的词作者们寄来了1400多首作品。严格按照评选规则经过几轮初评后,最后一轮评选开始了。我是评委之一参加这轮评选。进入总评的歌词共12首,歌词单上只有编号没有作者姓名。发给评委评选表,由每位评委独立选出4首后,当场统计,排出名次。其中只有一首歌词获得全票,就是《我生在1978》。修改定稿后,得奖歌词在报纸上公布。有一次与朋友们聚会时见到了词作者陈亚凯,他说当初创作的初衷就是想通过一个诞生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年轻人30年间的命运变化的故事,以这样一个浓缩的个体,来反映祖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革。尤其是在深圳,和改革开放、深圳市一起成长的年轻人很多,他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启发。
歌词确定后开始谱曲。主办单位委托了深圳两位著名作曲家谱曲,一位是市文联副主席、著名音乐人姚峰,其作品有《又见西北坡》、《中国老家》等;另一位是何沐阳,著名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其作品有《月亮之上》、《彩云之南》等。曲谱好后,主办单位先送给我听。我不敢怠慢,抓紧时间听,听了数遍。就我的感觉而言,两首曲调都很好听,各有特色。姚峰版本美声兼通俗,比较大气;何沐阳版本更偏重通俗流行,十分耐听。主办单位将歌曲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反馈的意见是:年龄比较大的喜欢姚峰版,年轻人则喜欢何沐阳版。最后主办单位选定姚峰版本为歌曲的曲调,正式公布。
故事继续发生。这一年,深圳市委宣传部与中国新闻纪录制片厂合作,拍摄了中国改革开放元年的一部纪录影片《中国1978》。影片拍摄得非常成功,当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影院推荐改革开放题材的10部影片,其中9部故事片,纪录片只有1部,就是《中国1978》(该片后来获得了2009年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奖)。在制作这部影片时,计划为影片创作一首主题歌。我听说后,将刚刚完成创作的《我生在1978》推荐给了摄制组的导演朱勤效。新影厂领导十分重视影片歌曲,原来厂领导想亲自创作。后来看到深圳市的歌曲后感觉不错决定采用。但是摄制组只用了歌词,由年轻有才气的音乐编辑吴咏梅根据影片需要另创作了曲调。这是一种流行风格的曲调,两个男歌手唱出了几句好听的和声后,用“Rap”形式,大段说唱歌词,明快时尚,按照年轻观众的评价是:“很酷,喜欢死了。”歌曲为影片增色不少。于是,《我生在1978》有了第三个版本。
故事还没有完。有一次我到北京出差,约了当时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华山、何沐阳、深圳优秀蒙古族青年歌手玉萨等几位音乐人朋友相聚“腾格里塔拉”蒙古餐厅。这家餐厅里有一台名叫“幸福的岁月”的蒙古歌舞表演驻场演出,十分受欢迎。大家一边欣赏精彩的歌舞表演,一边喝马奶酒侃大山。喝了几杯马奶酒的张华山脸色微红,端起酒杯与我碰杯后说:“老段,有件事憋在我心里难受,还是让我说出来吧。”看他有点激动的样子,我连忙说:“请说请说。”他说:“半年多前,你们深圳市的文联领导王廉运等人,到北京找我,给了我《我生在1978》的歌词。我很喜欢这首词,就认真谱写了曲子给了深圳。但是,至今没有人与我联系,不知道到底用了没有?”我一听大感惊奇:“张总原来会作曲?”张华山有点得意地笑笑说:“我最近尝试着谱出了几首曲,成绩不赖……”我说:“那今天巧了,在座有张总、沐阳两位为《我生在1978》谱曲的人。”我向张华山讲了这首歌曲已有数个谱曲版本的情况。张华山有些迷惑说:“那几首曲调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这首曲子是京韵大鼓味道的。我想歌词是讲故事的形式,主人公又是从北方南下深圳市,鼓词可能比较合适……”坐在一旁的何沐阳来了兴趣:“张总,能不能将您的曲调唱给我们听听呢?”张华山急不可待清清嗓子唱起来,嘿,曲调好听,真是京韵大鼓的味道,我们鼓掌喝彩。张华山更加得意了,摇晃着脑袋唱得更起劲了。最后他自我表扬地说:“我这首歌很多人听了都喜欢,已经被选作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曲,这部电视剧近期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你们深圳不用我的歌曲不要紧,但是应该给我一个说法……”(不知为什么这么巧,笔者写这篇文章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始播放《鸽子哨》,有兴趣可以听听这一版本。)我赶紧向他道歉,自罚喝干了满满一杯酒。回来以后我找到王廉运问了这件事。她解释说:“当时找张华山是请他帮助介绍作曲家,那里想到他会自告奋勇自己作曲。我们知道他竟然会作曲,事先也没有对他委约的计划呀……张总有意见啦?”原来如此!
这样一来,一首歌曲就出现了4个曲调。主办单位正式认可的是姚峰的曲,得奖的就是这个版本。电影上的“Rap”式歌曲随着电影传遍了全国;张华山的京韵大鼓式歌曲作为电视剧插曲也被很多人了解;可惜的是何沐阳的流行式歌曲由于没给机会没有流行起来。
经常有人问我:深圳市创作出那么多好听的歌曲,像《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永远的小平》、《走向复兴》等这些记录时代的大作品为什么产生于深圳呢?就以《我生在1978》的创作为例,好歌曲出现在深圳是有道理的。首先,有利的环境。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有酝酿作品种子的土壤,有培育作品之花成长的苗圃。深圳每天都有创新,来源于立志改革开放的思考;这座城市有火热的生活,燃料来自改革开放的激情。其次,领导的重视。在制订纪念改革开放30年活动计划时,一位市领导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时,别的地方可以不说话,但是深圳市不能不说话,而且要响亮地说话,大声地说话。为改革开放高声放歌。”由于领导重视,才会有全国征集歌曲这样的大手笔,集中全国词作者的智慧,创作出了优秀的歌曲。再次,作者有创作激情。上千人的词作者应征写歌词,表现出激情;四位曲作者积极主动为一首词谱曲,也表现出激情。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激励着词作家,词作家在歌词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感动了曲作家,最终产生了优秀歌曲。就这首歌而言,其成功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以30岁年轻人的独特视觉看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讲故事的形式;真实的感情等。《我生在1978》是深圳市众多优秀歌曲创作的一个典型,为深圳优秀歌曲宝库增加了一个优秀作品,也为深圳抓好歌曲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参考资料
我生在一九七八.qq音乐.2023-11-08
您现在的位置: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