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镇
二合镇原隶属于遵义市仁怀市,是其下辖的乡级行政区。近年来,二合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好字优先、能快则快、量力而行、奋力而为”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富镇、新型工业立镇、红色旅游兴镇、党建工程强镇”发展战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二合镇地处仁怀市北部,赤水河中游,南与茅台镇交界,西邻四川省古蔺县,距仁怀市区31公里。
气候
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水源丰富,温热条件好,常年气温20℃左右,适合农作物生长。
地形地貌
山峦地形,黄色沙石地质,海拔平均约400米。
自然资源
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盛产优质花生、辣椒、油菜籽;畜牧产品主要以猪、牛、马、羊为主;林果产品有脐橙、甜橙、柑橘属、西瓜等。适合从事农业产业化开发。境内沿赤水河两岸民风开化,与外界交流频繁。沿岸风光旖旎,有“农家乐”等,旅游产业潜力丰富。
行政区划
全镇辖8行政村,1个社区,109个村民组。
人口
总人口28663人,总户数6931户,其中农业人口28186人,男14581人,现有中共党员464人,其中男党员429人。
经济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250元,粮食总产量12311吨,财政收入137万元,人均纯收入1860元,人均吃粮429公斤。
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已形成以“早熟蔬菜、订单红粱、退耕还竹和畜牧养殖”为特色的四大富民产业。目前实施蔬菜种植6000亩,退耕还竹10057亩,白酒茅台酒订单红粱生产7000亩,畜牧养殖业也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双龙、向阳两村为主的早熟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产品销往遵义市、泸州市等地。紫云牛肉以肉嫩汤鲜著名。
扶贫开发
地处赤水河谷中段的二合镇连续两个月以来降雨次数屈指可数,降雨量几近为零,给全镇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害,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对此,二合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镇党委书记梁剑云挂帅,组织镇直各部门、各村居,联合开展进行旱情调查、监控和抗旱救灾工作,取消双休日,专门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队,采取强措施、多途径开展抗旱救灾活动,党政引领、干群携手谱写了激越的抗大旱、保民生之歌。
一是下田间地头,查看生产灾情。全镇以村(社区)为单位,按包村包组干部分工,每个村一名镇党委领导挂帮,组成9支旱情调查突击队,深入全镇105个村民组,查看了解、调查统计农作物受灾和生产受限情况。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开展自救工作。从相关部门抽调部分干部到村与村干部一同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有的带领群众进入大山深处探寻水源,有的组织群众就近凿井寻水。全镇干部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站在抗旱救灾第一线,与人民群众共进退。
三是铺设临时管道,引水抗旱。该镇划拨资金10万余元,购买水管13700米、水泵50台,用于铺设临时管道,从赤水河、月亮田水库等引水至农户家中和干旱的田间地头,并指派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管道发挥应有效力,切实解决农户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四是成立送水队,送水入户。部分地处高山的农户,住地附近水源干涸,基本生活用水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个问题,镇政府抽调领导干部15名组成送水队,调拨该镇自用的两辆皮卡车和一辆消防车作为专用运水车,在各村干部的全力配合下,按照先边远后集中、先特殊后一般的原则,对柏杨、同民、云柳等缺水重点村,坚持每天将清水送到最需要的群众家中全力解决好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共送水39车次,计48吨,解决饮水特别困难群众82户316人的生活基本用水。
大旱无情人有情。尽管旱情尚在持续,但二合镇3万多全体干部群众在二合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广途径、多措施将抗旱救灾引向深入,以夺取抗旱斗争的最后胜利。
交通
茅习公路穿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