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英
黄颂英(1855—1964),号中允,字仲英,生于温州市区东山下潭(今积谷山旁),清朝举人之家,从小喜爱武艺,习成一身武功,成年后目睹耳闻清朝廷日渐腐败,常和挚友李素冰、黄宜明诸位议论如何拯救中华。适值日本明治维新不久,时年二十岁的黄颂英毅然赴日本,本拟学医改变国人被洋人诬为“东亚病夫”的状况,但因为学医需自费,且当时家境衰落,无力供给黄颂英学医,于是就读公费的日本品川体操学校。
人物简介
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组织同盟会,家父和两位同学欣闻此举,立即奔赴东京请教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对黄颂英热情接待,最后还特地讲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的革命宗旨,并告诫我父亲“做一个人一定要学习,而且要向好人学习,毕业回国后,要为大众利益着想,不要与坏人同流合污”。遵循孙中山先生的教导,黄颂英第二年品川体操学校毕业,即加入同盟会。
参加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黄颂英在宁波第八十二标当排长,兼全标体操总教习,得悉武昌起义消息,黄颂英立即起程返回家乡和姚养吾、胡方尧、胡方禹、陈禹门等志士策划响应武昌起义,由黄颂英召集从前学武的一班同学和绿营中一班有志青年一百人成立义勇军,并向警察署员郑玉甫临时借用十二支步枪,于当日晚间就分配义勇军在街上巡逻,并宣传辛亥革命的意义。据诗人唐湜回忆,当时有人无枪,军械不足,黄颂英就要部下在煤油箱内放爆竹。是夜,在温州市的清代官员闻风丧胆,匆忙逃跑,第二日清晨,仅有防营统领梅占魁在窦妇桥司令部拥兵固守。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黄颂英等和梅占魁谈判成功,推梅为临时军政分府都督兼温处警备司令,他剪去辫子,到知府衙署宣布温州独立,脱离清政府,不到十日,所有温处各县都先后响应,脱离清廷实行独立。
杰出贡献
黄颂英把温州辛亥革命义勇军扩充到250人,改称民团,公推湖北武备学堂毕业的胡方尧为总团长,黄颂英为第一分团长,胡方禹为副分团长,拟整训后开赴上海市支援北伐。后来徐定超回温州市,又公推他为温州军政分府都督,梅占魁为警备司令,之后胡方尧、阮孔章辞职离温,推黄颂英担任总团长兼第一分团长,胡方禹为第二分团长。后因梅占魁和黄颂英不和,黄颂英就赴沪担任北伐队长去了,后来黄颂英随孙中山先生到广州市,担任元帅府练兵处主任副官,上世纪30年代归隐家乡,新中国成立后任温州民革委员。
由于黄颂英为温州光复作出贡献,1961年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全国政协特赠送黄颂英一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章”,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