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原睿
戚原睿,出生于杂技魔术世家,是老一辈著名的魔术、杂技、戏法、武术名家戚福山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在全国魔术界,戚家表演的魔术早已声名远扬。
人物介绍
云南省首席金牌魔术师
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
中国魔术艺术委员会会员
云南省杂技家协会会员
戚原睿出生于杂技魔术世家,是老一辈著名的魔术、杂技、戏法、武术名家戚福山老先生的第四代传人,在全国魔术界,戚家表演的魔术早已声名远扬。
戚原睿从小随祖父戚玉钢(杂技、魔术师、原中国魔术学会委员、终身艺术成就奖获得者)、父亲戚凤波(杂技、魔术道具设计师、魔术师、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道具奖”)、姑母戚文馨(金菊奖第二次全国魔术比赛银牌首奖获得者)学习专业魔术表演。
相关事件
职业生涯及荣誉
2004年7月参加第六届金狮奖全国杂技比赛西南大区赛获银奖;
2004年9月参加第三届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获铜奖;
2007年10月参加第四届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获银奖;
2007年12月参加2007金牌奖国际魔术比赛获铜奖;
2007年荣获云南省文化艺术突出贡献奖;
2008年荣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集体表演一等奖,个人表演二等奖;
2008年参加云南省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2008年荣获云南省文艺基金贡献奖;
2008年10月参加宝丰县杯第四届全国魔术比赛荣获金奖;
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被誉为云南60位文化名人之一;
2011年1月随“亲情中华艺术团”赴美国访问,荣获美国荣誉市民证书;
2011年2月主演《魔幻之夜》元宵节魔术晚会,成为云南省本土第一位表
演专场魔术晚会的魔术师;
2011年6月,主演的魔术杂技晚会《神秘之旅》荣获云南
2011年8月至9月“文化大篷车”赴巧家县和鲁甸县慰问演出。
2011年10月以大型杂技剧《雨林童话》为2011中国国际
旅游交易会作开幕式文艺演出
魔术家轶事
云南的“哈利·波特”
魔术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魔术世家还是极为罕见,不过,云南省杂技团里就有这么一个珍稀的魔术世家,从退休还想为团里尽一分力的72岁魔术大师戚玉钢,到魔术、道具上都有出色表现的戚风波,再到在魔术上小有成就的19岁小将戚原睿,祖孙3人共同来讲述了一个奇妙的魔术世界。
戚原睿:英雄出少年
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西南赛区银奖、第五届金菊奖第三次全国魔术比赛铜奖、第六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四次全国魔术比赛银奖……如果不是戚原睿亲口所说,大概没有人相信这是一个年仅19岁小将取得的成绩。从8岁就开始练魔术的戚原睿,就像魔幻片《哈利·波特》里的哈利·波特,看起来要比同龄人睿智很多,举手投足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样子。刚从济南市第六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四次全国魔术比赛上捧得银奖回来的戚原睿,兴奋之情似乎还没有减退,开始跟记者侃侃而谈他这次参赛的节目,“长竿钓大鱼小鱼”、“火盆里钓金鱼”、“变14个乒乓球”、“结绳钓鱼”……戚原睿一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节目是在失传已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戚原睿告诉记者。
别看现在戚原睿对魔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最初的他也有过不想学的念头,练功是很乏味的,一个简单的动作要练成千上万次,看着别人做完作业就去玩了,自己还要在家里反复地练习同一个动作,才几岁的他自然就开始泄气,不过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魔术是没有失误可言的,上台表演出现失误是不允许的,真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戚原睿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练功,如果有比赛就更要练上十多个小时。受家庭影响很大的戚原睿,其实本身有极强的灵性、悟性,“爷爷把技巧、重点教给我,稳定后就开始自己练习。”他笑着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个演员都掌握了魔术的基本功手法,可练就了一手功夫的戚原睿,早就对这些驾轻就熟了。
戚风波:从台前到幕后
在魔术艺术上有过出色表现的戚风波,现在甘作儿子的“绿叶”,在一心把儿子培养成才后,自己却开始从事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道具设计制作。
虽然把魔术舞台留给了儿子,但戚风波却在道具设计制作上开始另辟蹊径,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曾在中国话剧金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获道具奖。魔术是借物造形的一种,魔术离不开道具。对于道具的研究,戚风波有自己的想法,这些外形上看似普通的道具,其实是很特殊的,它们的结构、重量和普通的都不一样,“道具要在物理、技术上都要有所考虑,它的最大作用就是为演员提供方便,让演员表演起来得心应手。”对魔术表演,戚风波说,除了演员机智、眼疾手快,道具也是很重要的,科学、精细的道具才会让观众在觉得不可能的情况下突然产生神奇的效果。
作为魔术世家,对“传内不传外”的说法,戚风波说,关键看苗子,除了对魔术感兴趣,灵性、悟性也是相当重要的,魔术演员的培养很难,手形、思维、心理等各个方面都要细心地传授。
戚玉钢:魔术是假的功夫是真的
父辈祖籍是吴桥县的72岁的老人戚玉钢,对孙子取得的成绩自然也是相当高兴,提起戚原睿,老爷子说,他练功很努力,经常早上6:00就起床,一直练到晚上9:30才肯休息,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本可以在家享受晚年的戚玉钢却总闲不住,为了云南省魔术更好地发展,也与各个策划人一起出谋划策,不仅把云南的文化、风情融入魔术中,还不断创新,把时代元素也加入其中。“魔术是假的,但功夫是真的。”戚玉钢说,“要用大家预料之内的东西,变出大家预料之外的结果,观众才会被吸引。”
(2007-11-9,云南日报)
魔范生成长之路
7月份,2009年世界魔术大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魔术师有7个舞台节目名额、3个近台节目名额,机会珍贵。在少之又少的3个近台魔术节目中,云南省杂技团魔术演员戚原睿的《彩云渔歌》占了一个,“云南魔界”窜出了一苗兴奋的火花。
9日上午,记者在省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的排练厅,见到了这位年仅20岁、刚于去年10月获得“宝丰杯”全国魔术比赛金奖的小伙子,他一头卷发,脸上挂着神秘的笑,他的爷爷戚玉钢73岁,拄着拐杖站在一旁。“我爸出去采购材料了,魔术道具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制作。”戚原睿边说边用手动了动爷爷,他习惯称老爷子为“老师”。
戚原睿出生于魔术世家,祖籍吴桥县,他的曾祖父戚福山是优秀的杂技魔术家,名字被铸在吴桥世纪大钟上,因为历史原因,戚家来到云南省。戚原睿的爷爷、父亲、姑母都在魔术界取得不俗成绩。戚原睿上小学时,爷爷和父亲常教他绳带、变钱币等基础魔术技巧,“这是我认识魔术、了解魔术的阶段。”因是魔术世家,戚原睿对魔术有着一定天赋,起点比较高,可他却因此遇到了一件“苦恼”的趣事。
11岁那年,戚原睿到南京观摩一个魔术比赛,在去赛场的巴士上,一个魔术玩家用两根橡皮筋“忽悠”了他。这个魔术玩家,用的就是刘谦最喜欢表演的那个节目,让两根扣在一起的橡皮筋,瞬间脱离。戚原睿说:“我当时觉得好神奇啊,回来一问家人,他们马上哈哈大笑,原来那是最简单的魔术,家人都不愿教我。”说着说着,爷孙俩现场表演,将这个魔术教给了记者。这件趣事启发了戚原睿,他说:“魔术世界没有谁比谁更顶尖,你可能只是某个领域的高手,在其它领域便会略逊一些,所以不断增加阅历是非常重要的,魔术是一个什么都需要涉猎的行业。”
由于在魔术表演上极具天赋,戚原睿读完初二后,家人决定让他考入云南省杂技团,当时团里也缺魔术演员。从2002年开始,戚原睿正式进入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成了一名职业魔术演员。在外人看来,魔术是神奇的,魔术师的生活是神秘的。不过,戚原睿却认同爷爷对练习魔术总结的六字箴言:“单调、枯燥、乏味。”“别人看来新奇的秘密,我完全知道。为让表演天衣无缝,展现一个秘密的动作,我每天要对着镜子,在一个小房间里练习数千遍,改天还要重复,真是要命啊。”接受采访时,戚原睿还说:“更矛盾的是,你采访我时问‘要命’在哪里,可我不能说,一说就泄密了,所以说练魔术还是痛苦的,有苦不能言。”
问起今后打算,戚原睿说:“到目前为止,我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打造《彩云渔歌》上,其它什么都不想。”说起想不想如大卫o科波菲尔一样,拥有自己的魔术表演团队,他说:“这当然是每个魔术演员的梦想,不过现在我有杂技团这个平台,首要是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生活中的戚原睿十分低调,从不在朋友面前亮自己的魔术本领。
现在,戚原睿正在忙碌准备2009年7月参加世界魔术大会的节目《彩云渔歌》,该节目曾在多个魔术赛事获奖,如今已经修改到第三版,节目将高难技法的变14个球和神奇新颖的空杆钓鱼、大变活鱼等,与云南彝族人民喜爱的烟盒舞、吹树叶等民族文化元素结合,展现出“火变活鱼”、“树叶变活鱼”等精彩“魔技”,象征年年有“鱼”、富贵有“鱼”的幸福生活。
(2009-4-11,都市时报)
社会评价
戚原睿分别于15岁、19岁在全国魔术比赛中荣获铜奖和银奖,并在20岁成功夺得全国魔术比赛金奖,被称为“中国最年青的金奖魔术师”。
曾赴日本、印度、缅甸、澳门、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2011年3月至4月组织“文化(魔术)大篷车”,带着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嘱托,赴昭 通20多个乡镇,进行慰问演出,深受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高度赞赏。2011年6月出演大型杂技剧《雨林童话》,为第19届昆明市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4届南亚商品展开幕式演出,受到南亚各国领导人的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社会影响
2007年12月参加2007金牌奖国际魔术比赛获铜奖;这也是云南魔术首次登上国际领奖台;
2008年10月参加宝丰县杯第四届全国魔术比赛荣获金奖;这也是云南省魔术史上
第一个全国性专业魔术大赛的金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1年2月主演《魔幻之夜》元宵节魔术晚会,成为云南本土第一位表演专场
魔术晚会的魔术师;
参考资料
寻访潜藏在杂技团的魔术世家 想不想认识云南的“哈利·波特”.新浪网影音娱乐.201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