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产业
“山寨”是指一种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方式发展壮大的大众文化现象,具有反权威、反主流的特点,并常伴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及后现代特征。
形成与发展
山寨产业起源于民间IT力量,其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这一产业通常通过小作坊模式起步,迅速模仿知名品牌的外观和功能,涵盖了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多个领域。山寨文化的另一面是善于利用法律灰色地带,常常游走于行业政策的边缘,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起源
2001年至2002年间,内地人在深圳、广州市等地出差时,会发现当地居民使用的手机品牌如"NOKLA"、"Samsang"等,这些品牌在内地并不常见。当时,这些品牌手机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许多小型电子加工厂,即所谓的"山寨厂"。尽管这些工厂生产的手机品牌看似不起眼,但它们背后隐藏的文化影响力已经开始显现。
扩散
随着山寨文化在手机领域的崛起,其影响逐渐扩散至数码领域。2008年,山寨文化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吸引了公众的关注。与此同时,山寨MP3也在华南地区涌现,一度出现了超过300个品牌。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发展的限制,山寨MP3并未像手机那样取得显著成功。
特点与影响
山寨文化的核心在于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实现超越。这种文化不仅限于手机领域,而是扩展到了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等领域,对相关行业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山寨文化被视为草根创新和群众智慧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的山寨现象。
正面特点
功能全面
山寨产品在功能上的全面性得到了认可。例如,黄晓明的首张专辑《It's Ming》就借鉴了韩国明星Rain的成功经验,从封面设计到舞蹈风格,都展现了一定的功能特性。
仿效拼贴
山寨作品容易复制和操作,例如电影《十全九美》巧妙地融合了多种流行元素,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制作成本低廉
山寨产品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如电视剧《红苹果乐园》虽然模仿自台湾版《流星花园》,但在制作过程中明显考虑了成本控制。
负面特点
引起公愤
一些山寨作品因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受众预期而遭到批评,如改编自日本动漫的真人版电视剧《奋斗吧,少年!》在中国上映时就引起了粉丝的不满。
全而不精
某些山寨作品虽然试图全面复制原作,但却未能达到同样的品质水平,如越南版《新还珠格格》在选角和制作方面受到了观众的诟病。
版权问题
山寨行为也涉及到版权问题,如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制作就曾因涉嫌侵权而受到国际关注。
参考资料
“仿冒”为何又叫山寨? 山寨一词是怎么来的?.“仿冒”为何又叫山寨? 山寨一词是怎么来的?.2024-11-03
国产手机黄金时代 二十载从“山寨”到“山峰”.网易.2024-11-03
山寨文化利与弊.搜狐网.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