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赞
司徒赞(1900年9月-1978年3月14日),字子襄,男,开平市人,归国华侨,中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致力于华侨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中印(尼)文化交流做出了显著贡献。1960年后,司徒赞回国定居,继续为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贡献,并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司徒赞出生在一个小贩家庭,童年丧父,家境贫困。8岁时,曾祖母、父亲相继去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幸得叔父司徒华的帮助,得以进入私塾学习。司徒赞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就能书写春联,受到邻居赞赏。11岁时,因生活所迫,他远渡重洋来到马来亚,投靠叔父。在巴生埠,他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并学习英语。15岁时,司徒赞结束学业,原本计划学习木工手艺,但他坚持追求知识,最终获得了亲友和校董的资助,得以回国继续深造。在上海公学和上海市浦东中学就读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暨南学堂师范科,主修教育学。
教育生涯
司徒赞的职业生涯始于1919年,当时他被推荐担任中爪哇省文池兰中华学校的校长。在校期间,他不仅主持日常事务,还收集资料编写了一本反映当地特色的教材《荷属束印度地理》。1922年,他受邀加入巴达维亚共和国的八帝贯中华学校,但在短暂的教学后,因学校内部纷争选择离职。之后,他在巨港创办并经营了一所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他对华侨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1924年,司徒赞与刘金端结婚,后者同样是一名教育工作者。1925年,司徒赞回国探亲,次年返回印度尼西亚,再次担任八帝贯中华学校的校长。1927年,他转任“荷印华侨学务总会”视学,负责监督和协调华侨学校的运作。1928年至1929年间,司徒赞在巴达维亚担任《工商日报》主编,但由于健康原因,他后来辞去了这一职位。1929年,他在巨港的丹戎厄林爱群学校担任校长,任期接近三年。1932年,司徒赞前往新加坡创办《新侨周报》,但因销量不佳,报纸很快停刊。同年,他又回到巴达维亚共和国,担任《时报》主编,但几个月后再次辞职。1933年,他应文池兰中华学校董事长的邀请,重新掌管该校。1935年,司徒赞被任命为巴达维亚广仁学校的校长,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学生数量和教学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1937年,司徒赞当选为巴达维亚华侨学校教师公会主席,连续几年担任该职务,并因其对华侨教育的贡献获得了金质奖章。
抗战时期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司徒赞和他的妻子积极参与华侨支援祖国的行动。他们在巴达维亚共和国成立了“巴达维亚华侨捐助祖国慈善事业委员会”,筹集资金和物资援助前线。司徒赞担任文书主任,负责起草相关文件,并参与募捐活动。他的妻子刘金端也在妇女组担任副主任,协助筹款和救济工作。此外,司徒赞还与其他成员组成特别组织委员会,采购医疗用品和车辆,组织医护人员和司机回国服务。截至1942年12月,他们共募集了约五千万港元的资金和物资。
日占时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东南亚。1942年3月,巴达维亚共和国沦陷,司徒赞因起草“抗敌宣言”而被捕,遭受拷打和财产损失。他和其他华侨领袖一同被囚禁在芝马墟的最大国际集中营。在此期间,他与难友们相互学习,保持乐观态度。1943年3月,他的妻子刘金端也因秘密筹款支援中原地区而被捕,被判十年徒刑。直到日本投降,司徒赞才获释。
独立后时期
印尼独立后,司徒赞积极参与华侨团结和社会公益活动。1945年8月,他参与创建联合中学,并担任首任校长。1946年6月,联合中学成为华侨公立中学,司徒赞继续担任校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司徒赞积极参与促进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工作。1952年4月,他被选为“雅加达中华侨团总会”的副主席,并在1955年和1960年两次被选为该会主席。1957年,他呼吁华侨团结起来,支持中原地区的和平统一。1959年9月,司徒赞回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并在北京发表讲话,批评印尼当局的行为,导致他回国后被拘留。1960年1月,他与家人被迫离开印尼,回国定居。
国内贡献
司徒赞回国后,被安排在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并兼任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他还担任了多项政治和社会职务,包括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董事、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在暨南大学,他关注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为学校购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1978年2月,司徒赞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3月,他因病重未能出席政协会议,于3月14日在广州市逝世,享年79岁。司徒赞一生致力于华侨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晚年仍然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他的著作《荷兰统治时期的印度尼西亚华侨教育简史》反映了他对华侨教育的深刻理解。他的诗歌作品《纪南堂诗词存稿》体现了他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厚谊。
社会影响
司徒赞在印度尼西亚华侨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是巴城中学的第一任校长,与李春鸣、张国基领导的中华中学齐名。这两所学校在五、六十年代是雅加达最知名的爱国华侨中学,为培养华侨子弟和华校师资做出了巨大贡献。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司徒赞还积极参与华侨团结和社会公益活动,是杰出的华侨社会活动家。他曾在印尼独立后担任华侨慈善事业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总会副主席,负责安置和救济难民。他还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呼吁华侨团结起来,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司徒赞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被选为侨总的主席,并获得了金质奖章。
参考资料
著名侨领司徒赞、司徒眉生、司徒荻林祖孙三代的爱国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江门市委员会.2024-08-22
司徒赞.博雅人物网.2024-08-22
司徒赞.本地屋.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