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全明
渠全明,男,汉族,1967年8月11日生,中专学历。面对这样的困境,1994年年仅27岁的他,毛遂自荐当了临县道情剧团的团长。终于,在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下,剧团稳定了演出市场,经济也逐渐有了起色。
个人简介
渠全明,男,汉族,1967年8月11日生,中专学历。现任政协临县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兼任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
个人经历
年7月至1992年,临县道情剧团演员;1984年,山西晋剧院学习;1986年,山西省戏曲学院学习;1993年,任临县道情剧团副团长;1994年,任临县道情剧团团长;1997年至2005年4月,任临县道情剧团团长兼任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2005年4月至今,任政协临县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兼任吕梁市民间艺术团团长。
人物事迹
渠全明,临县招贤镇人。因为生性聪明伶俐,所以13岁的他就被母亲送往60公里外的县城,到临县道情剧团培训班学习临县道情戏和山西梆子,渠全明每天跟着老艺人们勤学苦练,几年间就成为剧团的优秀演员。可是在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好景不长,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很多顽疾,使临县道情也跟其他古老戏曲一样逐渐势微,陷入了低迷,生存十分艰难,剧团面临着倒闭,剧种也面临着消亡……
面对这样的困境,1994年年仅27岁的他,毛遂自荐当了临县道情剧团的团长。
“临县道情”起源于道教音乐,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艺人辈出、班社林立,道情班社曾达100多个,道情之声遍及城镇乡村。虽然如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临县道情依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渠全明上任团长之初,剧团破败不堪,戏箱烂得出不了台,房屋陈旧破烂,剧团负债累累。眼看要过年了,可职工们还有4个月的工资没发,人心涣散,许多人都不到团里上班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先借钱发了一部分工资以安定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带领剧团恢复了一部分道情折子戏和晋剧,并通过关系向省晋剧院借了一些旧演出服,就这样将就着正月初六顺利出台演出。但是当时剧团已经元气大伤,临县周边的很多村镇都不请剧团唱戏,他们只好廉价演出。1995年,剧团被迫远赴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联系演出。当时,为了留住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渠全明向县政府争取了农转非户口指标,改建了职工住房,自建了集中供热,大大改善了职工住宿条件,并带领全团人马奔波于乡村窝铺。他们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打地铺,扛着行李卷走村串乡,乡村那些崎岖的小路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不仅演出道情,还唱晋剧,在为乡亲们送去欢笑的同时,饱尝了各种艰辛。终于,在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下,剧团稳定了演出市场,经济也逐渐有了起色。
在上任的前几年里,凭着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和对文化事业执着追求的态度,凭着自己敢想敢做、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精神,渠全明果断地对临县道情剧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群策群力,加强剧团基础实施建设,带领全团人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在几年时间内把临县道情剧团建设成为一个集歌舞、曲艺、小品、道情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团体,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