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代赋学研究

清代赋学研究

《清代赋学研究》是由孙福轩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5月1日出版发行的书籍。

图书信息

作 者:孙福轩 著

丛 书 名:中国诗词曲赋研究丛书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59329

出版时间:2008-05-01 版 次:1 页 数:37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u003e 文学 \u003e 文学理论

内容简介

清代赋学是对古典赋学的总结和超越,不仅呈现出较为清晰的理论发展轨迹,而且形成了深具整合性的宏大体系。《清代赋学研究》即采用纵横结合的理论框架既从纵向梳理出清代赋学理论的历史演化进程,对清代著名的赋论家和赋论专著以及清代赋学的理论特征作出阐释,同时又从横向辨析赋学与骚学、诗文理论的关系以及和清代思想文化的推衍互动。通过对清代赋学的宏观把握,深入考察近兰百年来赋学思想的发展嬗变,并从交化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文人心态和文艺思潮对赋学发展的影响,观照作为其理论背景的清代文学与文化现象。为清代文学理论史乃至古代文论的全面阐释提供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察点和参照系,为清传文学史、美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富有启示意义的个案。

作者简介

孙福轩,1971年出生,济宁市人。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八年后考取浙江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分别于2003年、2096年获得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浙江大学在站博士后。曾参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教社2005年)、《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古代文学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导论 赋的起源与清代赋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赋的起源与体类

一 赋的起源

二 赋的体类及流变

第二节 现代赋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 清代以前以汉魏六朝为主的赋学批评

二 清代赋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第三节 清代赋学批评的分期与形式

一 清代赋学批评的分期

二 清代赋学的批评形式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经世文统与赋学思想

第一节 明末赋选本的复古思潮

第二节 以张溥陈子龙为代表的六朝辞赋批评

第三节 清初赋学的骚情与雅丽

一 骚体赋作与赋论的重情

清代赋论的“博洽雅丽”

第二章 康雍年间的赋风与赋论

第一节 康雍年间赋风的醇雅转向

一 对六朝辞赋的推尊

二 康雍年间赋学的醇雅趋向

三 康雍年间赋论的情感与艺术特征论

第二节 赋源“六义”与经世致用——康熙帝及其宰臣的赋学观

一 康熙的实用思想与文论观点

二 康熙的辞赋创作与赋学观点

三 康熙的辞赋观对辞赋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康雍年间选本的赋学观

第三章 乾嘉道时期的赋学理论

第一节 赋风的流变与赋论倾向

一“赋颂一体”论及其赋学观点

二“以古文为时文”及其对辞赋观的影响

三 统治者的辞赋创作及其对辞赋的态度

第二节《四库全书总目》的辞赋观

一 推尊古体的赋学倾向

二 《总目》的历代赋学批评观

三 对辞赋创作的影响及成因

第三节 乾嘉道时期辞赋家的赋学观点

一 以气为主——古文家派对辞赋的看法

二 赋兼才学与重情尚美——学者和骈文家的赋学观

三 取经义以致用——文章社会学家的赋学观

四 词赋为宗——诗人、词家的赋艺表达

第四节 乾嘉道复古思潮中赋论家的体类之争

一 律体宗唐——律体赋派的理论

二 祖骚宗汉一古体赋派的理论

三 古体派与律体派赋学思想的论争与调和

第五节 沉雄博丽与清丽芊眠——赋学风格论的确立

一 诗人之赋“丽以则”

二 沉博绝丽

三 清丽芊眠

第六节 乾嘉道时期赋选本中的赋学思想

一 律体赋选的偏盛

二 古体赋选的回应

三 古律赋选的汇通

第七节 乾嘉道时期赋学兴起的主要成因

一 帝王的尊崇与科举考试的持续推动

清代赋学的尊体观念

三 清代乾嘉学术的影响

第四章 乾嘉道时期的赋学专著

第五章 咸同光时期的赋学理论

第六章 清末民初的赋学理论

结论 清代赋学——古典赋学的总结与超越

附录 清代赋论家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