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符号
天文符号(Astronomical symbols)是用于代表天体、天文学理论结构与观测活动的抽象图案符号。这些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典时代的希腊莎草纸,其中大部分符号在拜占庭帝国抄本中得以保留并增多。随着18至20世纪新发现的许多行星和微型行星,新的天文符号也相继产生。专业天文学家、业余天文爱好者、炼金术士、占星术士都曾普遍使用天文符号,它们在年鉴与占星术出版物上一直很常见,而在天文学研究文献和著作中相对罕见。大部分天文符号都有Unicode正式代码,绝大多数在杂项符号、杂项符号和象形文字区。
基本简介
天文符号(Astronomical symbols)是对某些特殊天体(主要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和特殊星座(主要是黄道上的12个星座,即黄道十二宫)以及太阳系天体运动现象所规定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在专业天文学中有所应用,也广泛用于占星学。不过,不同地区的符号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欧洲和美国使用的符号就有所不同。
升/降交点:天体的运行轨道与另外一个参照平面(例如黄道面)有两个交点,当天体运行至其中之一后将向该平面的(相对)上方运行,则该点称为“升交点”,类似地,天体运行至另一点(即“降交点”)后将向该平面的下方运行。
相合/对冲:用来说明两个天体的相位关系,例如,既可用于说明太阳系中两个行星的相互位置;也可说的是两个黄道星座的相互位置。但星座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相位概念更多地用于研究不停运动的行星之间的位置变化。以行星为例,如果两个天体以及太阳三点近似地位于一条直线上时,若两天体在太阳的一侧,则称其为“相合”,否则成为“对冲”。对星座来说,“对冲”的星座指在黄道面上相隔180度的星座。
太阳符号
行星符号
西方占星学中常用的占星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