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中导言甲、乙两部分是由贺麟译出,丙部分由王太庆译出。东方哲学是由王维诚从英文译本译出,又经王太庆根据德文本整理,贺麟根据荷夫麦斯特本增补的。希腊哲学中导言、七贤、伊奥尼亚哲学及毕达哥拉斯派哲学是王太庆翻译或整理别的同志的译稿而成。爱利亚学派及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是贺麟译出,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杨祖陶译出,阿那克萨戈拉哲学是方书春译出。全书均经宗白华及方书春根据德文本校阅一遍。贺麟与王太庆除校阅了其他同志译稿外,并负最后的编排整理的责任。依照德文第一版标出原版页数于书边上,以及编制重要人名地名索引,皆是王太庆的工作。在书中我们力求名词统一,其中有少数名词含义较丰,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中文名词翻译,也是经过集体商讨的。

基本介绍

“哲学史讲演录”(一般简称“哲学史”)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卡尔·马克思很早就仔细读过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史”,对这书作了很高的评价,并曾在“德意志帝国思想体系”中多次加以引证,特别是引证了第三卷的内容。恩格斯在许多著作和通讯里也提到黑格尔的哲学史,特别在“自然辩证法”里,对黑格尔“哲学史”中论述希腊哲学部分,作了摘要和评述。一九一五年列宁在瑞士期间于百忙中抽暇读了黑格尔三大巨册“哲学史”,并且还作了笔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黑格尔“哲学史”所作的摘要和评述,提供了批判改造黑格尔哲学史观点的典范吸收改造了其中的辩证法观点,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并驳斥了黑格尔对哲学史的唯心主义的解释。《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这个译本是根据格洛克纳(HermannGlockner)为了纪念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逝世一百周年在一九二八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集”(以后简称格洛克纳本)第十七卷译出的。而格洛克纳本又是根据米希勒本重印的。米希勒(KarlLuldwigMichelet)本是整理黑格尔对哲学史的三种演讲手稿和提纲,以及三种学生笔记编而成,在一八三三年出版,其第一卷亦即德文本“黑格尔全集”第一版第十三卷,以后简称米希勒第一版本。由于我们参考了并酌量采用了英译本和荷夫麦斯特本的材料来充实并校正了格洛克纳本,因此可以说,这个中文译本的内容,比德文第一版本和第二版英译本都更要丰富些。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这个译本是根据格洛克(Hermann Glockner)为了纪念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逝世一百周年在一九二八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集”(以后简称格洛克纳本)第十七卷译出的。而格洛克纳本又是根据米希勒本重印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主要内容包括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方法、善的原则、苏格拉底的命运、苏格拉底派、麦加拉学派、欧几里得、欧布里德、斯底尔波、居勒尼学派、阿里斯底波、德奥多罗等。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是根据格洛克纳本德文版“黑格尔全集”第十八卷(米希勒原版卷XIV)第四二三页至卷末第五八六页及第十九卷(米希勒原版卷XV)自篇首第三页起至第二六二页中世纪哲学结束止。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是根据格洛克纳1928年重新刊行的德文本《黑格尔全集》第十九卷译出的。格洛克纳本这一卷是根据1833年出版的米希勒本第十五卷重印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参考了J. B. S. 霍尔丹根据德语第二版译的英文本,两种本子有出入的地方,有助于了解第一版德文本原意的地方,我们都斟酌摘译过来,作了补充,用[]号标出,并注英译本页码。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黑格尔(Hegel G.W.)译者:贺麟 王太庆

图书目录

开讲辞

哲学史讲演录

导言

甲、哲学史的概念

一关于哲学史的普通观念

二关于哲学史的定义的解释

三哲学史的概念所产生的后果

乙、哲学与其他知识部门的关系

一历史方面的联系

二哲学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区别

三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

丙、哲学史的分期、史料来源、论述方法

一哲学史的分期

二哲学史的史料来源

三这部哲学史的论述方法

东方哲学

甲、中国哲学

孔子

二易经哲学

三遭冢

乙、印度哲学

一僧怯哲学

二乔达摩与那陀的哲学

第一部希腊哲学

[引言]

[七贤]

[分期]

第一篇

第一期:从泰利士到亚里士多德

第一章第一期第一阶段:从泰利士到阿那克萨戈拉

甲、伊奥尼亚哲学

一泰利士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乙、毕达哥拉斯与毕泰戈拉派

[一数的系统]

[二数之应用于宇宙]

[三实践哲学]

丙、爱利亚学派

一塞诺芬尼

二巴门尼德

三麦里梭

四芝诺

丁、赫拉克利特

(一逻辑原理]

[二实在的形态]

[三过程之为普遍及其对意识的关系]

戊、恩培多克勒留基伯、德谟克里特

一恩培多克勒

二留基波与德谟克里特

己、阿那克萨戈拉

[一普遍的思想原理]

[二种子]

[三两方面的关系]

译者后记

专有名词中外文对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