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
刘坚(1934~2002),江苏省宝应县人,生于上海市。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后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在《中国语文》编辑部、现代汉语研究室、近代汉语研究室工作过,并担任过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还曾担任过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人物生平
70年代近代汉语研究还处于起步的时期,大家对近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文献还知之甚少,因此,对近代汉语的介绍和近代汉语文献的整理就成了当务之急。刘坚从80年代初开始,一方面在高校作有关近代汉语的讲座,同时撰文介绍近代汉语研究的文献资料,先后发表了《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年代蠡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里的白话资料》《略论“话本”的语言年代问题》等一系列文章。1985年他出版了《近代汉语读本》,在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有关近代汉语的文献材料。《读本》所选篇目精当,题解对作者、版本、流传作了详要的说明,注释部分涉及了许多近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读本》的出版对初学者和当时的近代汉语研究者都有很大的帮助。1999年经过修订整理,《读本》又重新再版。
1989年以后,他又和北京大学蒋绍愚合作主持编辑出版了《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该书全面收集整理了唐五代到明代有代表性的白话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基本的研究材料,方便了大家的研究工作。
刘坚的近代汉语专题研究涉及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词汇方面有《词语杂说》《世说新语词语补释》《“治鱼”补说》,语法方面有《试论“和”字的发展,附论“共”字和“连”字》《时态助词的研究与“VO过”》等多篇。刘坚的专题研究资料扎实,考证细密。许多问题都是他思考多年,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笔写成。一篇文章成文甚至发表之后,他还会继续关注,注意新材料,进一步深入思考。像“治鱼”是他多年前思考的问题。1978年在《词语杂说》中考释了,到1987年他又收集文献和方言材料进一步提出了解释。“VO过”和相关的问题也是他关注多年的,在《近代汉语读本》中就涉及过,十几年后又根据新的材料重新写了文章。刘坚在做研究专题的同时,还努力把所研究的语言现象与语言的历史面貌联系起来,运用研究成果去判断文献的历史年代。1982年他撰写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年代蠡测》,为用语言现象判断文献的写作年代作了有益的尝试。
在理论探索方面,刘坚1960年发表的论文《论助动词》,被认为是国内最早运用结构主义理论研究汉语语法的成果之一。70年代转入集中研究近代汉语之后,刘坚是国内较早关注语法化问题的语言学家之一,在这方面发表过多篇文章,对国内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研究工作
刘坚的研究工作集中在现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方面。
现代汉语方面
1960年刘坚发表了《论助动词》,借助当时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句法标志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找出了助动词不同于副词和动词的语法特点,不仅比较清楚地划定了助动词的范围,而且还列出了一个助动词表。这项研究成果,至今仍是汉语助动词研究的一种基本参考文献。20世纪70年代,刘坚参加了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的编写工作。该书选词以虚词为主,兼收实词,详释每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第一部现代汉语的用法词典。此书的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以后,刘坚又主持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修订工作,增加了一些词条,修改了一些释义,使之更完善实用。
近代汉语方面
刘坚最早从事的研究工作是在吴晓玲先生的主持下对元曲作校勘和注释,1958年分别出版了《关汉卿戏曲集》《关汉卿杰作集》,前者主要是校勘,后者侧重在注释。此后,刘坚继续关注近代汉语研究,收集积累了大量古代白话的资料,1964年发表了《关于\u003c刘知远诸宫调\u003e残卷词语的校释》。经过“文革”十年的停顿,70年代后期重新开始研究工作后,刘坚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近代汉语研究上。其研究工作集中在三个方面:文献整理、专题研究和理论探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