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让堂

三让堂

三让堂,出自于《史记》吴姓先人为纪念始祖的贤德,以“三让”为堂号,以“平治世泽,至德家声”为堂联,“三让”作为宗祠的堂名。

由来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周太王生有三个儿子:姬泰仲雍王季。周太王见季历贤能,加之儿子昌有圣王之兆,欲立季历以传昌。太伯、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思后,借口采药逃到吴国(今江苏芜锡一带),创业建国。孔子对此赞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世吴人就以孔子的“至德”、“三让”作为宗祠的堂名,以示纪念。当然,后世也有把太伯、仲雍、季札(季札也是躲到延陵而出让王位)加在一起,称为“三让”的。

记载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王季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姬泰、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周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由此,太伯、仲雍以国为姓,即为吴姓始祖;周文王以国为姓,为周姓始祖。他们的后人季札继续效仿祖辈的做法,更是为人称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