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义刚

徐义刚

徐义刚,男,1966年10月19日出生,江苏省常熟人,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987年,徐义刚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1994年,徐义刚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工作。2022年2月,当选国际地球化学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1966年10月19日,徐义刚出生于常熟市一个农民家庭,在江苏省常熟中学度过了中学时代。

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地质系,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

1989年7月—1994年3月,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并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

1994年4月—1995年9月,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地质系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5年10月,学成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

1998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

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4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任主持工作副所长。

2010年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10月,担任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7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义刚的主要成果包括:(1) 系统总结了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限定了岩石圈减薄的时间和机制。(2) 提出了鉴别古老地幔柱的新方法,系统阐明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成因,为地幔柱影响下固体地球不同圈层的系统行为研究提供了范例。(3)厘定出东亚大陆新生代板内玄武岩的源区普遍存在西太平洋俯冲板片组分,提出俯冲组分可能来源于受地幔过渡带熔体改造的深部碳酸根化地幔,构建了大地幔楔系统中形成板内玄武岩的新机制。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网站显示,徐义刚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作为Guest Editors在Lithos和Episodes主编专集三部;SCI他引10500余次,H-index 57,入选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基本科学指数地球科学高引用率科学家目录和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名录。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网站显示,徐义刚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基金委创新群体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等。

根据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网站显示,徐义刚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人才培养

徐义刚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讲授《岩石学》课程。

徐义刚的招生专业为:地球化学;招生方向为:岩石圈组成与过程、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大地慢楔和板内玄武岩成因。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徐义刚是一位年轻有为、儒雅谦和的学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徐义刚在中国国外学习、工作多年后毅然回国,在基础研究不甚景气的时刻,投身于中国的基础理论研究事业,在同位素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澳门科技大学评)

参考资料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24-11-26

徐义刚.www.lsgf.ac.cn.2024-11-26

徐义刚.中国科学院.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