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大造屋
《李顺大造屋》是当代作家高晓声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雨花》1979年7月号。
小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翻身农民李顺大立志要用“吃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的精神,造三间属于自己的瓦房。“造屋”熔铸了李顺大的人生理想,也是他乐观精神和韧性的源泉,他为造屋付出全部劳力、心力、智力,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由于历史原因,他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得粉碎。作品通过李顺大造屋的艰难历程反映了中国农村30多年的历史变化,阐释了“极端左翼”思想和路线政策给中国农民带来的苦难与精神创伤。
内容简介
李顺大是从旧社会的苦难生活中熬过来的人。他的爹娘还有一个周岁的弟弟,都是死在没有房子上的。他土改分到了田,却没有分到屋,于是决心以“吃三年薄粥,买一条黄牛”的精神,建造三间房屋。这个奋斗目标,某些人或许觉得眼光太短浅,志向太渺小,然而对于一个饱尝无房之苦的穷苦人来说,可以算得上一个宏大的志向。有了自已的房屋,李顺大以及他的子子孙孙就不会象先辈那样在风雪的肆虐中丧生。因此李顺大造屋的决心非常大。他带领全家用辛勤的汗水挣得每一颗粮,积累每一分钱。经过几年勒紧裤带的苦熬,终于置办了能盖三间屋的材料,正当他动手要盖房的时候,却赶上了那“热火朝天”的、上上下下都“做得可爱”的年份,一家人付出巨大牺牲积攒下来的砖头、木料、瓦片,被无偿地拿去造炼铁炉、做推土车、盖集体猪舍的屋顶。李顺大第一次盖房的努力就这样失败了。然而他盖房的决心是“牛也拉不动的”。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并未熄灭。从一九六二年到六五年。靠农村工作“六十条”。他又惊人地积聚起差不多能盖三间屋的钱。这时。“文化革命”的疾风又陡然面起。有一个造反派头头,“在光天化日之下,腰里插着手枪,肩上挂着红宝书”,敲诈走了他的造房买料的钱,这对李顺大又是次沉重的打击。李顺大折腾了多年,房子一直没盖成。后来虽然没有再遇到巧取豪夺的事,然而有钱买不着料。直到一九七七年,区委书记刘清恢复了工作,他对“造反起家”的砖瓦厂厂长做了点工作,让他退赔了李顺大的砖;另外,区里又批给李顺大十八根水泥桁条,但当他到砖瓦厂提货时,又受到刁难。李顺大只得买了两条高级香烟奉上,才把材料拉回来。经过几十年的折腾,李顺大总算备齐了材料,可以动手盖自己梦寐以求的三间屋了。然而此时的李顺大却并不那么高兴,他感到惭愧,因为在筹建造房的过程中,他做了点“腐蚀别人的事”。他希望在新屋建成的时候,自已的心灵也变得好些。
创作背景
高晓声前前后后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体验到造屋是农民生活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这种要求极其普遍和迫切。农民们为了造屋往往要倾家荡产。高晓声有个亲戚,一家六口,只有半间屋,十多年来都想要造屋。当工人的男当家五十岁去世后只积下几百块钱,加上工厂给的一千二百元抚恤金,女主人一分钱不敢用,只想把房子造起来,但是左托人,右托人,却五年不曾买到一块官价砖。转向买黑市还上了当,跑穿脚底才把钱讨回来,而且还少了几十元。类似的情况,高晓声在农村耳闻目睹了不止一件,而且,就算农民含辛茹苦造出房子,有时却会因各种错误的政治路线的需要被要求拆除,闹得人心惶惶。高晓声认为,这样的事实不能不正视,这样的教训不能不接受。于是,《李顺大造屋》就应运而生。
人物介绍
李顺大
陈家村的翻身农民,憨厚、戆直,多少也有点聪明和狡。他把造三间瓦屋遮身作为奋斗目,带领全家人以超人的刻苦精神、克勤克俭,奋斗几十年,迄无成功。虽迭遭挫折,但始终不屈不挠,毫不动摇。他以为,靠了共产党自己才有这造屋的雄心壮志,也才有可能将雄心变成现实,所以他真心实意跟着共产党走。就算是在“文革”中钱被骗取光,人差点送了老命,也只是通过“稀奇歌”表达一下悲忿之情。
李顺珍
李顺大的妹妹,美丽、善良、富有牺牲精神。因为是由哥哥抚养长大,所以她决定要报答哥哥的恩情,甘愿把自己的青春贡献出来帮助哥哥完成造屋的事业,直到1957年李顺大凑齐了三间屋的材料,她才以29岁的年纪嫁给外村的穷苦人家。
区委书记,作风正派,威信很高,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那场亿万人的“伟大试验”中去,也从中得到了深切的教训。在李顺大1958年遭到损失后,对李顺大进行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让供销社给李供应糖稀。在文革中他受到了迫害,极其欣赏李顺大的“稀奇歌”。
新来
邻村的姑娘,重人不重财,开朗活泼。她看中了李顺大的儿子小康,不在乎他家有没有房屋。虽然父亲反对,她还是在李家没有建成房屋的情况下,毅然与李顺大的儿子结婚。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选取流落异乡的农民李顺大以勒紧裤腰带,节省每天的口粮,聚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向着盖三间砖屋的理想跋涉的故事为题材。由于社会原因,李顺大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得粉碎,花了三十年新屋还没有完全建成。他也从真心实意地“跟跟派”变得不那么情愿“跟跟”了,变得小心谨慎,老是满怀忧虑地向后观望,以期得到心理平衡。小说从李顺大造屋这件农民最关心、最肯花财力孜孜以求的农村大事切入,深刻地反映中原地区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农民的值得同情的命运,从李顺大的生活史的逻辑发展中让读者体会到,中国农民、中国广大农村的悲凉命运,来自“左”的思想和错误政策的折腾。
艺术特点
结构艺术
采取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方式,以造屋这一中心事件为情节线,按故事发展时间先后顺序自为起迄,贯穿三十年的变化,对故事情节的描述,采取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在必要时插入一些场景描写。小说的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作者给李顺大造屋这一事件安排“三起两落”(第一、二节写一“起”,李顺大全家通过六年辛勤劳作办齐了造屋的材料;第三节是一“落”,1958年大炼钢铁和“共产主义风”把李顺大的材料搞光了;第四节写“二起”,李顺大又积攒了造三间屋的钞票;第五至七节写两“落”,李顺大的钱被造反派“革”掉了;第八节写三“起”,李顺大终于忙乎着造屋了),李顺大造屋的起与落都与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的起与落紧紧连一起,勾勒出社会主义道路两次大挫折的轮廓,画出了大起大落曲折前进的草图。
幽默风格
作品内容十分严肃,叙述格调却是幽默风趣的,作者通过幽默、俏皮、夸张的语气表现对事物的爱憎与褒贬。例如对于修河的描述:“事隔一年,公社里一班打倒了走资派的当权派,为了要把山河重安排,看着一条河像老家伙似的弯着,很不舒服。硬是动用了几千民工,花了几万个劳动日开出一条笔直的样板河,足使火星上的高等动物看了,称赞地球人的伟大。”作者没有直接发议论,然而叙述语气鲜明地表现了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愚蠢的瞎指挥的嘲笑。
作品影响
1979年,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选中,《李顺大造屋》获得一等奖,在得奖的20篇作品中位列第五。
作品评价
《评论选刊》原主编阎纲:《李顺大造屋》写了将近四十年的历史,在历史地探讨中国农民命运方面,堪称独具慧眼。……作品最末一笔,波澜陡起,把要李顺大推上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称得起是大手笔。……它的高明处不在于“暴露”“伤痕”,而在于纵观农民的历史命运。
作者简介
高晓声(1928—1999年),江苏武进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1953年与人合作的大型锡剧剧本《走上新路》获华北东戏剧会演一等奖。1954年发表短篇小说《解约》,描写了新一代农民恋爱婚姻问题上表现出的新道德观,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1957年初,与陆文夫等创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主张文学应大胆干预生活。反“右”时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被遣送回原籍监督劳动,从此停笔20多年,一直在家务农。1962年后,当过中学教师,社办工厂技术员。1978年重新执笔,接连写出了《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钱包》等反映农民生活和命运的短篇小说,以深沉的思考,冷峻幽默的笔调,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各种形象和传统心态。
参考资料
高晓声_中国作家网.www.chinawriter.com.cn.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