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精神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视察时,被当地干部群众在石漠化山崖上种植湘蕾金银花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提出了“贵州精神”。
形成背景
2010年春季,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贵州省连续八个月未出现有效降水,导致群众饮水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在此背景下,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4月3日至5日前往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深入乡村了解灾情并指导抗旱工作。
温家宝总理的视察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过程中,目睹了旱灾造成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兴义市民航村七块地,原本预计亩产可达800斤的小麦因干旱而枯萎。他还走访了多个村庄,查看水窖储水量,并鼓励村民积极抗旱。在兴仁市上坝田村,他强调应优先照顾特殊群体的用水需求。在安龙县纳赖村,温家宝参与了农田施肥和浇水活动,并指示要加强抗旱技术服务。此外,他还考察了水利工程和电力设施,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保障春耕生产和生活用水。
冷洞村的抗旱创新
在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温家宝看到了村民利用土制“滴灌”技术对抗旱灾的成功案例。该村自2002年起大规模种植湘蕾金银花,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面对旱灾,村民发明了使用废弃矿泉水瓶制作简易滴灌设备的方法,成功挽救了大部分金银花。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他认为这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正是“贵州精神”的体现。
社会反响
2010年4月15日,“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粤桂滇黔党报跨省联合采访团访问了冷洞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抗旱经验和“贵州精神”。记者们对村民的创新精神表示钦佩,并认为这是一种值得广泛传播的抗旱技术和精神力量。兴义市则戎乡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自2010年以来,已有超过17万人次的干部群众到访冷洞村,学习其抗旱经验。为了传承和发扬“贵州精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张政提议建立一条长达50余公里的“贵州精神”展示长廊,旨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资料
贵州精神.文库.2024-11-23
贵州精神.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3
贵州精神.贵阳网.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