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覆盆

覆盆

覆盆和鼓镜等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柱础的一种发展形式,在唐宋时期最为常见。所谓覆盆也就是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为枭线线脚,柱础呈盘状隆起,就像是倒置的盆,所以称为"覆盆"。

简介

概述

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为枭线线脚,使之呈盘状隆起,有如盆的覆置,故名覆盆。唐至元多用这种形式。

词语解释

释义:覆置的盆。

出处:汉 王充 《论衡·说日》:“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

释义: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社会黑暗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出处: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 羲皇 景,为人照覆盆。”

示例: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说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清 钱谦益 《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疏》:“於是臣之覆盆得白,而孤生可保矣。”

释义:犹倾盆。

出处:宋 祝简 《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颇宜人。”

柱础

柱础主要以石材为主.是一种将中国传统设计中所讲究的“天时、地利、材美、工巧”比较好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柱础作为中国传统木质结构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位非常重要。

释义

柱础在字典里释义为“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古代对柱础的记载很早,《淮南子·说林-iJll):“山云蒸、柱础润。”据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日础.二日磺。三日。四日踬。五日碱。六日,今谓之石。”柱础是古代木质建筑中用于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称为磉盘,或又称为柱础石。由于古代木架结构的房屋重力主要由柱子来支撑。为了防止落地屋柱受潮腐烂,在柱脚上加上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面隔离,在起到防潮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柱基的承压力。

起源

根据考古学资料记载,柱础作为柱子的重要附属构件历史悠久。陕西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的两座近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周围墙壁及居住面上遗留着许多柱洞,可复原成木架结构的四角尖锥屋顶。在居住面上的四个柱洞下面还垫有防止柱子下沉的扁平砾石,这是发现的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柱础。仰韶文化是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7000年。这说明柱础的出现至少也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分类

一般来说,柱础由上至下。基本是由础顶、础肚、础腰、础脚等四部分组合而成(除圆柱形、圆鼓形),对于柱础的造型设计,基本也就在这四个部分翻新立意,以求在实现功能的同时满足审美需求。并赋予一定的心理暗示或是良好的祝福愿望。就柱础的造型来分类,可以将柱础大致分为几何形、实物形、植物形、复合形、兽形这五大类,同时每一类里面又可按照柱础实物。细分为圆柱形、瓜形、圆鼓形等。

时代特色

柱础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或在柱础的造型、或是柱础表面的雕刻图案或是其雕刻手法。任何一个艺术现象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背景原因和动力。这里仅举几例。分别从生产技术、社会风气、精神动力等方面分析柱础的造型设计与时代的关系。柱础发展的客观推动力即柱础加工的技术条件,由于柱础所用材料石材的硬度较大。加工工具的强度直接导致了柱础制作技术的高低。商朝时期,青铜工具无法很好的驾驭石材的强度。若要批量生产石柱础,可谓是费时费力。在青铜时期,正是由于冶铁的技术落后,因此大多柱础才为简单的现成石块。但是。这些现成的石块,其形状不规则,又不美观,所以当时的工匠把柱础埋于地下,而不明露于地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