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凤城古城

凤城古城

凤城古城位于山西侯马市凤城与曲沃县县城之间的浍水北岸台地上。1956年7月,凤城村东发现了古城墙。该古城属于侯马晋国遗址的一部分,建造时间晚于新田都城,被认为是三家分晋之后晋君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战国秦汉河东郡绛县的行政中心。古代人们认为这里是晋都曲沃所在地,因此又被称为“曲沃古城”。

自然地理

凤城古城地处浍河南岸的台地上,地理位置优越。古城分为内外两层,均为接近正方形的形状。由于浍河的侵蚀作用,内外城的南部区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外城东部的城墙因日本侵略期间修建的飞机场而遭到破坏,东北角则被曲沃县县城覆盖。目前,仅有北城墙和西城墙尚存。经过勘测,北城墙残长约3100米,西城墙残长约2600米。1960年的一次试掘中,发现了外城西城墙外侧有一道宽度约25米、深度约3米的护城壕沟。如果按照现存的西、北城墙长度估算,外城的周长大约为11400米,这意味着外城的面积至少超过11平方公里。此外,内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偏东南位置,北城墙长约1100米,东、西城墙分别残长约600米和1000米。1960年的试掘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陶片未能得到妥善保存,但在1988年对北城墙外中部偏西的曲沃机电厂进行了挖掘工作。

历史沿革

凤城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甚至更早。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它们的建造年代都相对较晚,无法与古曲沃或新田相比。这些城市是秦、西汉河东郡绛县的行政中心,直到东汉时期更名为绛邑县,最终在拓跋宏时期被废除。凤城古城的外城规模宏大,超过了赵康古城和禹王城,至少与其相当。相比之下,晋都新田的“品”字形宫城中的任何一个城市的规模都要小得多。考虑到规模上的差异以及建造时间较晚,可以排除马庄、呈王、北坞古城作为某位晋国卿大夫的“卿城”的可能性。从规模上看,只有晋侯才有资格拥有这样的城市,而且在同一时期,恰好发现了柳泉晋侯墓地。侯马晋国遗址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主要包含晋都新田的“品”字形宫城、“卿城”以及部分墓地,而东部则是凤城古城和乔村墓地。大约在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376年间,随着“品”字形宫城的废弃,晋侯离开那里,搬进了凤城古城。由于这两个地点相邻,搬迁并不意味着迁都,随后在柳泉墓地中出现了晋侯的墓葬。

文献记载

凤城古城的名字问题可以从晋幽公的经历中寻找答案。《史记·晋世家》记载:“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县,余皆入山西省。”其中提到的“绛”指的是晋都新田,“曲沃”则是古曲沃,位于今天的闻喜上郭地区。当时,除了绛和曲沃之外,其他地方都已经不再属于晋国公室。《史记》中还提到了晋幽公在夜间私自外出,最终被盗贼杀害的故事。这段记录中的“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礼记·祭法》中,郑玄注释说:“建国,封诸侯也。置都立邑,为卿大夫采地及赐士之有功者之地。”因此,《国语·晋语四》中有“公食贡,大夫食邑”的说法。到了春秋时期,邑与都有了明确的区别。孔颖达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的疏注中指出:“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然而,在晋国的历史中,自从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封文侯弟曲沃桓叔曲沃县以来,就不常见“邑”作为首都的称呼,而是用县代替。例如,公元前627年晋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赐胥臣,此后类似的例子越来越多,如公元前514年晋国分割祁氏的土地建立七个县,分割羊舌氏的土地建立三个县。在这种情况下,晋幽公晚上应该住在宫城里,但他却在夜间私自外出,最终被叛乱者杀死。这一事件表明,他所在的“邑”并不是宫城本身或者宫城内的某个地方。在他拥有的“绛”和“曲沃”中,只有凤城古城的时间和规模与之相符。因此,凤城古城就是战国时期的“绛邑”。实际上,乔村墓地出土的战国晚期器物上有“降(绛)亭”印记,这是按照汉代的习惯缩写的“降(绛)邑市亭”,并且在东汉时期将“绛县”加上邑字改为“绛邑县”,这些都可以证明“绛邑”这个名字历史悠久,而非无端产生。晋国哪一位君主搬进了凤城古城,即“绛邑”呢?《史记·晋世家》记载:“故知伯乃立姬夷曾孙骄为晋君,是为郑哀公。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智罃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国银行地,最强。”最有可能是在晋哀公元年(公元前457年)至晋阳之战氏(公元前453年)这段时间里,晋哀公因为“知伯欲尽并晋”和“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而搬进了凤城古城。遗憾的是,关于“绛邑”的建设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

参考资料

曲沃古城遗址.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8-19

平阳文物之——侯马晋国遗址新田古城.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9

考古解开“晋都新田”之谜 .搜狐网.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