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上海市五四中学

上海市五四中学

上海市五四中学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370号,是位于静安中心城区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办于1912年。其前身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后圣约翰大学附中并入,1952年更名为上海市五四中学,1995年经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统筹安排,与市西中学合并,1999年在原址恢复五四中学至今。

学校历经百年沧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建校百年来,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国家优秀的人才,其中有三十二位两院院士,有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曾培炎,更有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政治家、企业家与学者。

作为百年名校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将“学术并重,明体达用”作为校训,传承“示青年以正谊,为社会植通才”的办学传统。其中“学术并重”这一思想的提出就是面向学校的课程建设计划和课堂增值目标,对象为全体师生,“学”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术”指方法、手段,旨在教师追求教育教学方法的生成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改实践和“个性化”教学探索,作为上海市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学共同体,五四中学也尝试开展后茶馆式教学,初显成效。

“明体达用”塑师德,“学术并重”促师能。今日的五四依然是培育各种人才的摇篮,是教育改革的实验地,学校的发展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五四”人正以务实的各种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五四的光荣续写新的篇章。

学校环境

上海市五四中学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和圣约翰中学,学校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32位两院院士,有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有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有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有清华大学原校长张孝文、有蜚声国际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有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更有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政治家、企业家与学者等等。

学校拥有教职工60多人,与日本等多个国家开展合作交流,开设了跆拳道(男)、艺术体操(女)、银笛、科技机器人、英语外教口语、鲁庵印泥传习工坊等特色课程,曾为市区摔跤队等体育队输送过许多优秀人才。

办学理念

“学术并重”提效能“明体达用”植通才

上海市五四中学创办于1912年,其前身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学校创始人教育家胡敦复确立了“学术并重,明体达用;示青年以正谊、为社会植通才”的办学宗旨。

●“学术并重”:对象为全体师生,“学”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术”指方法。即教师追求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明确“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个性发展”。

●“明体达用”源自北宋著名教育家、“湖学”创始人胡瑗的教育思想。“体”原义为儒家传统道德,“用”原义为治事。“明体达用”即把经义和治事有机结合。“明体达用”就是培养学生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价值观念作为立身之本,明德立志,学会做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正谊”:合于法则的、纯正的;谊:通“义”,全宜的道德、行为。源自西汉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即“不谋求一己的私利,不计较一时的近功”。

行进乐队

行进乐队是一门新兴的乐队表演形式,是由一队身背乐器的音乐家在室外进行。五四中学行进乐队的指导教师除了其表演包含了音乐和颇具观赏性的团队行进。在学校建立行进乐队具有以下意义:

1.提升学校形象

成立一支专业的校行进乐队, 能提升学校形象. 一只专业而杰出的行进乐队能代表一个学校的艺术修养水平以及学生的精神风貌, 是一所学校的活招牌.

2.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成立行进乐队能为青少年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 一只符合标准的行进乐队, 能给青少年创造参与国际盛会的机会, 用音乐同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交流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参与学校行进乐队训练及表演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与同龄人社交沟通, 建立友情, 认识新朋友, 使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行进乐对能给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新乐趣, 是他们与同龄人相处和社交的绝佳舞台, 为学生时代留下难忘的纪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心和毅力

行进管乐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和健康体魄. 由于行进管乐是集体艺术, 要求演奏整齐、动作一致、吹奏与表演相协调, 演奏的音准、音色、节拍、速度、力度必须协调一致, 表演动作、表情也要整齐划一. 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树立合作意识, 具有团队精神, 使青少年学会合作, 学会吃苦.

5.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行进乐队融入了多种表演形式, 在管乐吹奏的基础上引入了行进艺术的多种表演形式, 除在行进中的吹奏表演外, 还加入了舞蹈、旗队、声乐,甚至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 大大提高了行进管乐的观赏性. 各种构思精巧、创意鲜明的图形变换,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行云流水般的音乐和气势磅礴的动感图画, 观众得到的是立体冲击和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为了本校学生在行进乐队项目中受益,不但得以学习基本乐理、乐器吹奏的基本技巧,以学校乐队为单位完成整体的行进乐队表演,更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并获得许多演出、参与赛事及与上海市以外地区的学校乐队交流的机会,学校设计了完善的行进乐队培训项目课程,课程方案包括乐理基础和行进乐队基本知识课程、乐器吹奏课程、分部练习课程、合奏课程、行进课程等多种形式,旨在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学校行进乐队,并普及音乐教育。

该项目的目标人群为本校预备班和初一年级中被挑选的乐队成员(没有乐器基础)。

学校地址

校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370号

校史钩沉

上海市五四中学前身大同学院创建于1912年3月19日,先后更名为大同大学上海市干巷学校、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大同大学附中二院(附中一院即今上海市大同中学),1952年圣约翰大学附中并入,学校更名为上海市五四中学。

原来的五四中学曾经长期是完全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市中小学合并浪潮中被并入了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停办几年后,老校友们呼吁原址复校,由于五四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杰出校友众多的知名学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遂将位于茂名北路40号的上海市新群中学迁入五四中学原校址(新闸路1370号)复办上海市五四中学(初中),45届校友、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为母校题写了校名。因此,五四中学的校友包括原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圣约翰中学和新群中学的校友。上海市五四中学校友会规模庞大、校友间联系频密,目前在北京、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皆设有分会。

探访母校

2005年5月17日,曾任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钱其琛校友携夫人周寒琼访问母校上海市五四中学,并题词“风云变幻,沧桑巨变,但新闸路上的那座校舍却始终是我心中的母校。“

2005年11月22日上午,被誉为台湾“四大公子”之一的前“监察院院长”钱复,回到母校上海市五四中学探访。1946年11岁的钱复进入五四中学的前身“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就读初中一年级,次年上学期离开该校,此后与母校分别将近60载。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钱复一行在母校逗留约1个小时,参观了操场、教室以及校史室,受到该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参观校史之后,钱复留言母校:“五四是中原地区新文化的启迪,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钱复解释说,“五四是我们国家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当时就是要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儒家文化的精粹,因为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老一代的人同年轻一代最大不同,就是老一代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事,因为老一代人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

随后,钱复又应邀用毛笔写下了“礼者节也”四个大字。他表示:“最重要的儒家文化是礼,我们这个社会要安定祥和,一定要知道礼。”

五四中学校长沈嵘代表学校将一本纪念册送给了钱复。纪念册中有学校精心收集的钱复当年编号24981的学籍卡影印件,以及钱复当年的同学名录、老师的照片、学校老校门的照片。收到这些礼物,钱复显得非常兴奋,连声表示感谢。

百年校庆

2012年11月18日,上海市五四中学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数千名校友济济一堂庆祝母校百年华诞。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铁迪分别发来贺词。当晚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道了五四中学的百年校庆。

参考资料

前“监察院长”钱复探访上海母校 题字“礼者节也”.中国新闻网.2016-08-12

五四中学举行建校百年庆典.新浪.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