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仁
陈友仁(1875—1944),男,祖籍广东兴梅地区,出生于中美洲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民国华侨外交家。
1913年任交通部法律顾问、英文《京报》总编辑。1922年起任孙中山外事顾问、英文秘书。1926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1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委员,先后任广州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33年参加福州事变,任福建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流亡巴黎。
1944年在上海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75年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籍广东顺德。父亲原是当地的一个木匠,后来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后逃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再迁居到特立尼达岛。在当地经营了几个零售店,生活逐渐富裕。
1898年毕业于西班牙港的圣玛丽学院。被当地一位著名律师史密斯看中,收为徒弟。经过5年的学习,获得初级律师、转让证书者和公证员的资格,此前这种资格只授予具有英国公民权的人,成为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第一个华人律师。
归国转折
后开设了自己的律师事务并且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很快便成为一个成功的律师,经济上日渐寓裕。
尽管从未回过中国,但从小就胸怀大志,知道自己虽然拥有英国国籍,但血液里仍是个中国人,祖国的兴衰与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报效祖国一直是一大心愿。
主编投笔
1911年秋天与往年一样到英国去度假。在伦敦遇到老朋友菲利普·陶和伍连德博士。当时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刚刚传到伦敦,埋藏心底已久的爱国之情让三人热血沸腾彻夜难眠,经过再三考虑,决定马上回国。
1911年取道西伯利亚地区第一次回到国内,开始参加北洋政府,被交通部聘为法律顾问。
1914年离开交通部,任《北京每日新闻》编辑。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中国政府宣布支持协约国,陈友仁发表不同意见,他赞成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言论直接违背了官方立场,并被迫辞去了职务。后来独自创办英文《京报(Peking Gazette)》,自任主笔。
1915年袁世凯图谋帝制,独家刊登梁启超撰写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氏称帝。
1918年5月在《京报》发表《出卖中国》,揭露段祺瑞与日本密谋借款1亿元的丑举,结果被段以“妨碍公务罪”将他逮捕入狱,判处4个月监禁,报纸被查封。随后立即南下广州市,追随孙中山。
1918年秋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及法律顾问,成为孙中山的亲密助手。
1919年作为南方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北方代表为北洋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与其他代表强烈表示不同意列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有关日本在山东省权益问题的决议,拒绝签字,从而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1919年回到上海创办《上海时报》。不久为筹集办报经费,到伦敦要求夫人专程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变卖全部产业,倾囊办报和资助孙中山的革命。
1922年任孙中山的外事顾问,参加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的会谈。
1923年担任大元帅府航空局长。
1924年11月孙中山接受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共商国是,以英文秘书身份随同。孙中山逝世前一天代为起草《致苏联遗书》,重申国民政府反对帝国主义,坚持中苏友好政策,阐明实行三大政策的坚定信念。
外交铁腕
孙中山去世后一度留在北京,担任冯玉祥创办的《民报》主编,由于载文攻击奉系军阀张作霖,被逮捕并送到天津监狱,4个月后即回到广州市。
1926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3月接替胡汉民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
1926年国民政府迁移到武汉后,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贯彻反帝反殖民地的外交方针,尤其是在他的主持下,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国租界。出于他精通西方法典及坚持反帝立场,当时被称为革命外交家,有“铁腕外交”之誉。
抗日爱国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政府,试图拉拢陈友仁,但遭到严词拒绝。随着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以出席日内瓦国际联盟会议为名,从武汉至上海市,随宋庆龄一起辗转赴莫斯科。这年冬天和宋庆龄、邓演达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倡议组织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赴巴黎,暂时退出政治舞台。
1930年回国迫使蒋介石下野。
1931年担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外交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再次下野后,统一的国民政府成立,再次出任外交部长,由于其对日外交方针得不到南京国民党集团的支持,一个月后便辞职赴上海。
1933年支持蒋光等发动的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并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外交部长,事变失败后被通缉而再度流亡法国。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特别行政区后,被日军胁迫迁居上海市,遭到长期软禁。
1944年因心力衰竭病逝于上海。
轶事典故
举荐陈布雷
陈友仁反对蒋介石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被蒋介石通缉的人物,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向蒋介石推荐他最为器重的笔杆子陈布雷,竟有陈友仁的一份力。
1927年前后,蒋介石对自己的几个笔杆子不满意,共产党人李一氓知道后,想物色一位有正义感、富爱国心、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大手笔,推荐到蒋介石身边去担任秘书。他觉得陈布雷是最合适的人选。陈布雷虽有很重的封建伦理观念,但饱读中原地区典籍,文章流畅犀利,笔调苍劲古朴,他正是蒋氏赏识的那类文人。
陈布雷可以由李一氓去做工作,但找谁去引荐是个问题。一位友人提醒他,蒋介石最愿意听张静江的意见,而要找张静江,最好还是找陈友仁。陈友仁当时是中国国民党中执委、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向来与共产党关系不错,又新近要做张静江的女婿。陈友仁听说此事后,满口答应,他找到张静江,一番游说,张姓甚表赞同。
不久,张静江果然慎重地向蒋介石进言。蒋介石率军北伐,抵达南昌市行营,陈布雷赶赴南昌,彼此初见,相谈甚欢,蒋介石与陈果夫遂介绍陈布雷加入国民党。自此,陈布雷追随蒋介石长达21年。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陈友仁.个人简历网.2024-10-25
陈氏家族传奇:爷爷曾是太平天国杨秀清贴身侍卫——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