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拴马桩

拴马桩

拴马桩(别名:“拴马石”“看桩”“望桩”;英文名:Tying Stakes)是中原地区传统民间石刻艺术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

早期拴马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拴马桩并非专作拴马之用,而是与纪念式碑刻有关,是一件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于一身的艺术品。拴马桩表现的题材体现了“吉祥”“避邪”等家族个体性的民俗愿望。就拴马桩雕刻的狮子形状,一般看成“镇宅辟恶”的吉图。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省部分研究者的推动下,拴马桩作为一种民间石雕艺术被纳入学术视野。1985年,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专家首次对拴马桩作了分类和介绍。截至21世纪,拴马桩已无实用功能,但作为民间石雕,它仍有着一定的艺术地位和文化价值。

拴马桩的造型主要是由桩头、桩颈、桩体和桩根组成,拴马桩的材料大多是砂石与青石。拴马桩与人类对图腾的崇拜有关,而拴马桩特有的造型也是男尊观念的隐示。

历史沿革

拴马桩是北方地区特有的民间石雕工艺品。从可查找到的早期拴马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的拴马桩并非专作拴马之用,而是与纪念式碑刻有关,是一件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于一身的艺术品。

拴马桩表现的题材看似单纯地体现“吉祥”“避邪”等家族个体性的民俗愿望。就拴马桩雕刻的狮子形状,一般看成“镇宅辟恶”的吉图,而据宋代道原的《景德传灯录》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以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像狮子一样大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元代开始废除唐、宋时期官宅衙门两边列戟的旧制,在官府门前立石狮,来象征权利和威严,相应地在拴马桩上多有雕刻狮子的形状。

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省部分研究者的推动下,拴马桩作为一种民间石雕艺术被纳入学术视野。1985年,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专家首次对拴马桩作了分类和介绍。1999年,有专家对拴马桩的原初功能提出了相应的看法,认为农户雕饰石桩不只为临时拴马,应为其精神意义先于实用功能的观点。截至21世纪,拴马桩已无实用功能,但作为民间石雕,它仍有着一定的艺术地位和文化价值。

功能作用

拴马桩的主要作用有:一是拴缚大牲口,防止牲口乱跑,起到拷牢牲口的作用;二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装饰小品⸺增加房子的美感,表达祝福、吉祥、辟邪等美好的心愿;三是一种显示门第,显示家族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着房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

区域分类

拴马桩是北方地区特有的民间石雕工艺品,一般可分成两种类型:其一是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常见的用铁圈或石环嵌入墙体的形态,当地人称为“拴马环”。拴马环距地面高1.2m左右,主要用于拴马;第二种是中国渭北常见的拴马桩,上面雕刻着夸张、奢侈的装饰,比如门口的石狮岩羊、抱鼓石等石雕艺术,一般高度为1.5m―2m之间,也有3m以上的,被称为“望桩”,也被称为“样桩”。

造型结构

构造特点

拴马桩的造型主要是由桩头、桩颈、桩体和桩根组成。拴马桩的材料大多是砂石与青石,也有少量的木质材料制作的拴马桩。其主要特点是:

参考资料:

结构特征

整体来看,整个拴马桩的形状可以用“上圆下方”来形容。拴马桩的上半部分,主要是通过圆雕的方式对刻画内容进行夸张的处理。拴马桩下半部分是一根长方形柱体,上面雕刻着各种藤蔓和吉祥的花纹。桩头的圆雕形状,使拴马桩的每一个侧面都不一样,它的整体比例合理,桩头主题突出,它的高度处于人的视觉中心,桩头的弧度和桩体线条柔和并济。

使用材质

拴马桩多为石质,主要以灰青石、黑青石和细砂石等为主。砂石质地比较粗糙,表面光滑,不易雕琢,而青石质地比较细腻,硬度较大,表面粗糙,使雕塑造型更容易表现。由于渭河平原的地势多为坡地,在石头的运用上也是多种多样,这也使得拴马桩在雕刻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拴马桩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石材的粗糙程度不同,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雕刻其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开发与保护

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省部分研究者的推动下,拴马桩作为一种民间石雕艺术被纳入学术视野,拴马桩的社会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集、抢救和保护了自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以及百姓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各类非遗藏品,其中包括拴马桩在内的石雕数量达8600多根。

社会价值

文化内涵

拴马桩也叫“看桩”“望桩”。是与人类对图腾的崇拜息息相关,而拴马桩特有的造型也是男尊观念的隐示。从这一点来看,拴马桩反映了渭河平原人民崇尚力量,尊重劳动力,渴望富足的生活。

艺术价值

拴马桩石雕艺术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民间石雕艺术种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打破了人们对民间实用雕塑品的片面看法,其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化典故

历史画作

拴马桩的实用特征不仅体现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古代艺术品中出现过。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卷》中描绘的便是一桩栓一马;北宋的《百马图卷》中也有木质的高桩,其颈部拿绳子交叉固定的短木线专门用于拴系马匹;类似内容的还有元代任仁发的《饲马图》。

传说故事

倴城镇是现滦南县政府驻地。有一拴马桩曾位于倴城街东头一个叫做“皋上”的地方,此地位置很高,街面宽广,在路北面牢牢竖立着一个垂柏桩,此桩碗口粗细,呈黑褐色,通体光亮,露出地面三尺有余,略有斜度的深埋地下。木桩究竟何人、何时所埋,既无史料记载,也无他人知其所详。只是听到街一些耆老所言,在解放初期存在时,大概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木桩似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岿然不动的站在原地不动。也正由于此,围绕着它出现了一个传说。

还是在1000多年的唐朝,一年秋天,大将薛仁贵出征路过倴城,因天晚在此地安营扎寨。进帐后,将士都入睡,独有薛仁贵所骑战马还没找到安息之所。因这匹马体力健壮,拴在几棵树上后,都被它连根拔起,几个部将四处寻觅拴马之物。正在这时,一个白胡须老头肩上扛着一根碗口粗细,长约一丈有余的柏木桩交给几个部将,让他们把木桩埋起来拴马。谁知木桩太沉重,几个部将勉强抬了起来,但难以把它竖起深埋地下。只见白发老人挽起袄袖,弯下腰,双手抓住柏木桩毫不费力地将木桩插入地下,地面上仅仅露出三尺有余,正好留作拴马使用。而后,战马栓于马桩之上,从此相安无事。后来,薛仁贵拔营起寨,继续东征,终于取得战争胜利,而该拴马桩长旧留在原地。

相关作品

相关评价

拴马桩石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产生于北方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其不再是简单的一种象征,而是与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种传承。(《鞋类工艺与设计》及作者 评)

参考资料

这里是西安|文物故事——走近关中石刻的代表拴马桩.今日头条.2024-11-02

拴马桩:赏玩之余还可收藏.人民政协网.2024-02-24

传说故事——神奇的拴马桩.滦南县人民政府.2024-11-02

澄城县博物馆拴马桩宣传片.优酷.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