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历史学科创建于191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较早成立的历史系科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著名学者李剑农谭戒甫吴其昌杨人楩唐长孺吴于廑姚薇元方壮猷石泉历史学名家先后在这里执教,严耕望陈仲安、高敏、张泽咸谢桂华、彭泽周(伊原泽周)、张海鹏等知名学者在这里毕业。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努力和积极开拓,形成了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教风,确立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断代史与专门史、地区史与国别史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并重等学术特色,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国立国立武昌高师设立的历史地理部。1930年武汉大学设立史学系。1953年改名历史学系。1998年1月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1999年4月,与中文系、哲学系等共同组建人文科学概论学院。新武汉大学组建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保留了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8月,撤销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科单独组建为历史学院。

办学条件

学科体系

1981年,古代史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文学、专门史、中原地区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 

师资队伍

截止到2010年6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0人,硕士研究生137人,本科生350人,外国留学生4人,港澳台学生1人。在岗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管理人员11人,教辅人员8人。53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1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有46人拥有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86.8%;博士生导师29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3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1名,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1名。先后有2人入选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入选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人入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该院大多数教师具有在国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讲学、访问或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此外,该院还聘请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院系概况

专业设置

历史学基地班

作为国家首批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本基地班以“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为理念,旨在培养受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和素质教育,有学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质量、少而精并具国际眼光的历史学专门人才,以及一批受过历史学专业良好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多方面需要。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中外历史基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备“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文献、基本技能)、“四性”(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思辨性、交融性)及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在文化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和文秘等相关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50%)。 

世界历史试验班

本试验班于2000年在国内首创,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重要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既能从事世界史专业教学与研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面需要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精通外国语,其中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证书考试,法语达到借助字典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掌握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世界历史和外国问题研究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西方史学史、西方历史典籍导读、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史、英国史、德国史、法国史、日本史等。

本专业享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外事、文秘等工作。 

考古学专业

本专业高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人才,以满足社会不同领域对高素质的考古专业人才需求,完成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的培养任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运用的常识,能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及相关研究。具备较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言,以及历史文献及史学方法、成果解决考古与文物研究方面的问题。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基础、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考古学史、博物馆学概论、文化人类学、中国通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及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各级考古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物管理部门、海关、新闻出版机构从事与文物考古、文物鉴定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机构设置

一、行政管理机构

党政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团委

本科生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本科生教学管理办公室

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

科研、外事管理办公室

财务室

院资料室

二、教学研究机构

古代史教研室

中原地区现代史教研室

世界史教研室

考古及博物馆学教研室

三、学术研究机构(排序不分先后)

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

世界史研究所

历史地理研究所

简帛研究中心

科技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文化研究所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

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史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

阿拉伯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历史学基地班于2007年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中国古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世界近代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研究生培养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前沿史学理论、坚实基础知识和高强专业技能,能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史学史

考察中国史学史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明清史学史的基本状态、发展轨迹、史学理念、史学典籍、史学流派和史学家的事迹、成果,以及明清史学发展与明清社会演进的互动关系。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二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实行中期分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如下之一:(1)根据需要从事本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和讲授工作;(2)根据需要参加导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3)到各相关大图书馆查访古代史籍。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的讲授和论文的撰写;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实施、管理考古发掘的能力,能够从事考古学研究、教学和文物事业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2、商周考古

3、楚文化考古

4、秦汉考古

5、六朝—宋元考古

6、古文字学

7、中国古陶瓷研究

三、学习年限

学制二年。弹性学制,可以累计延期到三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应修满26个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共同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课程);自选课6学分。

六、学位论文

从第一学期开始收集论文资料,在第三学期初进行论文开题。经教研室认可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论文应能合理运用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七、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1、安排一定数量的考古调查、发掘、参观、调研,使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田野考古的全过程并尽可能多的接触一手的实物资料。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主持田野考古项目。

3、适当安排参加学术会议。

八、培养方式

以导师指导为主,尽可能发挥教研室集体指导的作用。在教学和训练方面,强调基本方法、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独立思考和科研的能力,强调学生主持和管理田野项目的能力。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2.能运用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历史人文地理:以先秦两汉历史地理与文化为中心,全面探索先秦时期民族与列国

分布、城邑地望、文化发展以及政治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等。

2.区域历史地理:以长江流域为中心,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历史时期地理现象的分

布、演变及其规律,以及区域人地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

3.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中国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地理分布与空间差异,考察旅游资

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变迁的关系,探索旅游地的形成、发展的规

律及其开发模式。

4.历史自然地理: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习年限

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考虑到研究方向的特点,历史地理方向以三年制为主,旅游地理方向以二年制为主。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见附表)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自选课6学分。

五、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旅游地理方向应适当提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可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论文应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新意,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文字流畅,论据扎实,学风严谨。

六、其他学习项目的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关课程(如中原地区历史地理专题、中国旅游地理、楚文化研究、历史语文学)的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

各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科研实习,包括参加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野外地理考察和考古调查。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与业务学习;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和自觉性,注意加强研究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严格要求,定期检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历史语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熟练整理研究传世及出土历史文献实际能力的,能从事教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古文字学

研习中原地区先秦古文字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培养解读古文字资料并用以研究先秦出土文献和先秦历史文化的专门人才。

2.古文献学

文本复原与内涵探讨并重,研习先秦秦汉出土文献、尤其是战国秦汉简帛资料整理、研究的方法、理论与规律,培养在中国古代文献与出土文献以及中国古代史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业人才。

三、学习年限

实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见下表。

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课10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6学分。

五、学位论文

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计划,在指导小组内作开题报告,通过后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论文选题应关注学科前沿领域,争取在理论、方法和结论上有所创新,思路清晰,文字流畅,论证严密,学风严谨,符合学术规范。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科研实习,包括参加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资料的实地考察。鼓励试写和发表研究论文。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注意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互动,以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个别交谈和集体讨论,通过课程论文和其他习作,不断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好的学术素养。 

专门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前沿中国史学理论、坚实基础知识和高强专业技能,能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中原地区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分别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有关经济、社会与文化问题,并特别关注明清以来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二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应修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如下之一:(1)根据需要从事本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和讲授工作;(2)根据需要参加导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3)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培养方案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知识体系和科研创新能力。导师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的讲授和论文的撰写;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历史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具备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史相关断代学术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方向

考察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基本规律,并要求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定时段的基本文献有较全面的阅读,对相关时代相关领域已有学术成果有较好的把握。

1.先秦秦汉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史

4.宋元史

5.明清史

6.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7.长江流域发展史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二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从第二学期末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资料搜集、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学位论文选题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二年内修满学分的研究生可按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也可以先期毕业工作,学位论文答辩可在毕业后二年内进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如下之一:(1)根据需要从事本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和讲授工作;(2)根据需要参加导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3)到各相关大图书馆查访古代史籍。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的讲授和论文的撰写;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具体历史问题,能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和相关理论与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史

综合研究1840-1949年间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2、近代中外关系史

研究近代中国与英法海底隧道俄美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3、中华民国史

研究中华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与社会诸方面的艰难发展及其兴衰规律。

4、中国近代思想史

研究近代中国近代主要思潮流的演进、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

5、中原地区近代政治制度史

研究近代中国各主要政党的演化及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发展。

6、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研究近现代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工业化的演进和经济思想的变迁。

三、学习年限

原则上2年,可延期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共26学分,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共同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自选课6分。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在第二学期期末基本确定,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前期准备,并在第三学期期中之前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撰写。学位论文要求选题适宜、理论确当、史料翔实、表达准确、文笔流畅。论文篇幅一般应在3万字左右。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可根据需要安排本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辅导或讲授。科研实习可参加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或结合课程学习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外出调研、搜集资料与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八、培养方式

采取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应全面关心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负责培养计划的制定并负责学位课程的讲授及论文写作指导;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具有本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学术前沿,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精通一门外国语,并修习第二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独立承担世界史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具备从事国际关系和外国问题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古希腊建筑罗马史

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揭示文明国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2.中世纪欧洲史研究

对中世纪欧洲史上的重大问题,如农本经济、封建制度、天主教体制等,进行专题研究。并在专题研究基础上揭示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3.15—16世纪世界史

本方向以宏观视野对15—16世纪亚欧大陆东西方文明作深入的专题和比较研究,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探索该时期人类历史重大转折的意义和影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4.西方近代经济与社会

本方向结合现代化与发展理论,对16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近代经济与社会的形成演进予以深入研究,包括经济与社会的近代转型,近代社会的发展动力与发展阶段,近代工业文明的经济与社会机制,西方主要国家的近代发展道路。

5.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欧洲史

研究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欧洲从传统向近代的过渡,包括经济上从农本向重商的转变,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国家兴起和政治、行政管理的近代化,以及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

6.世界的整体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本方向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现代化发展理论,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进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世界整体发展之间的联系,并对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比较研究。

三、学习年限

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共同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自选课6学分。

六、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要求史论结合,吸收国内外先进成果,立论正确,观点较新,资料可靠,逻辑性强,文字准确流畅。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和科研实习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科研能力。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各研究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科研实习。其中包括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或会议、搜集与整理资料、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等。 

中国文化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原地区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以及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学术文化史:主要研究以古代学术为主的中国文化史,包括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朴学以及近代新学等,梳理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主脉,同时兼及与之相关的物质、行为、制度、习俗等各类文化史。

2.中国地域文化史:主要研究荆楚、巴蜀、吴越、中原、草原等地域的文化特质及其异同,从空间上展开对中国文化的类型分析。

3.中日文化交流史:主要研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通过对中日两国物质、图籍、宗教、教育、外交习俗等各方面的文化交流和往来的探讨,总结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发展规律及相互影响。

三、学习年限学制为二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从第二学期起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如下之一:(1)根据需要从事本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和讲授工作;(2)根据需要参加导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3)到各大图书馆查访古代史籍。

七、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的讲授和论文的撰写;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中原地区经济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前沿中国经济史学理论、坚实基础知识和高强专业技能,能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教学、及相关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经济史、20世纪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分别研究中国古代、近现代的经济发展与变迁。包括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等,探讨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二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应修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可后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三学期进行,其形式可以是如下之一:(1)根据需要从事本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学辅导和讲授工作;(2)根据需要参加导师或指导小组的课题研究及相关学术活动;(3)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培养方案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知识体系和科研创新能力。导师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课程的讲授和论文的撰写;指导小组协助开设有关课程和选修课程,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地区国别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国家党政机关及涉外事业和企业单位培养在德国史、英国史、亚太地区经济与政治和伊斯兰文明等诸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科研、教学和涉外工作,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方向

1.20世纪德国与整体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开始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入了整体发展的新时期,德国在这一时期世界舞台上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方向研究德国在20世纪的曲折发展历史,以及和整体世界形成与发展进程的作用。

2.亚太经济与政治

本方向研究从19世纪年代,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1)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2)该地区国家(地区)间的双边和多边经济政治关系;3)亚太经济、政治中海地产外华人的作用和影响。“亚太经济与政治”为历史、经济和国际关系相互交叉的研究方向。

3.伊斯兰文明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1)伊斯兰文明的发韧、形成和发展;2)伊斯兰文明对东西方的影响;3)伊斯兰文明在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阿拉伯国家现代化模式及其比较。

三、学习年限(2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为2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通开必修课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自选课不少于6学分。

课程设置及相应的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第一学年下半年根据本专业的要求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第二学年上半年开题并查阅学位论文资料,下半年写作并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请国内外本专业以及专业相关的研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学术研讨。

3.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培养方式

本专业导师所带硕士研究生的指导与本专业教师集体研究指导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结合,以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研究和社会工作、勇于创新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和教学和高层次人才,基本要求是: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的决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有良好的学风、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2.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考古的基础理论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对本学科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有独立的见解,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掌握先秦两汉史、古文字学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第一外国语(读、听、写、说),第二外国语可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1.商周考古研究我国商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内涵特征,重点研究南方地区青铜文化的分布状况及文化特征。

2.楚文化考古研究楚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内涵特征及其在中原地区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

3.古代青铜器研究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规律,探寻青铜器的考古特征和艺术风格。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最长不超过六年。其中课堂教学一年,野外实习半年,学位论文写作一年半。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充分把握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状况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初步具备能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必要条件。

3.能运用一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可运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有关学术文献。

二、研究方向

1.先秦历史地理与文化结合长江中游地区文物考古的重点与特点,以楚国历史地理与文化为中心,全面探索先秦时期的(特别是并入楚国的诸侯国及其城邑)方国与城邑地望、文化发展以及政治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等。

2.历史人文地理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中心,探讨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文地理变化以及人地关系的演化规律,着手开辟时间短但变化大的近代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3.历史自然地理主要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尤其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地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

4.楚地出土文献楚地出土文献是指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湖南省河南省、安徽一带)出土的先秦、秦汉的简、帛书、金文等。本方向主要研读这些文献并探讨其历史文化内涵。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学位者最长不超过六年。 

历史语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中国历史文献学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考据的方法和综合研究能力,熟悉学科历史与前沿,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胜任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工作。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先秦秦汉出土文献研究先秦、秦汉甲骨刻辞、金文与简帛文献,侧重于近几十年在湖北、湖南省等楚国故地出土的简牍、帛书资料,通过在释字、句读、缀连等层面的反复探求,以及与传世古书相对照,尽量恢复出土资料的文本原貌,探析早期典籍发生、流传、演变的轨迹,并研究其所反映的历史内涵。

2.先秦秦汉史综合利用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其他考古资料,研究先秦、秦汉时代的历史,侧重于对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地理、风俗、文化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学位者最长不超过六年。 

专门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考据的方法,熟悉前沿研究动态,在专业领域作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及广泛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能胜任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以及党、政、业务部门的理论及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一)中原地区经济史

1.明清财政与经济

主要研究明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体制,以及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明清经济与社会

主要研究明清两代社会经济发展史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流域经济开发史

以社会经济开发为研究重点,探讨长江流域开发的基本过程、地区差异、主要特点、总体趋势及开发规律,并对历史上长江上、中、下流域乃至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作比较研究。

4.区域经济与社会变迁

主要研究两湖地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的比较。

5.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研究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诸问题,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

(二)中国文化史

1.明清文化史

研究明清时期的文化个案及文化发展历程,明清文化与明代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彼此影响。

2.中日文化交流史

主要研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通过中日间物质、文字、图籍、宗教、教育、外交、习俗等各方面的文化交流和往来,探讨中日文化各自的延展状况及相互间的影响。

3.中华文化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转换

主要研究中华元典(五经及诸子)精神的基本内容、特质和价值,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近代转型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在职博士生最长不超过六年。 

中原地区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中国古代史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系统掌握传世文献及考古出土资料(文书、碑志)的能力,掌握考据的方法,熟悉前沿研究动态,在专业领域作出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及广泛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能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能胜任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以及党、政、业务部门的理论及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对此期经济、政治、军事、学术文化及社会生活、风俗等方面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分专题的系统研究,以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前期发展过程、特点作出理论说明,进而对中原地区古代历史的发展特征进行概括。

2.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

对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系统规范的科学整理,并结合历史文献进行专题研究,以丰富和深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

3.古代长江流域开发史研究

以社会经济开发为研究重点,探讨古代长江流域开发的基本过程、地区差异、主要特点、总体趋势及开发规律,进而对历史上长江上、中、下流域乃至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作比较研究。

4.明清经济史

主要研究明清社会与经济、财政收支与政策等问题。

5.中原地区古代学术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先秦两汉、宋元明清等时段的学术演变和文化思潮。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至四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最长不超过六年。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及广泛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能独立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并能胜任其他相关部门的理论或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史

以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和深入探讨中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与规律性,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表现。

2.中原地区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主要社会主义潮流的发展演变及重要思想家的思想理论,阐明其与近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互动关系。

3.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

深入研究近现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与联系,探讨世界整体化趋势和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学旧秩序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4.中华民国史

深入研究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命运,阐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走不通的历史必然性。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生一般为3至4年;非全日制的在职博士生最长不超过六年。 

世界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世界史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在专业上作出创造性成果,并具有较高的外语和写作水平及广泛的适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出版、外事和党政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本专业博士生应修习第二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原地区外交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含中日战争)国际关系

以上方向研究1917年到90年代国家之间、国际组织内部与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重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东西方国家和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国际关系及当代重大国际问题。为我国制定对外政策、加强国际交往合作提供依据。

3.比较现代化

从世界宏观视野研究东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比较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诸层面和整体变迁的共性与个性,探索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规律和各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历史和现实借鉴。

4.发展理论与西欧早期现代化

运用发展理论和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16—18世纪西欧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着重探讨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社会机制和基本动力。

5.近代以来的德国

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向研究德意志民族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尤其是德意志民族资本主义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和觉醒、从封建分裂状态到统一、又从统一到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更深层次探讨德国从近代以来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原因。

6.近代以来的德国与整体世界

以世界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站在世界的历史从分散逐渐向整体发展,并最后形成世界历史这一宏观视野的高度,研究德国与欧洲及世界整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尤其是以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历史为背景,剖析两者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及其规律。

7.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与德国外交

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方向着眼,研究德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欧美之间双边及多边关系,以及德国在欧洲统一进程中所起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规律,探讨德国的外交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

8.世界整体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运用现代化发展理论,研究15—16世纪以来欧美各国的现代化发展,探讨其发展模式与道路,研究其发展特点与规律,以及各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整体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9.德国现代化

从现代化发展观点出发,对15—16世纪以来,尤其是19世纪初以来的德意志现代化进程进行研究,特别关注德意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民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德意志由一个传统、分裂、落后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一个现代、统一、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进程中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以及德国现代化与欧洲统一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在职博士生最长不超过六年。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设有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十五至十八世纪世界史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研究所、阿拉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简帛研究中心、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分别于2006年、2007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成就

2003-2010年6月,该院教师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49篇,出版学术著作95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55项,到账科研经费2084万元。其中,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3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23项,《清史稿》修订工程4项,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4项,其中,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项,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2项,该院还主办有《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人文论丛》、《简帛》等公开发行的学术集刊。其中,《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已连续出版25辑,在国内外同行中有重要影响,2007年入选CSSCI学术集刊刊源。 

该院拥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6年,“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新资料整理与中国古代文明进程研究”、“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的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研究”这两个“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功立项。2004年11月,历史学、哲学、文学三个一级学科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共同承担了“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二期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的建设任务。2008年,科技考古研究中心成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拓展项目平台。 

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多次举办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如2004年举办了“中国三至九世纪历史发展暨唐宋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举办了“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2006年举办了“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2009年举办了“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8年举办了“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举办了“‘1939-1949占领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09年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2009年举办“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政治和文化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学术资源

截止到2010年6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中外文藏书13万多册,中外文期刊400余种;其中外文图书14000余册,外文期刊4500余册。文物陈列室的各类馆藏文物达8100多件。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和计算机房,拥有服务器、计算机及辅助设备300多台套。这些藏书、文物和设施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