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项大奖。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奖项组成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含5个
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
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
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授予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奖项不分等级。
获奖情况
经过严格评审,201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冲村宪树(日本),叶甫盖尼·维利霍夫(俄罗斯),彼得·史唐(美国),维尔特·利普金(美国),卡罗·鲁比亚(意大利),约翰尼斯·弗兰肯(荷兰)。
社会评价
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最高评审委会的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然而,多少令人失望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却空缺。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难道中国现在已经找不出像样的大科学家了吗?”“那么多院士、专家,就没有人够资格吗?”在该奖项首次空缺的2004年,就有人发出这类疑问。十年后的再次“空缺”,再次引起了众多联想。
无论是“宁缺毋滥”还是“多多益善”,本质上都是希望国家能够更大限度地释放最高科技奖的激励作用。这也是科学界的共识。比如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第四任主任黄英达就曾建议,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外,增设国家青年科技奖,与最高奖一样,也是由国家主席签发证书,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员的鼓励。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9月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并且指明了国家科技奖励未来的改革方向。方案指出,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逐步完善推荐提名制,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