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轩
施春轩原名施春,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父施竹亭、大伯施梅亭、二伯施兰亭,都是沪剧老艺人。尤其是施兰亭,在滩簧时期(沪剧早期)就有较高的声望,施春轩原来无心从艺,学戏不专。由于二伯的严格培植和耐心教导,大有长进,在其父主持筹建的春韵社(后改施家班)中,逐步挑起大梁。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30年代末期,他和筱文滨被同行和观众公认为申曲“两巨头”,由他们主持的文月社(后改称文滨剧团)成为申曲界最有影响的班社。
民国31年(1942年),施春轩的施家班改称施家剧团。
以后几经合并改组,直到1951年年底,改称长江沪剧团,施春轩一直担任团长或副团长。
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演员奖。
1963年春因患病脱离舞台。
1980年平反昭雪。
主要成就
后又两度去天津市、北京市等地短期演出,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技艺,返沪后更受观众欢迎。到了30年代末期,他和筱文滨被同行和观众公认为沪剧“两巨头”,由他们主持的文月社(后改称文滨剧团)成为申曲界最有影响的班社。民国31年(1942年),施春轩的施家班改称施家剧团。以后几经合并改组,直到1951年年底,改称长江沪剧团,施春轩一直担任团长或副团长。
经过长期舞台实践,施春轩根据自己的嗓音和行腔特点,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人称“施派”。他的唱、白,清晰、明快、宏亮,重视人物的个性刻划,敢于创新;而且戏路宽广,各类角色,都能胜任。如常演的《陆雅臣》、《顾鼎臣》、《荒唐先生》中的主角和小学徒、《啼笑姻缘》中的刘将军、《雷雨》中的周朴园等,演来形象鲜明,勾划性格入木三分。他还长于捕捉感受,作即兴穿插,增加演出趣味性。
施春轩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收徒。建国后又收艺徒60余人。他对青年人热心提携,让他们担当主角,从舞台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沪剧界有声誉的演员,如夏福麟、石筱英、丁是娥等,早年都先后在施家班、施家剧团学艺和演出过,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施春轩的影响。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于1971年9月含冤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