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黄耆
直立黄耆(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较粗壮,暗褐色,有时有长主根。茎多数或数个丛生,直立或斜上,有毛或近无毛。羽状复叶有9-25片小叶,叶柄较叶轴短;托叶三角形,渐尖,基部稍合生或有时分离,长3-7毫米;小叶长圆形、近椭圆形或狭长圆形,长10-25(35)毫米,宽2-8毫米,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稍尖,上面疏被伏贴毛,下面较密。总状花序长圆柱状、穗状、稀近头状,生多数花,排列密集,有时较稀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
形态特征
根:根粗壮。
茎:茎多数丛生,斜生,疏被平伏的白色丁字毛。
叶: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1-25个,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上面无毛或疏被白色平伏丁字毛,下面被白色平伏丁字毛;托叶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
花:总状花序叶腋生,远较叶长,具花约40朵,较紧密;苞片膜质,疏被白色丁字毛,混生有黑色丁字毛;花萼钟形,萼齿锥形,被白色丁字毛,混生黑色丁字毛;花冠蓝紫色;雄蕊10,为9与1的2体;子房被白色短毛。
子实:荚果圆筒形,背缝线凹陷,被黑色丁字毛。
花期:花期6-7月。
果期:果期8-10月。
总花梗生于茎的上部,较叶长或与其等长;花梗极短;苞片狭披针形至三角形,先端尖;花萼管状钟形,长5-6毫米,被黑褐色或白色毛,或有时被黑白混生毛,萼齿狭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3;花冠近蓝色或红紫色,旗瓣长11-15毫米,倒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渐狭,翼瓣较旗瓣短,瓣片长圆形,与瓣柄等长,龙骨瓣长7-10毫米,瓣片较瓣柄稍短;子房被密毛,有极短的柄。荚果长圆形,长7-18毫米,两侧稍扁,背缝凹入成沟槽,顶端具下弯的短喙,被黑色、褐色或和白色混生毛,假2室。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中国西南地区。生于向阳山坡灌丛及林缘地带。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和北美温带地区都有分布。
生长环境
直立黄耆适应性较强;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故抗盐、抗旱。在风沙地区,特别是在废黄河上种植,一年后即可成苗,生长迅速,并超过禾本科杂草,还能固定流沙。直立黄耆适于沙壤土上生长,以pH6.0—8.0最适宜。直立黄耆与温度的关系。根据盐池县草原实验站的研究,直立黄耆早春越冬芽从萌发到幼芽露出地面需7天左右,此时平均气温为4.9℃。茎、叶能忍受地表最低气温为-24.4℃和-30:0℃,而当年茎生芽可忍受最低气温为-13.9—-15.4℃,花蕾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值小于6.6℃,大于5.6℃,种子发芽下限温度为9.5~C左右,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5—24.5℃。直立黄耆从萌发至50%左右种子成熟时,大约需要有效积温2440℃。在日平均气温22.0℃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日照8小时,开花最多。直立黄耆与水分的关系。根据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的试验,叶中含水量为74.8%,属中早生植物。生长速度与降水有密切关系,降水量多时生长速度快,特别在干旱地区十分明显,因各年降水量不同,生长高度也有明显差异。直立黄耆怕水淹,在排水不良或积水的地方,易烂根死亡。苗期生长十分缓慢,出苗后半个月苗高不足1厘米,地下根已达4厘米,4年生直立黄耆根深可达4—5米。在同样生长条件下,直立黄耆的地上及地下部干物质产量均高于紫苜(Medicagosativa)。
根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早春播种的直立黄耆,出苗后105—117天现蕾,131—147天盛花;两年生以上的植株,返青后85—90天现蕾,115—120天盛花,由现蕾到第一朵小花开放需要24—35天,平均28天。每朵小花从开放到凋谢需要1—3天,平均2天。同一花序从第一朵小花开放到全花序开完花需要5—19天,平均8天,以后形成的花序,因温度不足,只有部分小花开放。两年以上的植株,第一个花序开始现花到第二个花序观花需要2—10天,平均5天.小花开后,只需要3.5—6.5天即可见荚。直立黄耆为无限花序,早开花则早成熟,成熟天数少,晚开花则晚成熟,所需天数也多。如在沈阳市,8月5日前开花者,需要25—26天成熟,8月9—11日开花者,需要30—32天成熟。而8月16—18日开花者,则需35—37天成熟。根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的试验,从现蕾到种子脱落各生育阶段所需时间共55—60天,其中现蕾至开花共15—20天,开花至花落6—9天,花落至结荚2—3天,结荚至种子成熟25—30天,种子成熟至落粒3—5天。花序形成需20℃以上高温,在7一8月份平均气温达20℃以上时,种子均可成熟。农牧渔业部畜牧局根据全国各地试种情况及直立黄耆各种子基地气象资料分析。直立黄耆要求年平均气温8—15℃,年降水量300—500毫米,0℃以上积温3600—5000℃,生长期150天以上。凡是年平均气温低于lO℃,0℃以上积温低于3600℃,无霜期少于150天的地区,种子难以成熟或仅少量种子成熟。如陕西省吴起县,种子难以成熟。而年平均气温10℃以上,无霜期180天以上的河南民权县、睢县、陕西临渭区等地,当年春播,秋季可收部分种子,一般亩产种子5—15公斤。
大面积推广直立黄耆只不过4—5年的时间,而推广如此之快,是由于沙打旺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1.是干旱地区的优质饲草:直立黄耆营养生长期长,比同期播种的紫苜蓿营养期长1—1.5月。叶量丰富,占总重量的30—40%。营养期茎叶含粗蛋白质为主5%左右。据群众反映,干草的适口性优于青草。各地将直立黄耆打浆、青贮饲料、调制干草或加工干草粉等,供各种家畜饲用。 2.产量高:直立黄耆植株高大粗壮,产草量高于一般牧草。河南省的睢县、陕西省的临渭区,亩产青草达5000公斤以上,榆林市县亩产青草900—1900公斤。甘肃黄羊镇,直立黄耆生长第二年,生长期灌1次水,亩产青草6000—8000公斤,是干旱地区很有前途的一种牧草。 3.抗旱能力强:在吉林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青海西宁等地区,冬季严寒,冻土层深达1.5米左右,紫苜蓿和草木樨(Melilotussp.)某些品种常遭冻害,可是直立黄耆受冻害较轻。在陕北榆林,1971年9月播种的直立黄耆,在-30℃的低温下,越冬率较紫苜蓿和草木樨高80%以上。 4.抗风沙能力强:在风沙大的地区,直立黄耆常常被沙埋,当埋以后,又能自行长出来,表现生命力较顽强。睢县草子场前身是林场,有沙荒地6000多亩,历来栽树不长,种粮不收。自从1979年改种直立黄耆以后,效果十分明显。直立黄耆播后当年能覆盖地面,使风来沙不起,水流沙不动,保持了水土。 5.是优质绿肥:直立黄耆根瘤多,固氮能力强。河南睢县草子场在沙地上种直立黄耆三年后,再在直立黄耆行间种小麦(行距2--3米),亩产小麦250公斤,果树行间种直立黄耆压绿肥后,相当于给每棵果树施0.75公斤尿素。榆林市县,在种过三年的直立黄耆茬地种谷子,每亩打粮300公斤;而对照地每亩仅收100公斤。直立黄耆的茎叶中含氮1.1—3.8%、磷0.15—0.36%、钾1.4—1.6%,每千斤鲜草中氮的含量,相当于硫酸铵8.5—28.5公斤。直立黄耆 6.保持水土,直立黄耆茎叶繁茂,覆盖面积大,扎根快,生长迅速,是黄土高原理想的保持水土的植物。在陕西吴旗、志丹县飞播直立黄耆的坟地上,大雨后土壤未受冲刷,当年播下的直立黄耆可以覆盖地面50%左右,二、三年后可以覆盖地面30—90%。由于覆盖面积大,减少了冲刷地面的力量,保持了水土。 7.茎秆可作燃料:两年以上的直立黄耆,茎秆粗壮,适口性较差,在缺少燃料的地方,群众将收过种子和叶子的茎秆作薪柴利用,增加了燃料来源。 8.种子小,吸水力强,发芽快,出苗齐:在气温30—35℃,水分充足时,播后第二天即可发芽,3—4天即可出苗,故适于干旱地区高温多雨时大面积飞播。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种子入药,为强壮剂,治神经衰。
饲用价值
直立黄耆,用作饲草的地方渐增多。如嫩茎叶打浆喂猪,在直立黄耆草地上放牧绵羊、山羊,收.割青干草冬季补饲,用直立黄耆与禾草混合青贮饲料等。凡是用直立黄耆饲养的家畜;膘肥、体壮,还未发现有异常现象,反家畜也未发生胀病。睢县草子场,种有大面积的直立黄耆,并建立了半细毛羊专业队,饲养羊232只,南阳黄牛25头,每天除喂精料外,饲草以直立黄耆为主,公犊牛平均日增重0.5公斤。直立黄耆花期长,花粉含糖丰富,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特别在秋季,百花凋零,而直立黄耆的花仍十分繁盛,可供蜂群采集花粉。在河南唯县草子场1980—1981年,除本场养蜂120箱外,外来养蜂者达1320箱。直立黄耆为蜂群源源不断地提供蜜源,蜂群为直立黄耆传递花粉,增加种子产量。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直立黄耆由苗期到盛花期,碳水化合直立黄耆 物含量由63%增加到79%,无氮浸出物(淀粉、糊精和糖类等)由45%减到35%,粗纤维则由18%增加到37%,霜后落叶时增至48%。其鲜草的化学成分如表65—1。从各地多点试验及分析证明,直立黄耆粗蛋白质含量在风干草中为14—17%,略低于紫苜蓿,幼嫩植株中粗蛋白质含量高于老化的植株。初花期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2.29%,仅低于苗期(13.36%),而高于营养期(11.2%)、现蕾期(10.31%)、盛花期(12.30%)和霜后落叶期(4.51%),霜后落叶期的粗蛋白质急剧下降,仅为盛花茎期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不同生长年限中(如表65—2),氨基酸总含量以第一年最高,达13%以上,二至七年的植株中,变化幅度为8—9.6%,接近草木樨含量(9.8%),而低于紫苜蓿。紫苜蓿第二年初花期氨基酸总量为12.22%。生长一年的直立黄耆,从苗期到盛花期,植株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变化于2。7—3.6%之间,平均为2.38%,略低于紫苜蓿(3.05%)。因此直立黄耆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好饲草,但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低于紫苜蓿。直立黄耆的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消化能也低于紫苜蓿。试验认为直立黄耆是低毒黄芪属植物,可作为饲料推广应用。
栽培技术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试验,直立黄耆属低毒植物,所含毒素为有机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畜禽消化道的代谢产物为3—硝基—1—丙醇和3—硝基丙酸,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转变血色素为高价血红蛋白,使肌体运氧功能受阻,因而引起畜禽中毒。如试验将1.7毫克直立黄耆叶粉喂小鸡,未引起中毒现象。喂入5.4毫升提取液(1毫升提取液等于1克干粉,下同),引起小鸡轻微中毒。喂入9毫升提取液,发生小鸡死亡。根据以上试验,认为直立黄耆是低毒黄芪属植物,可作为饲料推广应用。 要适时播种。直立黄耆苗期生长比较缓慢。早春播种,植株当年生长健壮,无霜期长的地区,当年还可收到种子。在于旱地区,适于雨季前播种,出苗率高,但当年不能结子。飞机播种直立黄耆,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已有四年之久。在正常情况下,飞播直立黄耆有苗面积可达40—50%,到第二年即可作为采草场。此种播祛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用种量少,速度快,成本低:飞播每亩播种量仅0.2公斤,飞播一架次可播种5000亩左右,大大降低用直立黄耆 种量及飞播成本。
2.播下的种子分布较均匀:以每亩播种量按0.2公斤计算,飞播后每平方米可落种140—180粒,若每平方米成苗按10%计算,还可保存10株左右,实际上每平方米保存1—3株苗即可达到预期效果。
3.种小易覆土:直立黄耆种子细小,经风吹就可浅覆土,遇雨水易出苗。飞播后立即赶牛、羊群踩踏一遍,也可以达到覆土镇压的目的,出苗效果也较好。
4.覆盖地面大;直立黄耆分枝多,生长第二年即可覆盖大地,减少地表蒸发和水土流失,绿化了裸地。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直立黄耆适口性较差,家畜开始饲喂时,不采食,经习惯后才采食。将直立黄耆调制成干草后,适口性较好。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再生性均不如紫苜蓿。其次是直立黄耆生育期较长,一般在180天以上,花期又长,因此常遇到早霜危害,种子不易成熟或仅少量成熟,平均每亩种子产量5一l0公斤左右,种子产量低,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直立黄耆为无限花序,种子成熟很不一致,采种较困难。至于其低毒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