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

本书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视角中的习得理论,详尽分析了各种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语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等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具有跨学科特点,可以从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不伺视角进行研究。《未名译库·语言与文字系列:第二语言习得(第3版)》介绍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视角中的习得理论。详尽分析了各种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语料分析和实证研究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基础理论。作者在每章之后给出了思考题,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理论,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形成批判思维能力,独立开展相关研究。

内容简介

《未名译库·语言与文字系列:第二语言习得(第3版)》可作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对语言学、心理学和语言教育等领域的师生来说,也是一部非常值得研读的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Susan Gass(盖苏珊)是密歇根州立大学语言学、日耳曼、斯拉夫和非洲语言系资深教授。她对语言迁移、语言普遍性、第二语言研究方法、输入与互动等第二语言习得诸多领域有深入研究,撰写和主编了多部学术著作,现任美国应用语言学会主席和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主席。

Larty Selinker(拉里·塞林克)引进了“中介语”和“石化”等概念,1969年在“语言迁移”方面最早进行实证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具有开创性贡献,现正准备对1964年参与他的研究项目的人员在间隔40多年后重新进行石化研究。他曾任多所大学的访问教授,现为纽约大学访问教授。

赵杨,原籍卢龙县,北京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英语系,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生成语法和社会语言学。2006年出版专著《汉语使动及其中介语表征》,近年来在《世界汉语教学》以及Second Language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IRAL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译者说明

前言

第一章引言

1.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2定义

1.3语言本质

1.3.1语音系统

1.3.2句法

1.3.3形态和词汇

1.3.4语义

1.3.5语用

1.4非本族语者语言知识的特点

1.5结语

第二章相关学科

2.1二语习得与相关学科

2.2第三语言习得/多语现象

2.3继承语习得

2.4双语习得

2.5第一语言习得

2.5.1咿呀之语

2.5.2词语

2.5.3声音与发音

2.5.4句法

2.5.5形态

2.6结语

第三章第二语言和外语语料

3.1语料分析

3.1.1第一组语料:复数

3.1.2第二组语料:动词+-ing标记

3.1.3第三组语料:介词

3.2语料分析未能发现的问题

3.3语料收集

3.3.1诱发言语样本

3.3.2诱发针对语料的反应

3.3.3言语报告语料

3.3.4评估非语言信息

3.3.5评估总体语言水平:标准化语言考试

3.4复制研究

3.5语料分析问题

3.6什么是习得?

3.7结语

第四章本族语作用的历史回顾

4.1引言

4.2行为主义

4.2.1语言学背景

4.2.2心理学背景

4.3对比分析假说

4.4偏误分析

4.5结语

第五章相关已知语言作用的新近视角

5.1学习理论

5.2儿童第二语言习得

5.3儿童第二语言语素习得顺序研究

5.4成人第二语言语素习得顺序研究

5.5重新审视母语作用:研究视角的转变

5.5.1回避

5.5.2不同的学习速度

5.5.3不同路径

5.5.4过度产出

5.5.5可预测性/可选择性

5.5.6第二语言加工

5.6中介语迁移

5.7结语

第六章二语习得的语言学视角

6.1引言

6.2普遍语法

6.2.1初始状态

6.2.2普遍语法原则

6.2.3普遍语法参数

6.2.4证伪性

6.3迁移:普遍语法视角

6.3.1表征层次

6.3.2群集特征

6.3.3可学性

6.4语音

6.4.1标记差异假说

6.4.2相似与相异:言语学习模型

6.4.3优选论

6.4.4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模型

6.5结语

第七章二语习得的类型学与功能学视角

7.1引言

7.2语言类型的普遍性

7.2.1检验案例之一:可及性层级假说

7.2.2检验案例之二:问句习得

7.2.3检验案例之三:浊辅音与清辅音

7.2.4证伪性

7.2.5类型普遍性:结论

7.3功能主义视角

7.3.1时和体:体假说

7.3.2语篇假说

7.3.3概念指向论

7.4结语

第八章中介语的加工过程

8.1引言

8.2联结论和浮现论模型

8.3语言加工理论

8.3.1可加工理论

8.3.2信息加工理论:自动化、重构和u形学习效应

8.3.3输入加工

8.4知识类型

8.4.1习得与学习

8.4.2陈述性知识与程度性知识

8.4.3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8.4.4表征与控制

8.5不同知识类型的接口

8.5.1无接口

8.5.2弱势接口

8.5.3强势接口

8.6心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8.6.1注意

8.6.2工作记忆

8.6.3监控

8.7结语

第九章语境中的中介语

9.1引言

9.2语言变异

9.3系统性变异

9.3.1语言语境

9.3.2与本族语有关的社会语境

9.3.3与对话人、任务类型和会话话题有关的社会语境

9.4社会互动论

9.4.1会话分析

9.4.2社会文化理论

9.5交际策略

9.6中介语语用研究

9.7结语:二语习得与相关学科

第十章输入、互动与输出

10.1引言

10.2输入

10.3理解

10.4互动

10.5输出

10.5.1反馈

10.5.2假设验证

10.5.3自动性

10.5.4从基于意义的加工到基于语法的加工

10.6输入和互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10.6.1注意

10.6.2对比理论

10.6.3元语言意识

10.7输入的局限

10.8结语

第十一章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11.1引言

11.2课堂语言

11.3加工教学法

11.4可教性与可学性

11.5语言形式教学法

11.5.1时间性

11.5.2形式教学

11.5.3输入操控与输入强化

11.6语言教学的独特作用

11.7教学效能

11.8结语

第十二章语言之外

12.1引言

12.2二语习得的研究传统

12.2.1语言学

12.2.2心理学

12.2.3心理语言学

12.3情感

12.3.1语言休克和文化休克

12.3.2焦虑

12.3.3情感过滤

12.4社会距离

12.5年龄因素

12.6学能

12.7动机

12.7.1动机与时间和成功密切相关

12.7.2随时间改变

12.7.3成功对动机和动机丧失的影响

12.8个性与学习风格

12.8.1外向和内向

12.8.2风险承担

12.8.3场独立与场依存

12.8.4视觉/听觉运动感

12.8.5获取学习风格信息

12.9学习策略

12.10结语

第十三章词汇

13.1词汇的重要性

13.2词汇知识类型:几种二元分类

13.2.1产出与接受

13.2.2知识与控制

13.2.3广度与深度

13.3词汇知识、发展和影响

13.3.1次语类化

13.3.2词语联想和网络

13.3.3构词

13.3.4词语组合、搭配和用法

13.4一语影响

13.4.1偶发式词汇学习

13.4.2渐进式词汇学习

13.5词汇知识的应用

13.5.1产出

13.5.2感知

13.6结语

第十四章第二语言习得整合观

14.1次领域的整合

14.1.1感知输入

14.1.2理解输入

14.1.3吸收

14.1.4融合

14.1.5输出

14.2结语

注释

词汇表

参考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豆瓣读书.2016-03-19

第二语言习得.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