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贡禹

贡禹

贡禹(前127-前44),字少翁,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是西汉中期一位以明经洁行著称的大臣及经学家,同时也是董仲舒的再传弟子。他以“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的政治主张闻名于世,这些理念不仅彰显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践行,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朝政格局。贡禹的高尚品德与卓越贡献赢得了后世的广泛尊敬,被尊称为“贡公”,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与经学家之一。

人物生平

西汉元帝即位后,深感贡禹之贤德,特召其为谏大夫,随后又擢升其为光禄大夫、长信少府,乃至御史大夫等要职。贡禹在此期间,频繁上疏,阐述治国安民之策,其中不乏对人口问题的深刻见解与重要建议。

他敏锐地指出,当时社会“内多怨女,外多旷夫”,人口出生率低迷,这一问题的 根源可追溯至刘彻时期及以后,帝王与诸侯的奢侈生活,如“广纳好女至数千人,充盈后宫”,以及“诸侯妻妾众多,有的甚至达到数百人,而豪富吏民亦蓄养歌姬数十人”,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与人口结构的失衡。

为改变这一现状,促进人口增长,贡禹力主将宫中 及官府中大量闲置的宫女、奴婢“免为庶人”,使她们能够正常婚配,生育子女。他进一步提出,应遣散“诸官奴婢十万余人”,尽管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难以实现,但贡禹的这一主张无疑是对刘彻以来统治阶级腐朽淫乐生活的有力揭露,对于推动天下成年男女适时婚配、促进人口繁衍具有深远的意义。

成就及荣誉

贡禹还反对奢侈浪费和苛重的赋役,以减少人口死亡。他认为造成当时人口大量夭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从天子、王公贵族到富豪人家竞相侈靡,使广大人民无以为生,死者不可胜计。“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死者,是也。”二是赋役繁重。在汉武帝以前,百姓七岁到十四岁的,每年纳口赋23钱,十五岁至五十六岁的,每年纳算赋120钱,汉武帝以后口赋年龄改为三岁算起,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许多人不敢生儿育女,有的生下婴儿后也只好加以杀死,“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予民,民产于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所以,要想降低人口死亡率,他除了主张“乘舆服御器物,三分去二”,反对挥霍浪费外,还应减轻赋役,口赋年龄仍应改为七岁算起,算赋年龄改为二十岁算起。贡禹在这里敏锐地看到了统治阶级的奢侈淫乐和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是造成当时人口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很有见地的。贡禹针对西汉中期以后,农业人口大量减少人“耕者不能半”的情况,还提出了废除货币,“市井勿得贩卖”的主张。他认为当时农民之所以“弃本逐末”,主要是他们生活太苦,获利太少,“皆起于钱”的原因。因而要想减少非农业人口,使民“壹归于农”,就应“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废除货币,“租税禄赐”等都改为布帛、粮食。贡禹主张增加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就当时来说,有利发展生产和巩固封建经济的基础,不过他企图通过废除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办法来使民归农,则是荒谬的。

贡禹还是西汉的著名经学家。《汉志》中将其与王吉同列于《齐诗》派;但据史传他又只精《春秋》《论语》。在《汉书。贡禹传》中曾记有其引《论语》之言,分别出自《论语。季氏》”君子乐节礼乐“和《论语。里仁》”小人怀土“两条,也曾化用过《论语。卫灵公》中”当仁不让于师“一条。就”家法”而言,戴维先生认为其属于《齐论》派。另外,他还是董仲舒的再传弟子,因此于《春秋》学上应属《公羊传》学派。

参考资料

贡禹.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9-04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国学导航.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