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禅寺
九峰禅寺,上海市景点,上海九峰禅寺位于小昆山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小昆山镇境内,在县城西北,地处九峰之西南端,小昆山呈东南西北微斜走向,有南北两峰。全山似“8”字状,望之如覆盎,远望如卧牛之首,故又称“牛头山”。
历史
泗洲塔院又名九峰寺,坐落于小昆山北峰,南宋乾道元年(1165)释心古建。山门有四大金刚,寺内有18罗汉,暮鼓晨钟,具备了江南名刹的宏大气派。清顺治五年(1648),顺治帝南巡,提出寺院大殿应易向面朝北京市。康熙帝四十四年(1705)南巡时,曾书“奎光烛影”匾额。现经市宗教局,市区佛协同意,批准修复现为九峰禅寺,现任主持戒法。
九峰禅寺位于松江区小昆山北峰。泗洲和尚远来西域建塔,心古大德傍塔建寺。九峰寺历为灵山胜迹,塔寺已历时十三纪半。该寺系上海市唯一建于山峰的开放寺院,其大雄宝殿坐南朝北的座向,在上海是独一无二的。2002年清明节,钱其琛夫人及区市有关领导登山进寺礼佛观光。
九峰禅寺系先有慈雨塔而后建寺。慈雨塔始建于唐龙朔初年(661年)。南宋干道元年(1165年),僧心古依慈雨塔募建寺院,因唐朝有西域僧伽至江南宣教,晚年定居泗洲城,自号“泗洲和尚”,为心古所尊崇,故该寺院名为“泗洲塔院”,塔又名为“泗洲塔”。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慈雨塔倾,僧人遂在寺院中另筑石塔三幢。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松江府志》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年)建观音殿,明弘治八年(1495年),宁波天童寺僧忠绍住持泗洲塔院时,获礼部尚书陆树声祖捐资,曾建转轮阁,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真武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建西方殿、起僧,隆庆元年(1567年--1575年)僧照重建藏经阁。至明末,泗洲塔院陆续建有山门、大雄宝殿、水月殿(观音殿)、华佗殿等主体殿宇。全盛世时,大殿左有禅堂、但笑斋、三圣阁,右有二陆祠堂(祀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方丈院、转轮阁,还有宝训堂、藏经阁、藏宝阁等建筑。
由于塔院地处小昆山镇北坡,大殿及各殿堂佛像的方向为座北南梁,无须动一砖一瓦,而风格独特。史载住持本月,号旅庵,宁波人,系宏觉禅师法嗣。顺治帝十六年(1659年),奉召晋京。清顺治皇帝特以御书匾额“乐天知名”及两副对联“王发昌荷叶衣无尽,数亩赤松食有余”、“天上无双月,人间本一僧”御赞。又奉旨人善果监院设席讲经。至康熙帝元年(1662年)还山,驻锡泗洲塔院八年。建宝奎阁,敬奉宸翰。康熙四、五年间(1665、1666年),明王室石涛,即石涛由庐山东行,慕原北京皇家善果寺高僧本月和尚,上九峰镇国寺剃度,法名原济(元济),号苦瓜和尚,又号大涤子、清湘陈人。原济(元济)法名,始于小行星8113证道之后。后又两度上九峰寺近探望本月师父及于本月圆寂后,为旅庵本月师父追福、起塔守望。为九峰寺留下一位明王室出家之僧于九峰寺尊师重道的历史佳话。康熙帝南巡时,又赠御书匾“奎光烛”。
泗洲塔院遂成为江南一大名刹。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迭经变异,塔院逐渐毁;1941年,又被侵华日军占用;至二十世纪五十代,全寺己夷为平地。1998年5月,经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和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该寺院恢复活动,并因所处小昆山为“松郡九峰”之第九峰,而定名为“九峰禅寺”。现寺院重建了大雄宝殿及两侧厢房等建筑,大殿的朝向依旧如清代僧本月所改的座南朝北,这在上海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寺院内还有五百年树龄的古银杏一株。
现状
2001年6月,寺院重建工程竣工;同年9月,被批准正式登记。2002年4月16日,启建建国以来首堂水陆法会。经声重绕峰泖之间。九峰禅寺占地7.2亩,建设面积998平方米,现任监院为戒法、副寺妙禅皆请自宁波天童寺现共有僧人12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