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下设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以及新媒体设计教学科研的院校之一。

2001年,动画学院成立。2003年,教育部批准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之后2005年,科学艺术系与动画艺术学院合并。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第一个数字游戏设计专业。次年,学院更名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并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此外,学院与迪士尼+、梦工厂、微软、Unity、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中国境内外企业以及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学院等国际院校建立了长期伙伴关系。

2021年,在上海软科全国本科专业排名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专业位列全国第一。

学院介绍

动画学院现设有动画系、数字艺术系、游戏设计系和艺术基础部四个教学机构,并设有动画研究所、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亚洲动漫研究中心、中国动漫艺术陈列馆等众多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梦工厂、美国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巴伯尔斯贝格影视学院影视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学院伯恩茅斯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央视动画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水晶石等国内外动画教学和实践机构所搭建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动画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制作于一体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所在地。学院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已达一千余人。

学院以“大动画”的全局视角将各专业有机串联、既互相独立又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科学、有序、有机的“大动画”教学生态环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院现已拥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3个二级学科点,具有完整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本科设有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动画编导、动画设计、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影视制作、网络多媒体等专业方向;硕士设有动画创作与研究、动画艺术理论研究、动画产业研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应用研究、网络多媒体等多个方向;博士设有动画学理论研究、动画产业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学理论研究、数字内容研究等方向。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不仅是“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还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动画交叉学科建设单位、北京市教委指定“大学生动画设计大赛”承办单位、国家教育部质量工程“动画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教育部“动画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并于2008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创作室四千余平米,软硬件资金投入超过数千万元,其中包括动画制作实验室、互动艺术实验室和CG实验室三个211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先进的媒资管理系统、数字影视制作创作室、网络多媒体创作室、游戏设计创作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合成机房、数字录音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上海设计艺术学院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实验室、苹果联合实验室、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传媒大学定格动画联合实验室、移动多媒体与NGN实验室、无纸动画实验室、数字动画创作室、手绘动画创作室、动画声音创作室、动画表演创作室、数字高清实验室、动画生产车间、动画渲染农场和运动捕捉系统等教学、创作设施。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开办以来,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师资,逐步建立起一支学缘背景多元、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打造名师品牌,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声望,鼓励并大力扶持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骨干教师迅速确立国内外的教学和学术地位,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的迅速发展。如路盛章教授领衔的路盛章工作室,通过创作《墙——献给母亲》、《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北京2008残奥会吉祥物《福牛乐乐》宣传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形象广告片等一系列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的优秀动画作品,有效带动了我校动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动画专业拥有专业教师82人,聘请外籍兼职教授19人,国内专家兼职教师39人,为本科生提供了与高水平名师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极大的丰富、提高了本科生的视野、眼界和创作技法。

近年来,动画学院师生在动画短片创作、数字影视制作和商业动画片生产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百余部短片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奖项囊括了美国Siggraph动画节二等奖法国昂西动画节、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美国NextFrame国际大学生巡回电影节、第一、二、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第七届韩国富川国际学生动画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院奖、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第三十四届欧洲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展以及中国动画成就奖等诸多节展的奖项。

动画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动画教育资源,近年来已与德国波茨坦影视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挪威沃尔达大学、加拿大阿比蒂比特米斯卡明魁北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国立艺术综合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伯恩茅斯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项目,为构建动画学院国际合作网络奠定了基础。

动画学院与世界动画协会、国际影视高校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曾举办了多场影响深远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其中有2002年举办的“BBI_CILECT国际动画教育研讨会”、“CGCN2005数字媒体艺术高层论坛”、 “2007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等大型学术活动,拓展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我校学生的国际视野。

“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于200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创办,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国际性大学生动画节。动画节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卫艺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动画学会、世界动画协会(ASIFA)和ACM SIGGRAPH教育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视台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和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具体承办。

一年一度的动画节联合国内外动画艺术院校、动画研究和制作机构,弘扬富含挑战性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精神,以“权威性、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宗旨,立足于褒奖原创、开阔视野、把握趋势、融合观念、促进合作,鼓励年轻动画人大胆创造、表现自我,力图打造世界一流的动画节展平台,推动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让中国动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面向未来,动画学院将进一步立足于中国动画产业和数字媒体行业蓬勃发展的需求,用国际化视野,以“科学与艺术与人文融合”为宗旨,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国际合作,发挥大学对人类文化传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努力将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师资队伍

德才兼备、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动画学院自2001年正式成立以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现已经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切实有效的为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了根本保障。

动画学院的师资队伍具有专业化、年轻化、结构层次梯队化的总体特色,整体结构符合各专业的定位、适应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能够支撑起各专业的教学、创作和科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动画学院所开办的两个专业在国内乃至国外均属于较新的本科专业,相关专业人才资源必然缺乏应有的时间积累,所以专业对口的专家级教师和高学历专业教师相对紧缺,尤其是游戏设计等新建专业方向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师资短缺矛盾。

也正是针对这一专业师资资源的特殊性,动画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师资培养规划,一方面大力推行师资再培训政策、支持和鼓励年轻教师进行在职高学历专业教育,一方面和业界接轨、并同时加强同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大量引进或聘请业界精英、国外专家担任外聘教师,从而使各专业在开办短短的几年中,就拥有了能够支撑教学和科研的、实力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该院聘请外籍兼职教师7人,国内专家兼职教师24人。包括美国独立动画家、达特茅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大卫·埃瑞克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德国动画协会主席德劳尔夫·姬森等国际知名动画大师,以及蔡志军常光希张天晓姚忠礼曲建方等国内动画领域的创作大师作为兼职硕、博士导师,并经常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讲座等交流活动。

目前动画学院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全体教师的32.3%。动画学院教师中拥有硕士学位的47人,比例为72.3%,其中13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7人,比例为10.8%。二者合计所占比例为83.1%。并已引进留学归国专家3人、业界精英2人。

经验丰富的外聘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

动画学院一方面大力推行师资再培训政策、支持和鼓励年轻教师进行继续教

育,一方面和业界接轨,加强同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大量引进或聘请业界精英、国外专家担任外聘教师,目前聘任19位国外专家和39位国内专家担任兼职博士生和研究生导师。

机构设置

动画学院设有三系(动画系、数字艺术系、游戏设计系)一部(艺术基础部)一所(动画研究所)两中心(亚洲动漫研究中心、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还设有《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动画乐园》杂志社,北广映画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汉唐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制作于一体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研究基地。

动画系

下设动画艺术教研室、三维动画教研室、漫画教研室。

数字艺术系

下设数字影视制作教研室、网络多媒体艺术教研室。

游戏设计系

下设游戏技术教研室、游戏艺术教研室。

艺术基础部

下设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视听艺术理论教研室、美术基础教研室。

亚洲动漫研究中心

亚洲地区第一个专业的动画漫画研究机构,致力于动画和漫画艺术作品搜集、建立艺术家网络和提高动画漫画专业水平。

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

中心下设动画实验室、CG实验室和互动实验室,致力于开拓未来动画和影视制作的新思路,从艺术与技术层面推动数字影视以及其艺术形态的深层次研究与制作实践。

科研创作

动画学院尤其注重开发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搭建起了宽松、稳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实践平台。并通过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实战训练机会。

小学期创作实践活动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办之初,动画学院一直坚持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的前2周,组织2年级和3年级本科学生开展小学期创作实践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创作完整的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05年和06年在小学期的创作中共完成短片21部,总长度96分钟。从2005年开始,将小学期与夏季学院相接合,开展国际合作的创作活动。

理论实践平台

为使本科生获得有效的理论实战训练,该院鼓励学生与科研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调研、资料收集、内容研讨、组织联络等专业性很强的具体工作。

如2006年,经过多方磋商和积极协调,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的《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落户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跟随导师进入编辑部工作,成为《中国动画年鉴》编辑工作的主力。

本科生核心创作团队

从2005年开始,动画学院派遣优秀学生创作团队进入杭州电视台等制作单位进行创作。直接跟随业界制作大师何清超等进行学习、创作。不仅接触了业界最新的创作思路、制作技术,而且灵活运用创作出构思精巧、技术娴熟的作品。《过马路》、《A Pen’s Story》、《留影》等作品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的相关金、银奖项。

以这些相对稳定的优秀团队为核心,带动学生创作。不仅将最新的制作技术带入本科生中间,而且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为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毕业班特色创作室

动画学院为促进本科生进行毕业创作,在学院为每个专业方向建设了毕业班特色创作室。为学生进行创作提供空间保证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携带电脑和其他创作器材在创作室内进行个人或团队创作。解决了学生进行创作时缺乏场所的问题。通过正在建设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不但能够获取大量的创作参考和素材,还能以团队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合作。

配合正在建设的创意空间,师生交流、学生探讨创意切磋作品和进行各方面交流有了开放空间。为创作出代表本科生水平的毕业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场所支持。

教授工作室

动画学院建设了路盛章工作室、张骏工作室和李停战工作室等名教授亲自挂帅的师生创作机制。以在业界享有盛名的教授为核心建立工作室,不仅促进高端创作、研究的开展,而且吸纳本科生进入创作项目。如路盛章教授、贾否教授带领本科生完成的《墙》、《福娃》、《福牛》等动画作品的创作先后吸纳超过90人次的本科生,并获得了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国内外重要赛事的奖项。广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张俊、李杰等老师带领本科生完成的《三条忠告》等动画作品以其精巧的构思、生动的设计在国内外大赛上折桂。在这些带有艺术探索、技术研发的高端团队创作项目中,本科生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锻炼了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并为本科生形成创新团队及其核心成员其到了推动作用。

高科技的创作环境

以高速局域网络为基础,动画学院正在推进连接各实验室、教室、资料库的创建智能化创作平台。各种教学资源和创作素材可以充分共享。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同时指导多组学生创作,学生可以通过高速网络学习名师授课录像,观摩国内外优秀作品。这种深度的信息化、网络化模式在国外知名大学中已有应用,在国内院校中尚未得到有效的落实。

合作交流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以国际化的视野引领教学,不断以国际化的合作交流活动促进教学。同时非常注重在国际化的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发起、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并在国际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广泛开展合作

2005年该院承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和CGCN数字媒体艺术高层论坛;2006年,协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大赛;2007年承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原创动漫“美猴奖”大赛。在竞赛中动画学院学生不仅获得了殊荣,而且得到了与国内外大师、同学的交流机会。动画学院的教师也利用这个平台与国内外教育界、业界同行交流,探讨新兴专业的建设和教学等重要问题。

与挪威Volda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互换项目;

与国外制作公司、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定期派教师出国进行专业学习和项目合作;

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动画节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

鼓励学生与国际大师直接交流,并在国际舞台上检验专业水平,与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切磋技艺。

国内首创的“夏季学院”

根据学校和波茨坦大学的中德夏季学院学术交流计划,动画学院从2005年开始,将小学期与夏季学院相接合,开展国际合作的创作活动。这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教学活动在国内属于首创,在国际上也不多见。这种深入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融会中西方青年人的热情与思考,结合两校教学的模式与手法。共创作出数字合成作品146分钟,并在两国的媒体中播出,受到了好评。

打造国际品牌

2006年,在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发起并主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动画节征集到的海内外参赛作品达到千余件,包含了二十多个国家的作品,其中不乏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的作品。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产业交流,为学生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开拓创作思路起到了很大作用。动画学院同学的作品在动画节上获得ASIFA中国奖,动画类银奖,视频类金奖、银奖,网络多媒体类银奖、铜奖,论文类金奖。作品在交流中获得认可,不仅为院、为校争得了荣誉,而且增进了学生进行创作的动力。

参考资料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04-03

学校简介.中国传媒大学.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