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河战役
血河战役(Battle of Blood River),是1838年12月12000多名南非祖鲁人(Zulu)与“大迁徙”的470多阿非利堪人(现名南非荷兰人Africaan)之间发生的战争。战事在布法罗河的一条支流两岸展开,河水被战死的3000名祖鲁人的鲜血染红,故称“血河战役”。
历史
祖鲁人是南非土著居民南班图人的一支,居住在南非东北部广袤的丛林和原野间。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祖鲁人建立起强大的祖鲁帝国。但是他们的王国是诞生在欧洲白人在南非极力拓展的地盘上,这就注定了这个王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与那些欧洲定居者发生冲突。
1867年,欧洲定居者在南非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丰富的钻石矿和金矿,于是贪婪的英国人决心全力控制这些新的财富,并将目光盯上了祖鲁王国。1877年,祖鲁人和英国人就纳塔边界的归属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祖鲁国王拒绝做出任何让步。恼羞成怒的英国人宣布对祖鲁人开战。
当然,整个战争最终是以英国人的获胜而收场。但其中的伊萨德尔瓦纳山战役却是个例外,此战中,拥有火枪火炮的英国人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胜利,反而被手持木柄标枪和盾牌的祖鲁土著人打得一败涂地。在此,我们就以这场战役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一下当时英国人装备的新式后装枪——马蒂尼-亨利步枪。
其他战役
伊萨德尔瓦纳山战役
1879年1月20日,正午时分,切尔姆斯弗德勋爵统率下的英军第3纵队4000余人马正在陆续通过一座被称为伊萨德尔瓦纳的山口。此刻距第二次祖鲁战争爆发已有9天时间。英国总督纠集了由英国人、布尔人和纳塔尔土著人组成的1.5万人的殖民军,分三路向祖鲁王国进攻。切尔姆斯弗德勋爵受命指挥这支混合军队,准备直扑祖鲁王国的首都乌伦迪。
暴风雨和崎岖道路已经严重消耗了英军的士气,切尔姆斯弗德勋爵急切想找到祖鲁军队,与之决战。他派出少数部队向东继续前进,搜寻祖鲁军队的主力,大部分则在伊萨德尔瓦纳山东侧的山坡上就地宿营休整。
此时祖鲁国王凯什瓦奥也正在注视着英军的一举一动,等待进攻时机。他将两万名武士隐藏在离伊萨德尔瓦纳山不到4英里的地方,然后派一支小部队引开英军东进部队,主力则分成三路向英军宿营地行进。
留在伊萨德尔瓦纳山脚下的英军中包括最精锐的第24步兵团,还有边境守备队、骑警和英国军官指挥下的土著人军队,有些士兵参加过在非洲的其他战役。英军都装备有最新式的马蒂尼-亨利步枪,该枪是在1878年才换装的。大家对击败祖鲁人充满乐观情绪,因此营地周围几乎没有例行的防御设施。
从1月21日下午到22日凌晨,英军先前派出的部队不断发回情报,证实附近确有祖鲁人在集结。切尔姆斯弗德勋爵决定亲率援军前往支援先头部队,并寻找下一个宿营地。22日晨,援军和先头部队会合,切尔姆斯弗德勋爵命令原先留在罗克渡口战役、邓福德上校率领的第2纵队一部前往伊萨德尔瓦纳营地,加强那里的力量。邓福德于上午10时前到达营地,并从24团1营指挥官普莱恩中校那里接过了指挥权。
22日正午,邓福德部队在科尼克尔山附近终于和祖鲁大队人马遭遇。祖鲁人原打算隐蔽接敌,并在当天夜里对英军进行突然袭击,既然已经暴露,便顺势向英军发起攻击。祖鲁各个军团兵分三路,从正面和两翼同时开始进攻。英军身后即是伊萨德尔瓦纳山,无路可退,从战斗一开始即处于被包围的境地。距营地三四英里外的高地上,另一股英军也同时碰上了祖鲁军队的右翼主力。这是英军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漫山遍野都是挥动着兽皮盾牌和长矛的祖鲁人,他们排成密集队形,呐喊着蜂拥而来。但训练有素的英军士兵很快从慌乱中镇定下来,他们迅速将手中的马蒂尼-亨利步枪装上枪弹,在军官的口令指挥下,进行了几次准确的齐射。冲在前面的数十名祖鲁人应声而倒,队形被暂时打乱了。高地上的英军乘机后撤,与营地前面的防守部队会合。
祖鲁军队迅速重新集结起来,冒着英军的弹雨,不顾一切地向营地冲锋。英军的两门大炮因为距离太近,失去了作用。各种型号的马蒂尼-亨利步枪成为英军最有效的武器,他们躲在长度只有274m的防线后面,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分成两列,轮流向祖鲁人射击,一列开枪的同时另一列则退到掩蔽物后面装填枪弹。马蒂尼-亨利步枪比起祖鲁人的长矛显然占有绝对优势,在英军持续不断的密集射击下,祖鲁军队伤亡惨重,营地前的空地上到处躺满了尸体。
战斗随即进入到白热化状态。但此时英军也遇到了致命的麻烦:枪弹快要打光了!实际上防线后面的四轮马车上就放着成箱的弹药,但英军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搬运工作,而且这些弹药都被铜和螺丝钉牢牢地封住,即使运到阵地上也很难迅速打开。同时,有些马蒂尼-亨利步枪因为射弹较多而变得过热,以至于无法射击。英军的火力明显减弱,乘此机会祖鲁军队又振作起精神,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到长矛的投掷距离之内。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呐喊,长矛铺天盖地般地向英军投来。纳塔尔土著人四散而逃,英军的防线有两处被突破了,祖鲁人穿过浓烟和烈焰,像决堤洪水一般冲进由帐篷和马车组成的营垒。残存的英军士兵凭借刺刀、马刀和枪托展开殊死的肉搏战,但在数量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这种抵抗无济于事,很快便在蜂拥而来的祖鲁人面前溃散了。一些幸存者试图突破包围向布法罗河冲去,他们拼命飞奔,沿途到处散落着丢弃的头盔、步枪和空弹袋,但在祖鲁人的追杀下他们绝大多数最终毙命,鲜血染红了河水。
当切尔姆斯弗德勋爵率队回到曾经是宿营地的战场上时,营地已被彻底摧毁,尸横遍野,祖鲁人掠走了包括马蒂尼-亨利步枪和大量弹药在内的几乎所有物品。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以世界上第一流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被一支原始部落重创,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他们殖民历史上最令人震惊和耻辱的军事失败之一。当然,从双方死亡人数上看,祖鲁人损失更大。在这场战役中,英军留守部队阵亡1329人,只有8人得以侥幸生还,死在马蒂尼-亨利步枪下的祖鲁人则超过3000人。
英军在伊萨德尔瓦纳山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犯了两个错误:宿营地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以及未能及时补充弹药。而紧接着在22日夜间发生的一场战斗却正好相反,祖鲁军队右派的昂迪军团从伊萨德尔瓦纳山转向罗克渡口战役,进攻奥斯卡堡传教站,在12个小时的战斗中,包括35名伤病员在内的104名英军抵挡住了4000名祖鲁人的进攻,以17人阵亡的代价打死了350多名祖鲁人,事后11人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这场战斗被英国大肆宣传,试图掩盖在伊萨德尔瓦纳山的惨败,而马蒂尼-亨利步枪在战斗中的表现则再一次证明这种武器是相当有效的。
伊萨德尔瓦纳山战役的失败并未阻挡住英国吞并祖鲁王国的脚步。1880年,祖鲁人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被彻底击溃,祖鲁人从此开始了长达10余年被奴役的生涯,但这并不妨碍伊萨德尔瓦纳山战役成为南非土著人反抗殖民者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胜利。
后装枪放异彩
在19世纪60年代,作为英军主要装备的是0.577英寸口径恩菲尔德前装线膛击发枪。该枪于1853年投产,在克里米亚战争和镇压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大量使用过。由于前装枪固有的再装填过程繁琐、射速低等缺点,其他欧洲国家都先后开始研制定装枪弹和后膛装填技术,英国人也于1864年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考察设计后膛装填步枪的可行性,并在伍尔维奇兵工厂对50种不同的设计进行了测试,最终在两年后采用了美国人雅各布·斯奈德设计的后膛装填系统。
新枪被命名为MK I斯奈德·恩菲尔德步枪,配用0.577英寸中心发火式金属弹底直筒形纸壳定装枪弹。该弹采用“米尼厄”式全铅无被甲弹头和粒状黑发射药,弹头底部装有木塞,以便发射时弹头尾部在火药燃气压力下膨胀,更好地密闭火药燃气。该枪的整体性能较前装枪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定装枪弹使得装填速度和弹药密封性能都有很大提高。除英国外,丹麦、美国也采用了这种步枪。不过,由于结构复杂笨重,弹药口径大、初速低,不利于远距离射击,斯奈德步枪很快就变得过时了。因此,1871年,英国又正式采用了一种更新式的步枪,这就是马蒂尼-亨利步枪。虽然斯奈德步枪使用后膛定装枪弹,但它基本上是由同口径的恩菲尔德前装击发枪改造而来,所以马蒂尼-亨利步枪才是公认的英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膛定装军用步枪。后者装备大英帝国及殖民地军队长达30年之久,参与了“日不落帝国”由鼎盛转向衰落的整个过程中发动的几乎所有殖民战争,见证过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可谓历史上最著名的早期后膛定装军用步枪。
实际上马蒂尼-亨利步枪最准确的名称应当是皮博迪-马蒂尼-亨利步枪,一个名叫亨利·皮博迪的美国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蒂尼-亨利步枪之父。皮博迪的设计采用了一个类似于击发枪的大型外露式击锤,通过这个击锤来撞击枪机中的击针以击发枪弹。瑞士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冯·马蒂尼(Friedrich von Martini)改进了这一系统,把外露式击锤去掉,改为利用设在枪机内部的螺旋击针弹簧和击针来击发枪弹,这样不但简化了机构,也使枪的外形更加美观。该枪被英国采用后,由亚历山大·亨利重新设计了膛线系统,经马蒂尼和亨利改进后的步枪广为流传,而亨利·皮博迪则逐渐为人们所遗忘。
通过1861-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1864年的丹麦普鲁士战争和普鲁士装备后膛装填的德莱赛针刺发火步枪等事件,英国意识到迫切需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步枪来与欧洲强国相抗衡,借以维持欧洲的稳定和保护英国在全球约100万平方英里的殖民地。英国特别委员会对参选的各枪型经过严格试验后,于1871年决定采用改进过的马蒂尼-亨利步枪,正式名称为马蒂尼-亨利MK I步枪。从最初的型号MK I一直到最后一种型号MK Ⅵ C,在被李-恩菲尔德步枪最终取代以前,马蒂尼-亨利步枪一直是英国步兵火力的中流砥柱。马蒂尼-亨利步枪还被出口到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英国的各海外殖民地一直使用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它还曾被用来训练英联邦后备役部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