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亨利克·彭托皮丹

亨利克·彭托皮丹

亨利克·彭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1857~1943),丹麦现实主义作家,1917年与卡尔·盖勒鲁普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丹麦当代生活的真实描述”。彭托皮丹的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丹麦社会的现实,展示了丹麦人民的内心世界,抨击了自私虚伪和因循守旧等恶习。晚年创作小说《男人的天堂》和自传《寻找自己》。彭托皮丹是丹麦布兰代斯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年7月24日生于日德兰半岛腓特烈西亚的一个牧师家庭,1943年8月21日卒于哥本哈根。曾在哥本哈根技术大学学习,但放弃了成为工程师的教育,曾担任小学教师,最终成为自由记者和全职作家,并于1881年出道。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小说《农村景象》《农舍》和《云》等反映了农村生活和穷苦人民受剥削蹂躏的情景。三部曲《天国》写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青年牧师甘愿到穷乡僻壤当牧师,最后被送进疯人院的故事。《幸福的彼尔》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死人的王国》反映人民悲观失望的情绪。

彭托皮丹的作品的第一阶段构成了叛逆的社会批评,也是对他自己特权家庭背景的反叛。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来自北西兰的一个农场家庭的梅特·玛丽·汉森(Mette Marie Hansen),他们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年幼时去世。这对夫妇于1889年分居,之后彭托皮丹遇到了安托瓦内特·卡罗琳·埃莉斯·科福德(Antoinette Caroline Elise Kofoed)。他于1892年与科福德结婚,他们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科福德身体不好,于1928年去世。彭托皮丹不得不养活两个家庭,这带来了许多困难。他的两个儿子都移民了,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巴西。

彭托皮丹是“现代突破”运动中年龄最小、在许多方面最原创和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他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丹麦版的“社会广泛描述”小说,继承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爱弥尔·左拉的传统。作为一位文体作家,彭托皮丹被描述为天生的自然主义者。他的语言看起来平实、简单、易懂,但常常充满了象征和秘密暗示,隐藏的讽刺和“客观”的描述。尽管作为一个有立场和态度的人而闻名,彭托皮丹仍然是最受讨论的现代丹麦作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个人特质。彭托皮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是他那个时代的明显自由主义者,但又是一个严格的爱国者,一个反教会的清教徒,一个幻灭的战斗性格,与社会主义者合作,但始终保持独立和个人主义的立场。但这也部分是由于他的风格,他的风格经常被认为是模棱两可和难以理解的;他的偏见和客观性的混合经常使读者和评论家感到困惑,事实上,自由派、激进分子、保守派、右派分子和社会主义者都试图在他的作品中反映自己的理想。他被认为既是乔治·布兰德斯的绝对对手,又是他最亲密的学生。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享有一定国际声誉的诺贝尔奖得主,他的小说在2010年前一直没有英文翻译版本,直到2010年Naomi Lebowitz翻译的《幸运的彼尔》(Lucky Per)出版,2019年再次出版在Everyman's Library Contemporary Classics系列中。

作品列表

《剪掉的翅膀》(1881)

《农村景象》(1883)

《农舍》(1887)

《云》(1890)

《桑丁厄教民》(1883)

《天国》(1891一1895)

《幸福的彼尔》(1898—1904)

《死人的王国》(1912一1916)

《男人的天堂》(1927)

《寻找自己》(1943)

作品赏析

《天国》(1891—1895)

这是一部彭托皮丹花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时间精心构思创作的作品。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作者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小说的主人公埃曼纽尔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不满于优闲舒适的资产阶级生活,立志深入农村进行改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离开了家庭和未婚妻来到农村。

在农村,他和农家女汉西诺结了婚,生了3个孩子。他和富裕的家庭断绝了关系,完全过着农民的生活。但他在农事方面是外行,故种下的庄稼总无法丰收,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他的改革社会的计划也始终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埃曼纽尔积极参加了为农民谋福利的人民党活动,可是人民党在议会里被保守党击败,失望的农民对埃曼纽尔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他的儿子得了耳炎。由于他阻止妻子请医生,孩子的病急剧恶化,终于不治而死。儿子的死使得他们夫妻间产生了隔阂。

一天下午,埃曼纽尔外出散步,偶遇一群来自哥本哈根的客人,其中便有他过去的未婚妻。当他同他们相聚时,他禁不住又怀恋起往日优雅的生活。

不久,村里有位中学校长逝世了。这位校长曾经为农民做过不少好事。在葬礼上,埃曼纽尔登台发表演说,抨击农村的落后面貌以及农民的惰性和偏见。结果,他被轰下了台。村民中有人叫他滚回城里去。心灰意冷的埃曼纽尔终于放弃了农村生活,离别妻子,回到了哥本哈根……

在三部曲《天国》中,作者以准确而又细腻的笔调塑造了埃曼纽尔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丹麦青年的复杂形象,从而使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而埃曼纽尔的故事又是在一幅丹麦农村的巨大画面中展开的。在这幅巨画中,读者既可以目睹群众集会、宗教节目、圣诞节庆祝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也可以观赏如诗如画、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色和大自然风光,还能够结识那一个个心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又因此具有了相当的广度。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使《天国》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幸福的彼尔》(1898—1904)

这部长篇小说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彼尔和作者一样,出生于牧师家庭,却破坏了家庭的传统,不愿当牧师,动身到哥本哈根去,渴望当一名工程师。精明强悍、富有才华的彼尔以他具有创造性的的技术设计引起了金融资本家的兴趣,他在哥本哈根的“上流”社会中取得了荣誉和光辉的成就。但是在和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结婚的前夕,彼尔却感到空虚,于是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但是农村中宁静的生活、和牧师女儿的婚事都未能给具有创造天性的彼尔带来幸福。晚年他过着朴素的劳动者的生活,可那时候已有许多人由于利用他的设计而名利双收。彭托皮丹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有一个特点:喜欢用理想的目光看待一切,因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巨大冲突时,他们内心的平衡也就永远被打破了。彼尔也是这么一个人物。借助于这种类型的人物,作者既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力地批判了宗教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从而使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力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