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太王陵

太王陵

太王陵位于泉州市金谷镇河美村蜈蚣山麓,为广泽尊王郭忠福父母的陵地。周太王陵两并列,各竖半月形碑石,分别朱书“太王”、“太妃”;中间立一石,勒“圣旨”两字;须弥座祭台。墓陵规模宏大,结构古朴,构式罕见。

简介

郭忠福,安溪县金谷镇人,据传于五代十国后晋时化佛,宋绍兴以降累封至“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其父母因荫封,俗称“太王”,坟俗称“太王陵”,亦称“圣王公墓”。

陵区前案山俗称“蜈蚣十八岸”,岸岸文武峰朝拜,指陵区前方十八重峰峦叠峙,峥嵘多姿:或似雄蛳怒吼,或香案祭天,或山鹰啄蛇,或母鸡孵蛋……景色天成,惟妙惟肖,是蜚声鹤远的旅游胜地。每年有大批海内外善男信女前往观光游览、焚香朝拜。

详细介绍

太王陵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 391年。是现存高句丽遗址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

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早年被盗,几经兵战乱,阶坛倾颓。光绪年间,墓上出土大量的莲花纹瓦当和文字砖。砖的侧面有模压阳文“愿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罗振玉先生著《好大王陵砖跋》收入《唐风楼金石文字跋尾》一书(1908 年)。池内宏著《通沟》中著录及照片。I984年,集安市博物馆清理太王陵环境时,出土一批莲花坟瓦当和文字砖。

根据墓上出土多件□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文字砖,以及莲花瓦当的年代,陵墓的建造年代,断定此墓为好太王的陵墓。墓东北 200 米为好太王碑。

1990 年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集安市博物馆对太王陵的墓室进行了清理,同时对陵墓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有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

好太王陵的方坛构筑前曾下挖 80 厘米的基槽,奠基 90 厘米,由于一千六百多年的地层变化,方坛基部变动较大,边长 66米左右,近于正方形,残高 14.8 米,方向近于正西(263度-265度)。

经过调查清理发现,太王陵的内外结构与将军坟略有不同,太王陵目前可见 16 级阶梯,第一级阶坛由 5 重修琢工整的石条垒砌,顶部修筑墓室,东西 2.95 米,南北 3.25 米,藻井上部石条稍内收,盖顶石系一整块长园形石板头长径 8.4 米,短径 5 米,厚 0.8 米,墓室高 3 米,墓道长 5.3 米,宽 1.85米。

墓室内置一座两坡水硬山式石,经修复,石椁长 2.4米,宽 2.7 米,高 2.05 米。石椁内并排两座石棺床,长 2.2 米、宽 1 .2米,中间无空隙,四周边缘突起。石椁用沉积页岩精磨而成,呈绿、兰、紫三色,各部由榫卯结构结合,西侧椁山墙开门,两扇石门,通向墓道墓门。

好太王陵是高句丽遗址丧葬制度的综合载体,在考证王陵的史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对于研究高句丽王陵结构、丧葬制度,建筑理念等信息具有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了解好太王统治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好太王介绍

好太王名安,亦称谈德,公元 391 年即位,公元 412 年弃世,在位 22 年。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重要发展时期,好太王碑记载 : □恩泽洽于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扫除不,庶宁其业,国富民殷,五谷丰熟。口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开拓疆土,是高句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