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静康

王静康

王静康,女,1938年4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

1999年王静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2017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1年6月,王静康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静康在化工结晶科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面为熔融结晶技术开发与工程化、溶液结晶技术与系统工程、反应结晶集成技术与模拟放大技术。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8年04月09日,王静康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

1955年09月—1960年07月,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

1960年09月—1965年07月,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65年—1972年,在贵州大学工作,被评为助教。

1972年—1980年,在天津纺织学院工作,被评为讲师。

从1980年起,一直在天津大学工作,被评为副教授、教授。 

1984年0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01月,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常委会,任委员;在中国化工学会,任常务理事。

2003年01月,在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任副主任。

2004年01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委员。

2007年01月,在化学工程专业认证组,任组长。

2009年01月,在全国医药创新技术市场协会,任副理事长。 

2011年,在天津市化工与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学位委员会,任主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静康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开拓了化学工程研究的新领域。她提出并合成了熔融液膜结晶、精馏结晶及反应结晶等新型耦合结晶,建立了中国国第一个大型工业结晶实验基地,组建了医药结晶研究中心和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建立了工业结晶与医药结晶方面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一条龙的研发应用机制,开发了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与设备,在全中国普遍推广,完成反应结晶集成技术与模拟放大,解决了微晶产品大规模生产难题为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1980年参与完成01号国家“六五”攻关项目――――“青海盐湖钾石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开始,王静康始终带领她的团队战斗在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第一线。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王静康经常深入工厂一线。在为哈尔滨市制药厂进行技术调试时,为了解决技术难题,王静康带领她的团队在厂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埋头苦干,直到成功。

从“六五”到“十二五”,王静康和她的团队着眼国家需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及支撑计划项目,每次都提前圆满完成。她带领团队用自主创新技术,设计建成100余条具有领先水平的新型工业结晶生产线。完成国家及省部级有关医药、材料、生化、化肥等重点项目百余项,成果产业转化均一次成功。据不完全统计,产业化项目为国家年平均新增产值12.3亿元、新增利税2.6亿元。

从1980年承担国家01号“六五”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钾石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到以后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再到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老挝钾镁盐矿资源生态利用系统工程”

科研上的成就,使王静康获得了很多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王教授致力于化工结晶科技领域的研究及其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她开发了工业结晶系统工程集成理论与设计新方法,发明了熔融液膜结晶、精馏结晶及反应结晶等耦合结晶新型装置与技术,发展了新型工业结晶器模拟放大的流体力学准则,建立了放大模型及其计算机辅助过程控制多变参数的新策略,完成了结晶器10000倍以上的工程放大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她出色地完成了5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成果的转化,为大型化工医药企业建成了20条新型工业结晶生产线,新增年效益在亿元以上。其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等部委级以上8项奖励。曾主持1998年国际工业结晶会议。2002年获得我国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的殊荣。

1955年进入天津大学化工系学习开始,她的人生就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青海盐湖拥有丰富的钾石盐资源,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开发技术,这些资源一直无法得到利用。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国外公司却垄断市场,对方竟开出数百亿元的天价。1980年,他的老师张远谋教授亲赴青海省,承担了“01”号“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攻关项目,王静康作为攻关团队主要成员,在张教授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那五年日日夜夜的攻关过程中,也开始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面向国家产业第一线的高校化工攻关的国家级团队。

化工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在20世纪末有一些人认为化工是一切污染的源头,化工不是高新技术,化工的发展前景没有其他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宽广,在21世纪化工将走向末路……。王静康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推论。

据国际科技界的报道,美国欧洲等国在20世纪末期组织了很多的专家,研究各种专业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化学工业作为基础和支撑工业,21世纪还将而且是必须强势发展,如果化工不发展,其他高科技就无从谈起。2003年美国还出版了《21世纪化学与化工发展战略报告》——其题目为“超越分子前沿—化学与化学工程面临的挑战”,展示了化学和工程的融合前景,认为化工作为21世纪发展的基础产业,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际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世纪以来,美国牢牢占据了世界化工产业的重要地位,美国的化学工业GDP占世界化学工业GDP的30%,欧共体占据了世界化学工业GDP的37%左右。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化学工业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王静康深情地说,我为能够在如此重要的学术领域里面工作,能够针对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需求开展研发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骄傲和幸福。

科技攻关,有苦也有乐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王静康不辜负老师们的嘱托,带领她的团队又连续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现在正承担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给王静康留下深刻印象并引以为自豪的是,她和她的团队完成了“八五”期间的攻关项目“青霉素工业结晶的新技术与产业化研究”。“国家交给我们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国家急需解决的课题。”王静康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青霉素是中国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但当时受制药技术水平限制,青霉素灌装定量不准,纯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使用。

“我们接到这个攻关项目的时候也非常兴奋,这是国家对我们团队的重视和信任啊。”虽说“八五”攻关是5年计划,但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这个项目力争在两三年内完成,其项目完成的硬指标是必须完成研发成果大规模的产业转化,产业化成功国家才验收。作为项目负责人,王静康签署了攻关合同,对国家要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当时王静康和她的团队下定决心,攻克难关。作为国家级攻关团队,他们相信只要艰苦奋斗就会成功。因为他们此前已有完成两个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实践经验,曾经针对不同领域的结晶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均取得了由小试研究直至中试成功的成果。

“我们的目标是必须保证产业化一次成功,为此我们坚持校训——以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格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一次实验成功不算成功,只有20次以上重复数据才为可取。为了和时间赛跑争取早日成功,我们没有寒暑假和春节,试验工作必须全神贯注,条件亦较艰苦。”

最后在进行正式产业化开车的时候,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是他们牢记的座右铭,王静康和她的团队成员昼夜坚守在现场,当时大家即兴奋又紧张,都不敢离开生产车间,饿了就吃方便面,直到最后的检查结果出来,发现不仅晶体质量合格,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家非常开心,才都感到完成任务的快乐!

这个项目攻关成功之后,在该行业推广面超过90%,使中国青霉素的产能提高70%,节能70%以上,节约溶剂30%以上,降低三废排放30%以上。这一技术的使用每年为国家新增利税近亿元。

“我们的成功靠的是团队的力量。”王静康高兴地说,当年“七五”攻关项目我们得到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我们这个“八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觉得这个项目对我们团队来讲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信心,再次证明我们有能力完成从烧杯到生产线的放大;只要奋斗,我们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就可以一次成功。

“我感觉到作为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一点点贡献,能够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和奖励,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当然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有苦也有乐。”

此后,王静康和她的团队在承担“八五”、“九五”、“十五”等一系列科研攻关及数十项大型产学研合作项目中,都是产业转化一次成功的。

学术论著

王静康发表文章62篇,著作逾百万字。

期刊论文

1、陆杰, 王静康.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结晶热力学[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9, 013(003):189-193.

2、王静康,张远谋.熔融结晶过程的新进展[J].化工进展,1991(01):35-40.

3、王静康, 张远谋. 熔融结晶过程的新进展[J]. 化工进展, 1991(01):39-44.

4、王静康, 王永莉. 单产品间歇过程最优化设计[J]. 化学工程, 1993, 021(005):60-69.

5、陆杰,王静康.反应结晶过程研究(Ⅱ)——二次过程及机理分析[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01):60-63+66.

6、陆杰,王静康.反应结晶(沉淀)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1999(04):26-29.

7、王静康.奇妙的结晶与新型结晶技术[J].中国高校招生,2000(05):1.

8、刘勇,王静康,尹秋响环丙沙星合成中缩合反应工艺综述[J].化工进展,2002(07):475-478.

9、王静康,陈建新,李天祥.化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化工,2003(10):1-7+12.

10、韩佳宾,陈静,刘越,王静康,龚俊波.6-氨基青霉烷晶体生长过程中杂质对晶习的影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01):65-68+76.

11、龚俊波,王静康.头孢羟氨反应结晶过程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01):62-65.

12、王明,尹秋响,王静康.不同晶型甘氨酸在水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6(04):56-58.

13、贾春燕,陈建新,尹秋响,王静康.氢化可的松的合成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09):525-530.

14、太阳 H , Wang J . Solubility of Lovastatin in 丙酮 + 液态水 Solvent Mixtures[J]. Journal of Chemical \u0026 Engineering Data, 2008, 53(6):1335-1337.

15、谢闯,陈巍,王静康.单溶剂体系中CdSe纳米晶体的形貌调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9,38(01):215-220.

16、王彦飞,翁延博,尹秋响,等.老挝万象平原钾镁盐矿溶浸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0(2):52-53,60.

17、Liu B S , Sun H , Wang J K , et al. Solubility of disodium 5'-guanylate heptahydrate in aqueous 甲醇 mixtures[J]. Food 化学, 2011, 128(1):p.218-221.

18、Yan H , Wang Z , Wang J . Correlation of Solubility and Prediction of the Mixing Properties of 辣椒素 in Different Pure Solvents[J]. 印第安座trial \u0026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 51(6):2808-2813.

19、Li J , Bao Y , Wang J . Effects of Sonocrystallization on the Crystal Size Distribution of Cloxacillin Benzathine Crystals[J]. Chemical Engineering \u0026 Technology, 2013, 36(8):1341-1346.

20、Ouyang J , Wang J , Huang X , et al. Gel Formation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Valnemulin Tartrate[J]. Industrial \u0026 Engineering 化学 Research, 2014, 53(43):16859-16863.

21、王静康.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 000(001):7-8,30.

22、Yuan, Gao, Jingkang,等. Crystallization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s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J]. Current Pharmaceutical 设计, 2015.

23、Li X , Yin Q , Zhang M , et al. Antisolvent Crystallization of 红霉素 Ethylsuccinate in the Presence of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J]. Industrial \u0026 Engineering 化学 Research, 2016, 55(3):766-776.

24、龚俊波,李斯,陈明洋,宋梁成,王静康.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溶析结晶过程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49(05):677-683.

25、张欣,谢闯,陈峰,王静康.壳聚糖亚微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pH响应微胶囊[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52(04):368-374.

会议论文

2004年,王静康在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会议上,发表论文:半水盐酸帕罗西汀的热行为和热分析动力学。

2005年,王静康在南海省召开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化工、冶金与材料的发展战略”会议上,发表论文:绿色化学化工与现代过程集成。

2007年,王静康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面向2020年的化工、冶金与材料”会议上,发表论文:绿色化工与生态工业。

2008年,王静康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2008年中国柠檬酸镁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专辑”会议上,发表论文:提钾母液制备氯化镁的绿色工艺开发与优化。

2009年,王静康在天津市召开的“现代化工冶金与材料技术前沿”会议上,发表论文:关于我国化学工业晶体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0年,王静康在北京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晶型药物研发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会议上,发表论文:粒子过程晶体产品分子组装与形态优化技术。

代表专著

发明专利

科技奖项

科研项目

教学成就

王静康培养硕、博士生31名。从教近60年,王静康从来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每次招生,她都会说:“考我的研究生,没有寒暑假。”近几年,她带领团队走过全国20多个省市的百余个工厂企业,常常在车间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同事和学生们经常觉得跟不上她的脚步:“王老师出差,中午从来不能休息,夜里工作到一两点钟。”“她会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不时会提出新想法,让我们总要努力去追赶她。”

身为院士,依然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编写教材。学校和家人担心她过于辛苦,她却说:“我与年轻人在一起就是休息。”王静康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等多项奖项。

2006年底,为了让本科生在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设计之前对研究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她特意为学生们准备了工业结晶毕业设计课,使学生在走进实验室之前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尽管科研任务繁忙,王静康坚持为学生讲课,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思路传授给学生。她精心编写教材,将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她不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一次在课堂上,大家发现王静康脸色有些苍白,希望她休息一下,但她仍然坚持讲完了180分钟的课。后来大家才知道,那天她刚刚从外地开会回来,而且正患病。180分钟的课对于一位年轻教师来讲都很累,更何况年近古稀的老教授。

谈到课堂外的王静康,学生们感受最深的则是她对学生的关心。“化联杯”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竞赛是天津大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丰富第二课堂的精品活动,“化联杯”。

出版教材

2017年08月,王静康编著的《化工原理·上(第3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为全国高等院校化工类专业规划教材。

教学成果

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3年,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人物事件

王静康院士坚持立足三尺讲台,用大量的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她主编的《化工过程设计》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她负责的《化工设计》本科生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她主持的“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教学改革项目,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带领团队创建了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构建了“厚基础、强专业、重能力”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框架,成果荣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带领团队构建了国际领先-国内卓越-工科专业点三类化工专业建设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了校内、校际、校企、国际协同育人系列机制,成果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将至诚报国的理念代代相传,为我国化工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获得荣誉

天津市授衔专家、国家“八五”立功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优秀教师。

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巾帼发明家、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等等。

王静康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津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个人作品

出版作品

《化工过程设计》《化工设计》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作为化工科学家的王静康一直忧虑,我们不能满足于作初级产品的出口大国。如果说初级产品附加值是1,那么最后的功能产品的附加值就是10、是100。而工业结晶正是能够把初级产品升级为功能产品的技术。

工业结晶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降耗、减排的化工精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农药、石油化工、食品和医药等传统领域,还是生物化工、能源材料等新兴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前沿,也因此处于国际专利封锁垄断之下。

作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结晶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以来,王静康致力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的理论和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系统地发展了现代工业结晶与医药理论,出色完成了从“六五”至“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产业化工程项目及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发明专利五项,并成功完成了成果的产业转化。

1988年,王静康主持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型结晶实验基地,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医药结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化工与医药结晶科研、开发、设计和生产体系。

他们完成的“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与设备”,在这一行业推广面已经占到90%以上,生产能力提高70%,节能70%以上,节约溶剂超过30%,降低三废排放30%以上。这一技术的使用每年为国家新增利税近亿元。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经常要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孤独、寂寞、艰难、失败,而女性承受的就要更多。王静康不能忘记父亲对她的影响,她的父亲王恩明,作为从海外归来的爱国科学家代表,在新中国诞生那一天,曾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参加了开国大典。“父亲那一代老科学家爱国、敬业、求实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科研上的成就,使王静康获得了太多的荣誉。但最让她感到自豪的称号,还是“人民教师”。王静康说:“作为参加十七大的科教战线的代表,作为教师和院士,我肩负着科技创新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双重任务,倍感荣幸与责任重大。”

作为院士的王静康身兼多项社会工作,但这些从未影响她给本科生、研究生讲课。现在天大化工学院的本科生都希望自己的论文上有“指导教师:王静康”的字样,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他们将学到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不懈的追求精神。

让同事和学生们念念不忘的还有王静康的民主、淡泊名利、一身正气。作为工业结晶领域的领头人,王静康经常担任一些国家项目评审的负责人,常会有企业到她这里来“寻求关照”,但从来都是碰一鼻子灰。许多化工原料对人体有毒副作用,对女性的影响更大。为此,做实验王静康从来不让女同事靠近,都是亲自去操作。

六十九岁的王静康,仍像年轻人一样地工作着,她的同事们经常觉得“跟不上她”。“就怕跟王老师出差,中午从来不能休息,夜里工作到一、两点钟是常事。”“她会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而且知识面特别广,不时会提出新想法,让我们总要努力去追赶她。”

依旧美丽、智慧、执著坚定的王静康,对科学的追求仍不停歇,她已经开展了功能纳米晶体和生物大分子药物传送路径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她说:“要像先辈一样,发愤图强,为实现我国由粗品制造大国向精品制造大国转变作出贡献。”

个人生活

1920年,王静康的父亲王恩明勤工俭学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学习化工冶金专业,毕业后立即被美国匹兹堡卡耐基钢铁公司聘为工程师。后来因变故,举家迁到天津。为抵制日寇,他赋闲在家教育子女。王静康回忆:“那时父亲最常说的话就是‘学好科技,报效祖国’。有一段时期家里经济拮据,父母却宁可苛待自己,也要让我们接受最好的学校教育”。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恩明应化学家侯德榜的邀请,再度赴美工作。

1949年,王恩明冲破重重阻力投身新中国建设,并作为爱国科学家的代表出席了开国大典。王恩明常对子女们说:“作为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努力工作,我为此决不后悔,希望你们也不后悔,都致力搞好科技为国奉献。”

几十年来,王静康和她的团队承担了多项中国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王静康常说:“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目都代表着国家利益,国家责任重于一切。”

参考资料

王静康.新华社分享页.2021-06-30

王静康.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021-10-18

王静康-学术成就.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1-10-18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文明网.2017-11-10

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