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即兴曲

即兴曲

即兴曲(Impromptu),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器乐性特曲。“即兴曲”一词来自拉丁文expromtus,意即“现成的”“迅速的”。这种乐曲的格调是精致、典雅,带有即兴创作的性质。

即兴曲常采用奏鸣曲式、复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等规范化的形式;大多为钢琴独奏曲,早期由弗朗茨·舒伯特弗雷德里克·肖邦创作。

概念

即兴曲是19世纪的一种抒情性乐曲。英文名称原意为即兴创作或一时的兴致,后发展为器乐曲曲名。往往采用如歌的形式,例如F..舒伯特的作品90、142以及F. F.肖邦的作品29、36、51和《幻想即兴曲》是这一体裁的典范作品。B.本杰明·布里顿曾用此词作为他钢琴协奏曲中经修订过的第三乐章的名称。

19世纪的一种抒情特性曲。即兴是指创作动因的偶发性而言,类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偶成”。F. 弗朗茨·舒伯特的作品90、142以及F. F. 弗雷德里克·肖邦的作品 29、36、51和《幻想即兴曲》是这一体裁的典范作品。所谓即兴创作,就是不预先把谱子写出来,而是在乐器上一面创作一面演奏。在十九世纪以后,即兴创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兴曲也好,都是把谱子先写出来再演奏的了,但在格调上还是带有一些即兴创作的特点。

介绍

它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用于其他乐器的独奏乐曲。它是即兴创作的器乐小品,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所以大多数是复三部曲式的。即兴曲这个名称是弗朗茨·舒伯特创造的。它没有明显的体裁特征,一般是指作曲家未经事先预备而临时作成的乐曲,即往往是一时灵感的流露。

背景

即兴曲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之初.是一种音乐格调具有即兴创作性质的乐曲,但并不是真正即兴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形式上,即兴曲并不象幻想曲那样自由,常常采用变奏曲、三段式、复三段式等规范化的形式。舒柏特写过八首钢琴即兴曲,大都采用复三段式的形式;但音乐挥洒自如,并不受形式的束缚,好象是水到渠成,自然地流注出来的。如他的《降A大调即兴曲》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象一首真挚纯朴的歌曲。其中又分三个小段:第一小段中从容不迫的歌唱性旋律,在第二小段中变为强劲有力的和弦进行,好象昂奋热情的语言,第三小段回复了第一小段亲切如歌的主题。第二大段从头至尾贯穿着三连音节奏的分散和弦,有如溪水潺潺,川流不息。其中也分三个小段,也象第一大段一样,两头比较平静,中间向高潮发展。最后,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再现。

4大调

1.降A大调,OP.29,作于1837年,呈献给德·罗伯伯爵小姐,3段体。全曲以戏谑的形态贯通,左右手连续的3连音符的摆动音型非常迷人。尼克斯对其中段的评述:“像是泉水池里的水泡闪烁着光亮,阳光就照在水面上。”

2.升F大调,OP.36,作于1839年,表现形态为叙事曲的叙述要素及夜曲冥想要素的综合。此曲由晚钟似的低音部上方,传来忧郁而富夜曲风格的旋律,接着的连续和弦转为朦胧的歌唱,右手插入句终了后,夜曲风格旋律在三连音符音型伴奏下重现,此时转为F大调。不久又回到主题,主旋律经过修饰并加以变化处理,尤其32分音符处理非常迷人。回到梦幻和弦,然后似烟雾渐渐消散,最后八度音突起,冲破原来的梦。

3.降G大调,OP.51,作于1842年,呈献给艾斯蒂哈伯爵夫人,3段体。尼克斯评说:“开头相对方向蛇行一般的二声部律动及旋律,使人想起降A大调第一号即兴曲,不过两者个性截然不同。此曲完全是病态似的不安,有哀伤的特征,松懈无力的半音阶进行及三度、六度音之连续性摇动,使中段有很大的安宁感,且呈示了降D大调和弦的力与热,有雄辩效果。不过,这里还是有哀伤的半音阶经过音,而那些忧郁的、断断续续的伴奏一点也不快活。此曲虽非常优美,但整个在不健康、有待拯救的情绪中。”

4.升C小调,OP.66(幻想即兴曲),可能作于1834年,呈献给狄斯特夫人,由冯达纳作为遗作发现出版。这首作品是弗雷德里克·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1855年出版。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方面的严谨态度。

代表作

肖邦有一首《幻想即兴曲》,它的曲名,意味着这个曲子既有幻想曲的特点,又有即兴曲的性质。这首钢琴曲也分三段,在第一段中,上下奔腾的快速旋律,表现出奔放激动的情绪;中段气息宽广的歌唱性主题,妩媚动人,充满柔情;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速度更快,热情更加高涨。当音乐从高潮上平静下来时,中段的抒情歌唱性旋律的第一个乐句,又在低音部出现,但这已经是“尾声”了。

《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升c小调,遗作)最为脍炙人口。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这是弗雷德里克·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 1855年出版。标题《幻想》则为出版时所取。据说作者认为这首乐曲的主旋律与法国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首即兴曲的主题有些相似,因此作者为了免遭非议而拒绝在生前出版。其实这首乐曲的内容远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丰富得多,结构也严谨得多。

早期发展

即兴曲产生于19世纪初,在沃奇谢克(Vorisek,1791-1825年)和马施内(Marschner,1795-1861年)的钢琴曲中得以成行。

沃奇谢克为捷克作曲家,他的创作体现了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他的钢琴曲给予弗朗茨·舒伯特的钢琴创作和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早期作品以影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即兴曲。1820年,沃奇谢克创作过一本《即兴曲集》,舒伯特就把这位捷克作曲家的2即兴曲作为自己创作即兴曲和音乐瞬间的楷模;其影响还体现在弗雷德里克·肖邦弗朗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

马施内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学生,其也作有早期的即兴曲,即为钢琴作的即兴曲(Op.22和Op.23)和3首室内即兴曲(为钢琴和小提琴作,包括悲歌、浪漫曲、谐谑曲,Op.159)。

发展历程

在欧洲浪漫乐派时期,即兴曲是指具有即席创作性质的乐曲,作曲家将偶尔获得的乐思即兴弹奏,通过各种演奏技巧的展示,是其不断发展变化,最终成为一首独具匠心的乐曲。真正把即兴曲这一体裁提高到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是弗朗茨·舒伯特弗雷德里克·肖邦

舒伯特写有8首即兴曲,其中Op.90和Op.142各四首,作于1827年。肖邦写有4首即兴曲,其中Op.29作于1837年;Op.36作于1839年;Op.51作于1824年;Op.66作于1834年,末首为即兴曲。

舒伯特与肖邦的即兴曲体现了他们创作上的总体风格。舒伯特的即兴曲较多地表现为抒情的特点,如同他的真挚纯朴的歌曲。肖邦的即兴曲写于他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都采用三部曲式,性格却较为多样化,与他的叙事曲和夜曲一样,将乐思的自由与形式的严密很好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多方面的形象。

致力于即兴曲体裁的作曲家还有:罗伯特·舒曼安东·德沃夏克加布里埃尔·福雷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彼得·柴可夫斯基阿纳托利·里亚朵夫亚历山大·史克里亚宾等。此外,爵士乐摇滚等乐队都有即兴演出的传统。

演奏方式

根据即兴曲的创作和演奏特点,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完整的即兴演奏形式

这类作品是指即兴把指定的主题发展变化为一首完整的变奏曲或赋格曲等,并即兴演奏。如弗朗茨·舒伯特的《f小调即兴曲》。

曲中部分即兴演奏形式

这一即兴演奏形式是特指协奏曲中的某一自由演奏部分——华彩段,现场由演奏者即席演奏而不受任何已定形式的约束。如勃罗可曼的《小将军》。

结构特点

即兴曲具有篇幅短小、结构完整、形式自由简洁、旋律抒情的特点,大多为钢琴独奏曲。其作品结构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成,所以大多数即兴曲是用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写成的;但又挥洒自如,并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

此外,即兴曲常与其他体裁相结合,如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幻想即兴曲以及弗朗茨·李斯特的圆舞曲即兴曲。

在即兴创作和演奏方面,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格奥尔格·亨德尔沃尔夫冈·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都有精湛的即兴演奏才能,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只留下他们写出的作品,许多精彩的即兴演奏如同昙花一现,无法让后人知晓。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