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溪姐妹桥
泗溪姐妹桥即泗溪镇北涧桥、溪东桥,人称“泗溪姐妹桥”。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溪东桥,位于浙江泰顺县的泗溪镇白粉墙村,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清乾隆十年、道光七年重修。
建筑介绍
泰顺多山多谷、多风多雨、多溪多涧,当地人为了交通方便,建了许多桥梁。共计有各种桥梁968座,是高山上的“桥乡”。其中木拱桥结构最为特殊,又叫“蜈蚣桥”,位于泗溪镇下桥的溪东桥和北涧桥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座。两桥相距不远,人称“姐妹桥”。
建筑年代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重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八年(1803年)。桥的造型古朴,结构与溪东桥酷似,桥下溪流相聚,桥畔千年古樟树参天而立,环境幽美。
相似桥梁
泰顺泗溪姐妹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它们同样受桥梁界青睐的还有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顶别撑压,搭接而成。
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刊载图文,视之为全国桥梁典型之一。因为溪东桥比北涧桥略晚几年修造,两桥分别在溪的上下游,后人又分别称它们为“上桥”和“下桥”。
泰顺县是“中国泰顺廊桥之乡”,34座廊桥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在众多廊桥中,俗称“姐妹桥”的泗溪镇北涧桥、溪东桥,被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作为最美廊桥的故乡——泗溪古镇自古商贾云集,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有集市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小镇的个私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莲勃发展。1984年泰顺历史上第一个个私党支部就诞生于此。
北涧桥是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然而北涧桥的美不仅美在桥本身的轻灵飘逸或是拥有虹桥的独特结构,更美在桥周围的环境。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来的永通桥,接以步。沿着溪岸,一条小路将人引向桥头和村子,两株大樟树立于桥头,且都有上千年的树龄了。大树的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石土,使得北涧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霜而无大碍。
北涧桥原建在它上游30米处的地方,如今那里还存有旧桥遗址。关于原桥为什么会毁掉,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400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妇手牵她的孙儿智周欲过北涧桥。其时恰有两位仙人在桥上下棋,老妇便说:“请二位让我孙儿智周过桥。”仙人误以为老妇说的是“知州”,便随口吟道:“八十婆婆到此游,手牵孙儿称知州,此人若有知州做,北涧桥头水漂流。”谁知十多年后,这名叫智周的孩子竟真做到了知州。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发了一场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于是康熙帝十三年,下桥村人在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了一条木拱桥,即我们现在见到的北涧桥。
溪东桥,位于浙江泰顺县的泗溪镇下桥村,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清乾隆十年、道光七年重修。
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离水面约9.5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此桥无桥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木拱,颇为罕见。东溪早时因水道多阻,当地人林正绪提倡首建造蜈蚣桥(即泗溪东桥)。林正绪生平托忒克·端方正直,好行义举。乾隆癸亥年(公元1743年),邑侯张考首书写“达尊有二”匾相赠。
此桥修建者是修北涧桥的人的徒弟,故而有人也将这两桥称为“师徒桥”。因为此桥外型美观,当地人号称为“最美的泰顺廊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