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王建(770年—829年),字仲初,颖川(今许昌市)人,唐朝诗人。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秘书丞、陕州区司马。
少年时期的王建在渭南市度过。公元783年,14岁的王建离开渭南,移居到邢州龙冈县鹊山南的龙腾溪(今属河北省内丘县)。王建青年时漫游过邯郸市、邺县、恩州、洺州等地,结识了张籍、崔群等同龄人,相互切磋学业。贞元十六年(800年),33岁的王建因家境贫寒从军于幽州刘济幕,元和五年(810年),王建在魏博镇为官,在藩镇度过了十三年军旅生涯。从军期间,他还出使过扬州、荆州市等地,接触了更多阶层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多部同情劳动人民的作品。元和九年(814年),王建被选为昭应丞,进京做官,期间以《宫词》为代表。大和元年(827年)早春,王建迁徙至鄠县紫阁峰下的平原上定居。大和二年(828年)的秋天,王建被任命为陕州司马。大和三年(829年),王建去世。
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王建诗歌的基本特色是语言通俗明晰,这在他的乐府诗中尤为突出。王建在创作中,诗的结尾常用重笔,乐府诗里的转韵也十分常见,其诗以田家、蚕妇、织女、水手等为题材,代表作有《簇蚕辞》《羽林行》《渡辽水》《促刺词》等,对当时社会背景有所反映。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多写帝王的侈靡生活,向称名作。今存宋刻本《王建诗集》十卷,另有八卷本《王司马集》传世。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的王建在渭南市度过。在《送韦处士老舅》一诗中,他对少年生活有所追忆。当时的他,天真聪慧,略带顽皮,时常与童子一同嬉戏玩耍,别人欣赏他的文学文采,毫不吝啬地给予他梨果。建中四年(783年),14岁的王建离开渭南,移居到邢州龙冈县鹊山南的龙腾溪(今属河北省内丘县)。青年时的王建不热衷追求功名,曾在诗中怒斥进士及第的朋友。他受佛老思想影响较大,还宣称愿皈依禅师。同时,他重视自身道德修养,不贪不邪,学习勤奋。王建青年时漫游过邯郸市、邺县、恩州、洺州等地,结识了张籍、崔群等同龄人,相互切磋学业。
贞元十六年(800年),33岁的王建因家境贫寒从军于幽州刘济幕,元和五年(810年),王建在魏博镇为官,在藩镇度过了十三年军旅生涯。王建是通过藩镇荐举走上仕途,此前他求官曾碰壁,这让他倍感落魄,也让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清醒认识和体会,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产生同情。王建从军后常心怀忧患,尤其随刘济征奚,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疾苦,在一些诗作中表达了反战厌战情绪,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从军期间,他还出使过扬州、荆州市等地,接触了更多阶层的劳动人民,创作了如《水运行》《水夫谣》等同情劳动人民的作品。这期间也是他乐府诗的重要收获期,他的反战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比白居易的相关创作还早。
元和七年(812年),已经从军十三年的王建离开了魏博镇,前往京师参加选拔。到了元和九年(814年),他被选拔为昭应丞。在此之后,他在京师担任过太府寺丞、秘书郎、秘书丞、殿中侍御史、太常寺丞等多种职位较低的官职。入京为官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王建接触的多是达官贵人,创作题材也变了,应酬诗和描写帝王、宫廷生活的作品增多,期间以《宫词》为代表。王建入京后和白居易、张籍交往密切,受新乐府运动影响。生活环境变化也使他在诗体选择上从多古体变为多近体。
大和元年(827年)早春,被免去殿中侍御史职务的王建,选择在鄠邑区原上新建“道居”求仙。那时,他的生活陷入了贫困与疾病的双重困境,时常发出感叹,既悲叹自己年岁已高,又哀叹家境贫寒。大和二年(828年)的秋天,王建被任命为陕州司马。约大和三年在任上去世,结束了求仙未成的一生。
主要作品
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以田家、蚕妇、织女、水手等为题材,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多写帝王的侈靡生活,称为名作。今存宋刻本《王建诗集》十卷,另有八卷本《王司马集》传世。
乐府诗
王建生活的德宗贞元至唐文宗大和年间,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这一局面一直伴随着唐王朝灭亡。藩镇拥兵自重,人民饱受其掠夺戳杀之苦。国家的内乱,又导致外患的产生,吐蕃、回纥汗国不断的入侵,使唐王朝疲于应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封建统治阶级不断集中土地,加重赋税,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剥削。这些黑暗混乱的社会背景,都在王建的诗歌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宫词
《宫词》以百首绝句组成的大型组诗的形式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宫廷内部事务、后宫生活以及皇室成员之间的种种事情。王建《宫词》有一百首,最早见于宋人的记载。《宫词》在流传过程中,出于多种原因,散失了其中的部分诗篇。
创作特点
语言通俗
王建诗歌的基本特色是语言通俗明晰,这在他的乐府诗中尤为突出。王建一生常接触社会下层,在离开藩镇前更是如此。他从人民口语中汲取营养,提高创作水平。其乐府诗用通俗语言描写生活、抒发感情。作者能提炼、加工、改造群众语言,使其诗歌语言通俗浅显、自然明晰且简练有力。
对于王建诗歌这一特点,评价不一。批评者如吴师道、胡应麟等认为其诗歌低俗浅显。赞扬者如陈绎曾、胡震亨等,称赞他的作品“思考艰难但表达容易”“花费很大力气融合锤炼”,深深地知道他创作的艰难辛苦。
题材广泛
广阔的题材,真实而冷静地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干预,是王建乐府诗的又一重要特色。在他的乐府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船夫们的辛劳与哀叹,海民的愤怒与不满,宫女的哀怨与无奈,士兵们的悲壮歌声,还有羽林军的残暴、藩镇的嚣张跋扈等。这些丰富多样的题材,都被王建描写出来,真实展现了中唐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尤其是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贯穿其中。
王建重视真实情感的抒发,而不是追求词藻的华丽。不论是沿用古题,还是根据时事创作的新题,王建的乐府诗都饱含了他个人的真实情感和强烈的爱憎。
艺术技巧
王建的在创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个人特别爱使用的艺术技巧。
一是在诗的结尾常用重笔。这种重笔,有时是直接点题,如《水夫谣》一诗,作者在描写了水夫们“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节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的痛苦生活之后,在诗的结尾就通过写自己的美好愿望,来点出水夫生活之苦的主题“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这种重笔,有时表现为强烈的对比,如《当窗织》一诗,诗人在描写了“贫家女”的辛勤织作,却“姑未得衣身不著”的悲惨命运后,在诗的末两句写道:“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以强烈的贫富对比来结束全诗。这种重笔,有时又通过反语来实现,如《田家行》一诗,在叙述了农民获得丰收,“的知输得官家足”,“且免向城卖黄犊”之后,结尾又写道:“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家身即乐。”这种表面看似旷达而实为反语的写法,能够更人木三分地揭示主题。
二是转韵的运用,在王建乐府里,转韵十分常见。他常常两句一转,甚至一句一转。其首尾两句,常爱单独用韵。频繁的换韵,使音节急促,有急管繁弦之感。
人物思想
唐朝是儒、释、道并重的朝代。儒家思想对王建的影响,只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统治思想,是一般性的。王建也受佛教影响,比如在《温门山》《初到昭应呈同》等诗中有所体现,甚至还说愿作香火翁,但他不像王维那样精研佛理,也缺少王维那种奉佛修禅的体验。
王建对道教则不同,他对道教的信仰,比之儒、释显得更为突出,更为自觉。唐代道教兴盛,王建受此风气影响成为道教徒。与普通信徒不同,他信道有精读道教理论的思想基础,如研读《周易》等典籍。道教的成仙长生思想吸引着王建,他早年移居鹊山求长生,还在诗中怒斥放弃学仙的友人。后来因贫从军,中断求仙生涯,但仍向往仙方。入朝为官后,在崇道氛围中,他对长生兴趣浓厚,如诗中写道的“每着新衣看药灶”。罢殿中侍御史后,他在鄠邑区原上新建“道居”求仙。大和二年任陕州司马,约大和三年在任上去世,结束了求仙未成的一生。
人物评价
辛文房在《唐才子传·王建传》中称赞王建的诗歌,说他在描写征战、贬谪、旅行离别以及官员生活等方面,都能触动人心,道出他人难以言表的情感。
翁方纲在对比王建、张籍与李贺的汉乐府时,也指出虽然王建等人的诗歌在奇艳程度上或许不及李贺,但在真切表达情感方面却更胜一筹。
人物争议
王建的生、卒、享年,史无明确记载。闻一多在《唐诗大系》中,将王建生年定为大历三年(768年),卒年约大和四年(830年),刘大杰游国恩等两家《文学史》将其生年推为大历元年(765年),卒年跟从闻一多的说法。据王建挚友张赠诗“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河每追随”,可知张赠、王建同年生。白居易元和十年《与元九书》说到王建,称当时孟郊六十,张籍五十,逆推五十年为李豫大历元年(766年)。
在迟乃鹏著所著的《 王建研究从稿》一书中,介绍王建生于大历五年(770年),卒于大和三年(829年)。岳阳市作家协会编写的《岳阳文学经典》一书中,将王建定为大历元年(765年)生,大和四年(830年)卒。徐礼节所著的《张籍王建诗歌研究》、焦体检所著的《张籍研究》和徐斌所著的《张籍传》,均持张建于大历二年(766年)生,大和四年(830年)卒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