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凹耳蛙

凹耳蛙

凹耳蛙,滑体亚纲新蛙亚目的动物。雄性体长32~36毫米,雌性52~60毫米。背面褐色,背部有若干小黑斑,上唇缘有一条醒目黄纹;体侧色较淡,散有小黑点;四肢背面有黑色横纹;腹面淡黄色,咽胸部有棕色碎斑。头扁平,吻棱明显;瞳孔圆形;鼓膜凹陷,为中国蛙类中唯一具有此特征者;无褶;舌梨形,后端缺刻深。胫跗关节达吻端;跟部重叠较多;指趾端扩大成小吸盘,外侧三指有横沟;趾蹼发达。背面满布细疣,体侧及下腹部疣大,咽胸部平滑;背侧褶显著。雄蛙第一指有灰白色婚垫,鼓膜凹陷深,形成外耳道,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尚无关于蝌蚪的记载。多分布于浙江安吉县建德市以及黄山

简介

凹耳蛙(学名:Odorrana tormota)为蛙科臭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浙江安吉县和建德市以及安徽黄山,一般栖息于山溪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80至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黄山。

凹耳蛙于1972年和1974年由中国科学家发现,1977年命名为凹耳蛙。

繁殖期,凹耳蛙白天藏在岩石缝或土洞内,晚上栖息在山溪两旁的灌木或岩石上鸣叫。他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发出20khz以上超声信号的非哺乳纲脊椎动物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32~36 mm,雌蛙体长59~60 mm。头略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尖; 吻棱明显; 有犁骨齿。体背部满布细小痣粒,有颌腺,无颞褶; 体侧及后肢背面小疣密集,背侧褶明显。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扩大成吸盘,但宽度不为其后方指节宽的两倍,外侧3指腹侧有沟,指末节背面有半月形横凹痕; 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吻端,左右跟部重叠较多,胫长超过体长的一半,第四趾蹼达远端第二关节下瘤,有内外跗褶,趾端吸盘与指端同,均有腹侧沟。体背面褐色具小黑斑,吻棱及背侧褶下方色深,上唇缘及颌腺为黄白色; 体侧有小黑点; 股、胫部有黑横纹,其边缘镶有细黄纹; 股后具棕褐色网状斑; 腹面淡黄色,咽胸部有棕色碎斑。雄蛙鼓膜凹陷(雌蛙略凹),第一指有灰色婚垫,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无雄性线。卵径2.5~2.6 mm,乳白色或乳黄色。第36~37期蝌蚪全长平均36 mm,头体长平均11 mm,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27%; 体尾具褐色斑纹,尾较窄弱,尾鳍几乎近于透明,末端尖; 唇齿式为Ⅰ:3+3(或4+4)/1+1:Ⅲ,下唇乳突2排或1排呈交错排列。

生活习性

该蛙生活于海拔150-700 m的山溪附近。白天隐匿在阴湿的土洞或石穴内; 夜晚栖息在山溪两旁灌木枝叶、草丛的茎杆上或溪边石块上,4~6月雄蛙发出“吱”的单一鸣声,音如钢丝摩擦发出的声音,此期间雌蛙腹部丰满。 4~5月可发现雌雄蛙的抱对行为,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的腋胸部位,雌蛙可产卵490~863粒。在19~23℃室内饲养条件下,从受精卵变态成幼蛙共需60天左右,残留尾长1~2 mm的幼蛙体长12.4~14.5 mm。

听觉特征

凹耳蛙是中国特有蛙种,由赵尔宓院士和吴贯夫等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黄山桃花溪边发现。“这种蛙发出的声音很特殊,像鸟鸣般的‘叽叽’声,又尖又细,当地人称它们为‘水吱’”。与其他蛙的鼓膜紧贴在身体表面不同,中国凹耳蛙的鼓膜深入头腔,具有与鸟类相似的外耳道。目前已知鼓膜下陷的蛙,还有产于婆罗洲的涧蛙。

研究发现,将雄凹耳蛙求偶声回放给雌蛙,能够记录到雌蛙对正常范围叫声的反应,包括趋声行为,其精度仅略低于雄凹耳蛙;有时还发出雌蛙特有的高频短声。雌蛙的高频回答声,能召唤相距几米外的雄蛙,快速跳向雌蛙,这也证实了沈钧贤他们的推测,“怀卵雌蛙的鸣叫行为,将使得凹耳蛙的繁殖过程更加经济、有效”。但雌蛙对超声范围——频率高于20千赫的求偶声并没有反应。

相比其他绝大多数蛙,凹耳蛙声通讯的频率范围较低(上限在5至8千赫),它们是用高频声音进行通讯的一种蛙。沈钧贤等人的实验数据表明,雌凹耳蛙的高频上限约为16千赫,雄蛙则达到35千赫。但雌蛙却比雄蛙更灵敏——其听觉阈值比雄蛙低了10分贝还多,而雄蛙听觉灵敏范围则向高频移动。

现状与保护

分布: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黄山建德市安吉县

估计数量:安徽黄山及浙江建德几次调查,采到标本的总数约为43只(31雄,12雌)。

致危因素及现状:就目前所知,本种分布范围狭窄,数量不多,本种雄性鼓膜深陷形成外耳道,在蛙类中颇为特殊,很有研究价值,属于珍稀物种,应予保护。

驯养繁殖状况:无。

现有保护措施:无。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建议安徽省浙江省二省将凹耳蛙列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力量调查其分布及数量,并开展保护生物学研究,为进一步提出切实有效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