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简称红五军。史载红五军有两支。一支是彭德怀领导湘鄂赣边的红五军。另一支红五军党代表滕代远领导第五军。

简介

红五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率部于平江县起义,起义部队编为红五军第十三师。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参谋长邓萍。第十三师师长彭德怀(兼),党代表滕代远(兼)。下辖第一团,团长雷振辉,党代表李灿;第四团,团长陈鹏飞,党代表黄公略;第七团,团长(兼党代表)黄纯一。全军共2500余人。1928年8月至9月,红五军3个团改编为5个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李玉华,第二大队大队长黄公略,第三大队大队长贺国中,第四大队大队长雷振辉,第五大队大队长李灿。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平江县、浏阳一带的地方武装合编,下辖5个纵队。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第四、五纵队及军部直属部队到井冈山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师,暂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二十八、三十一团等部转入外线作战后,彭德怀、滕代远率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3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转入赣州市,寻找红四军,4月返回井冈山,8月到湘鄂赣边区,与黄公略率领的边区中国工农红军的游击队合编,仍称红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吴溉之。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李灿(后孔荷宠);第二纵队,纵队长黄公略、政治委员张启龙;第三纵队,纵队长吴溉之(兼),政治委员于定一;第四纵队,纵队长郭炳生、政治委员张纯清;第五纵队,纵队长李灿(游雪程代)、政治委员何长工。1930年后,红五军的第一、二、三、四纵队改编为第一、三师。6月,以第五纵队为基础扩编为湘鄂红八军。同月,红五军和红八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

第一支红四军

一支是湘鄂赣边的红五军。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等部于湖南省平江县起义。起义后的第三天,部队即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兼师党代表,邓萍任军参谋长。下辖一、四、七团及1个特务连,1个机关枪连,1个炮兵连,共约2000人。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第一、三纵队到井冈山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合,改为红四军第五纵队;第二纵队由黄公略指挥,留驻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斗争。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五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下辖5个纵队。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1933年6月,红五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1935年10月陕甘支队长征结束,红三军团番号撤销,红四师转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1937年8月,红四师随红一军团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686团发展壮大为几支主力部队,至1949年解放军全军整编,该部发展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38军112师、113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16军47师、第三野战军的22军65师等部队。

军队介绍

1928年10月,红五军与平江、浏阳一带游击队合编为3个纵队。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第一、三纵队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改为红四军第五纵队;第二纵队由黄公略指挥,留驻湘鄂赣边坚持游击斗争。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入江西省福建省作战,彭德怀、滕代远率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3月,彭德怀一度率主力转入赣南寻找红四军,不久返回井冈山。

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五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副军长黄公略,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吴溉之。下辖5个纵队。第一纵队,纵队长李灿(后孔荷宠代);第二纵队,纵队长黄公略(兼任)、政治委员张启龙;第三纵队,纵队长吴溉之(兼任)、政治委员于定一;第四纵队,纵队长郭炳生(1932年9月叛变投敌)、政治委员张纯清;第五纵队,纵队长李灿(后游雪程代)、政治委员何长工。

1930年6月,红五军在湖北省大冶市刘仁八镇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6月,以第五纵队为基础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1933年6月,红五军和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第四师。红五军番号随之取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