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温泉寺

温泉寺

温泉寺是著名的疗养胜地,南距本溪水洞5公里,东临太子河。温泉寺泉水恒温44℃,每日最大出水量470吨,属硫酸钾钠型、含钙离子、弱碱性、弱放射性、低矿化度热泉,对各类关节炎、风湿症、四肢麻木、神经炎及各类皮肤病等均有治疗作用。

寺庙简介

温泉寺久负盛名。相传,清太祖努而哈赤常来温泉寺一带打猎,他的德国猎犬染有疥疮,百医无效,偶尔跑到温泉里"泡痒痒",不多日便毛皮一新,豁然病除。努而哈赤大悦,称此泉为"狗儿汤",以致名闻天下。温泉寺环境幽雅,四面青山环绕。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春游山花烂漫,夏赏荷花绿草,秋看枫叶染丹,冬观满树湘蕾金银花。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

明末清初,温泉寺地区归清河城管辖,因此,该地温泉又称清河泉、清河汤泉、清河温泉。1626年,努尔哈赤来到温泉寺疗伤。从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都是在温泉寺度过,一边疗养治伤,一边处理军国大事。后因伤病恶化,乘舟顺太子河直下,返回沈阳市(沈阳),途中卒于盛京南叆鸡堡。

温泉寺为明末僧人广慧,广智所建,最初名为三官庙,因庙无碑,所以建庙具体年月已无法考证,又因寺旁有一泓温泉,寺后有山岭环护,又称汤山寺,清代更其名为温泉寺。温泉寺创建之后,又经过多次修扩建,规模始大。第一次维修是在清初,由行僧广慧、广智“鸠工而重营之”,但详情不得而知。

重修扩建

到了康熙,广慧、广智栖息庙中时,“泉则温寺则渗”,可以想见庙宇逐渐颓败之象。二僧虽“恒怀之”,但苦于财力不足,未能进行全面整修。二僧之徒辉元,广募资金,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修葺,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工程告竣,前后历时24年,温泉寺经此大规模重修扩建,“金碧交错,旌幢琳琅,狮座莲台,庄严起敬。”建有山门三处,前殿天王殿三间,后殿五间,东西两厢僧房12间,还有碾硙仓等附属设施,并立有一碑。至此,温泉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之后,温泉寺一直由僧人管理,其间游人和祛疾者往来不断。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温泉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火,据寺碑记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后无知,逞禅定之威,遂使巍峨丛林半为断烟”,温泉寺各建筑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憩林泉,疗疾治病者回想昔日之盛,无不兴今昔之感宛然矣”,寺僧、百姓、仕宦均要求复修温泉寺,加之次年“抚绥振肃,风清两润,太平有象”,适逢盛世,于是由僧人主持,又一次重修。这次重修,“不日而果,工程告竣”,时间虽短,但“顿复珠宫殿之观”,再现了“昔之金碧庄严”,可谓“维摩月殿,群瞻贝叶千寻;迦叶云厨,行睹莲花十丈”。

主要修葺的建筑有佛殿三间,天王殿三间,东西两厢,以及山门和其它房舍。值得一说的是,这次修建的房屋有汤房三间,即洗浴池三间。修建后所立石碑,系资政大夫镇守沈阳市锦州市等处副都统撰文,碑文下属有住持僧人10名,从排列形式和法号来看,已是三代僧人,共居温泉寺了。

规模之大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温泉寺又几经修建,庙宇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修建规模也进一步扩增,温泉寺已有四座庙宇,北有天王庙,南有龙王庙,西有北顶娘娘庙,东有山神庙。其它建筑除了前后殿,还有东厢、西厢,东院、西院、腰院以及钟楼、鼓楼、牌坊和汤池等。四座庙宇中,除山神庙以石砖砌之,无塑像,规模较小而简陋外,其余三座庙宇的内部都有精心的雕饰。钟鼓楼和木质牌坊也装饰得十分精美,悬梁吊柱,柱上均饰有金龙、燕雀等形体,显得富丽堂皇。东、西、腰院建于树木掩映之中,虽以石砖垒成,却不失清静幽雅之感。

当时三院住有10余僧人,管理寺庙,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为温泉寺香火鼎盛时期。

相关典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温泉寺一带烧杀抢掠,次年仲夏,日军守备队为“讨伐”抗日军民,把温泉寺各庙舍付之一炬。1936年,日军在温泉寺建起“青年武士道场,”建成一幢“东亚旅社”和一、二、三等浴池,将温泉寺变成侵略者享乐的地方。

1948年10月,本溪全境解放,温泉寺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然而,文革时期寺庙建筑再次遭到人为破坏。

宗教意义

2001年,当地政府及宗教部门主持重修温泉寺,并请来极乐寺法师释悲祥大和尚来到温泉寺担任寺庙住持,负责重修工作。经过各方领导和当地僧人、居士的发心努力,温泉寺寺庙主体建筑全部完工,庙后挺立的巨大龙树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至此,在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后,温泉寺已是今非昔比,早已身于本溪十大风景名胜之列,正以她绮丽的风光,幽雅的环境,神奇的温泉和完善的设施笑迎天下客人,是你祈福、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温泉寺.携程.2023-11-06

温泉寺史话.本溪市人民政府.2023-11-06

温泉寺.携程旅游.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