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栖
楼栖(1912年—1997年),原名邹冠群,广东梅县人,曾使用笔名白苇、寒光、楼西、黄芦、香菲、昔莳、白芷、芗萍、柳明、马逸野等。楼栖是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教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担任过多个学术职务。他的职业生涯涵盖了文艺创作、报刊编辑、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其于1997年6月在广州市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经历
楼栖于193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社会系。在校期间,他受到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参与了革命文艺创作和出版活动。毕业后,楼栖曾在香港华南中学担任教员,后成为《广西日报》的编辑,并在香港达德学院文哲系担任教授。他还参与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和桂林分会的工作。
1949年广州解放后,楼栖参与了广州市军管文教接管工作。1950年,他调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并历任教授、中文系副主任、中山大学学报主编等职。1957年,楼栖被派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洪堡大学东方学院,讲授中国现代文学,为期两年。
楼栖是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的第一、二、三届理事及第三届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第一届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散文集《窗》,杂文集《反集》《柏林啊,柏林》《楼栖自选集》《楼栖作品选萃》,中篇小说集《枫树林村第一朵花》,文学专论《论郭沫若的诗》,长诗《鸳鸯子》等。他还与其他教授共同主编了《文学概论》,该书长期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教材。
学术贡献
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楼栖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多部作品和教材编写上,还包括他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