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引孙

吴引孙

吴引孙(1851年-1921年),字福茨,一字茨甫。江苏仪征人,祖籍歙县,十七岁时补诸生。同治癸酉年(1873),吴引孙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个七品小京官。戊子(1888)秋天离京,出任浙江宁绍道台,兼浙江海关监督。辛亥革命后,吴引孙弃官而归,遁迹海上,成为清代遗民。鼓,托以卷云石雕基座,彰显出官宦之家的气派。

人物生平

吴引孙(1851??1920),字福茨,江苏仪征人,祖籍安徽歙县,十七岁时补诸生。同治癸酉(1873年)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个七品小京官。光绪己卯(1879年),升任军机处章京领班。后离京出任浙江宁绍道台,兼浙江海关监督。

主要成就

戊子(1888)秋天离京,出任浙江宁绍道台,兼浙江海关监督。吴引孙到浙江省任上,做的第一件事是创立崇实书院。“崇实”二字可见其办学宗旨。他首先教学生实学,而以文艺居其次,所以他的学生大都是实干家。这在国力极度衰弱的晚清时代,不能不说是非常有见地的。吴引孙在做宁绍道台之时,同时负责海防事务,而这时发生了一件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中日甲午(1894)战争。吴引孙在国家存亡关头上,表现出了特别干练的才能,他亲自规划海防,建筑要塞,加固炮台,购买军械,训练新兵,沿海一带井井有条。因为他十多年的政绩显著,升任广东省按察使。他针对广东民风好斗的弊病,编写通俗歌谣教化民众,收效显著。因为国事日非,他又在广东创立武备学堂,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后来,他又迁任甘肃新疆布政使,大刀阔斧,惩治腐败,以布政使的身份弹劾前任巡抚,引起朝野震惊。辛亥革命后,吴引孙弃官而归,遁迹海上,成为清代遗民。

余秋雨散文《风雨天一阁》,令人肃然起敬。扬州市也有一座与天一阁相似的私家藏书楼,名曰测海楼。大宅的主人是清末民初的吴氏两兄弟:吴引孙、吴筠孙。光绪十四年,聘请浙江省工匠到扬州营建私宅,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这幢大宅扬州人习惯叫吴道台宅。宅第的东北角,仿宁波天一阁的格局建造了一座藏书楼,取“瓠瓢可以测,管中可以窥豹”之意,期望吴氏子孙以测海的勇气,皓首穷经,奋发有为。

整个宅第宏伟堂皇,占地百米见方,建筑面积约2950平方米,习称99间半。屋宇结构规整严谨,雕工尤为精美,以浙江建造法则为基础,揉合了扬州市传统的建筑格调,别具风味。建筑坐北朝南,东西横向五路房屋并列。原有的大门朝东,磨砖门楼,气势恢弘,可惜在“文革”中连同门厅一起被拆除。五路房屋中的四路保存完好,东二路中轴线最南的门厅,宽大轩敞,左右两侧立一人高的石

鼓,托以卷云石雕基座,彰显出官宦之家的气派。上置卷棚,拱式轩梁,其木雕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梁柱下端为云纹石雕鼓磴。门墙下为青石基座,浮雕香炉、宝瓶、鹊梅等图案,上为砖雕台湾狐蝠,磨砖起线滚花镶框,中嵌磨砖几何图案。整个门厅深得浙派建筑的神髓。东路有西洋楼、朱雀厅、凉厅、鱼池、测海楼等建筑;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以回廊,以开阔的石板天井相隔,宏阔宽敞。东西两部分以深的“火巷”隔开,属扬州市大型民居的典型布局。

测海楼以其丰富的藏书,在扬州乃至全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吴引孙自述,他收藏图书是继承了“祖庇”,宣统二年出版的《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载明,楼内总共藏书分七类,计8020部,247759卷,其中不乏善本、孤本,如此丰富的藏书量,足以使吴氏弟兄身于当时国内藏书大家之列。

主要作品

吴引孙等主要作品有:《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目录》《详细履历底稿》《自述年谱》。

家庭成员

纪念场馆

吴道台宅第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浙江宁绍道台吴引孙修建的一座私人宅府,是扬州市最大的官宅建筑,也是扬州唯一一处浙派古住宅建筑群。该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雕工精细,保存完好。宅第以浙江省建造法则为基础,又糅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

参考资料

【微视角】吴氏宅第深,英才辈出照后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1

新华书摘|南方新旧书业的兴起.百家号.2024-08-19

带您打卡!感受扬州院士风采.我苏网.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