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敏
马佳·诺敏(1645年4月2日-1693年5月7日,穆麟德转写:nomin,满语:ᠨᠣᠮᡳᠨ),姓马佳氏,名诺敏,祖籍绥芬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一带),满洲正黄旗人,清初抚远大将军、三等忠达公图海之子,清初官员。
诺敏自幼器宇轩昂,年龄稍大一点时就在其父图海的教导下熟悉政务,先后担任三等侍卫、一等侍卫和宜都额真。康熙十三年(1674年),诺敏跟随大军前往平定贵州省、云南等地的叛乱。康熙二十年十二月(1682年1月),图海去世后,诺敏被补为散秩大臣并袭封三等忠达公,后又填补了护军将军的空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夏,诺敏升为刑部尚书,两年之后又转任礼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命令诺敏担任蒙古正黄旗都统,任职期间诺敏担严于律己且宽待下属,因此获得属下的敬服和朝廷的倚重。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初三(1693年5月7日),诺敏在任上因病逝世,终年49岁。
人物生平
诺敏生于顺治帝二年三月初六(1645年4月2日),祖籍绥芬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一带),满洲正黄旗人,自幼器宇轩昂,年龄稍大一点时,诺敏跟随父亲图海学习各种政务,先后担任三等侍卫、一等侍卫和宜都额真。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云南省地区爆发叛乱,此时其它地方叛乱也此起彼伏,于是清廷派兵讨伐。诺敏以署副都统一职跟随清军进入湖北,之后又进而攻打贵州省和云南。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云南暴乱被平定后,诺敏随军班师回朝。同年十二月(1682年1月),诺敏的父亲图海病逝于京城府第后,康熙皇帝感念图海父子勤于国家政事,且图海建立功勋却猝然离世,于是特诏诺敏乘坐驿车快速返回京城。诺敏接到命令之后星夜前往京城,等到图海下葬之日才赶到丧礼现场,处理完丧事之后诺敏受封为散秩大臣,而康熙皇帝给图海赠谥号为“文襄”,太宗实录修成之后,又追赠图海少保兼太子太傅。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诺敏袭封三等忠达公的爵位,管理佐领,又因为护军将领的职位空缺,于是康熙帝任命诺敏兼领护军将军。此时国家形势稳定,诺敏又因治理政务有功而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夏被拜为刑部尚书,期间不论刑事案件大小诺敏都秉公处理,两年之后诺敏又被调为礼部尚书。诺敏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修明礼制而且推行文教事务,当时人称赞诺敏行事得体。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兵部因为蒙古都统一职空缺而请示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认为蒙古都统职责重大,而命令诺敏卸下礼部尚书的职务,担任蒙古正黄旗都统。诺敏担任蒙古正黄旗都统的七年间,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属下比较宽容,他的属下都对他非常尊敬佩服,并且得到朝廷的倚重。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初三(1693年5月7日),诺敏在任上因病逝世,终年49岁,康熙帝听闻后下诏有关部门按制度给予抚恤,诺敏的原配李姓被增为一品夫人、继配王氏也被封为一品夫人。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清朝康熙皇帝评价:“三等公蒙古都统佐领诺敏,性格忠诚勇敢,器量和见识弘远通达。”
清朝大臣李垣评价:“诺敏担任蒙古正黄旗都统的七年间,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属下比较宽容,他的属下都对他非常尊敬佩服,并且得到朝廷的倚重。”
后世纪念
图海家族墓园位于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内,里面有图海家族的五通龟首的石碑,其中图海之子诺敏的封碑《三等公蒙古都统佐领诺敏诰封碑》位于墓园后面右侧,碑额阳面有汉文篆书“诰封”及满文,碑文满汉合璧,落款是康熙二十七年十月,碑阴无额无字,《三等公蒙古都统佐领诺敏诰封碑》中详细地记述了诺敏任职履历:“诺敏三等公蒙古都统,初任三等侍卫,二任二等侍卫下尼壮大加一级,三任头等侍卫下尼壮大、宜都额真加一级,四任散秩大臣,五任散秩大臣、三等公,六任散秩大臣、三等公佐领,七任三等公佐领、护军统领,八任三等公佐领、刑部尚书,九任三等公佐领、礼部尚书,十任今职”。碑文中“coohai gung ni fe erdemu be……把军功之旧德……”一句中,突出其家族“军功”coohai gung 的记载,与一般诰封碑惯用成式文字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
(清)(马佳)诺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2024-01-18
图海家族墓碑刻.北京市朝阳区官网.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