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譬喻师

譬喻师

譬喻师,又称譬喻论师、譬喻部师或譬喻者,是指经量部的创始人鸠摩逻多及其继承者觉天(佛陀提婆,Buddhadeva)等人。

历史背景

据《异部宗轮论》记载,经量部大约在佛灭四百年初期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然而,《大毗婆沙论》卷二、卷三十八中提到的“经部师”一词表明,经量部可能已经在《婆沙论》结集之前就已经成立了。尽管如此,纵观《大毗婆沙论》全书,并未提及经部之名,且相应的《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一、卷二十中也没有相关记录。《大唐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条指出,《大毗婆沙论》的编纂是在佛灭第四百年,这暗示了经量部的形成可能发生在《婆沙论》结集之后。在那个时期,他们可能仅被称为譬喻师,被视为说一切有部中的异端。在《大毗婆沙论》中,虽然有分别论者、法密部、犊子部、大众部等诸部的论述,但譬喻论师的观点占据了最多的篇幅,显示他们在当时的影响力。此外,无著、世亲的法相瑜伽学说中也有许多地方借鉴了经部的思想。

学术观点

譬喻师的主要学术观点包括:- 无为法、不相应行法被认为是非实有的存在。- 诸法因缘无自性,生时由因,灭时则自然灭而不依赖其他原因。- 生住异灭等相是依次序产生的,而非同时产生。- 名色被视为苦谛,业烦恼视为集谛,业烦恼的消除视为灭谛,止观被视为道谛。- 只有通过观察苦诸行才能进入正性离生的状态。- 在心心所法中,只有心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心所则是心王的不同表现形式。- 六识身所缘的对象各自不同,意识并不涉及前五识所缘的对象,因此,不承认五俱同缘的意识的存在。

主要代表人物

譬喻师的重要代表人物除了鸠摩罗多和觉天外,还包括法救、觉天等。他们的学说资料被广泛引用在《大毗婆沙论》中,共计超过八十处。

研究与发展

童受,即鸠摩罗多,被认为是譬喻师的最初倡导者。他曾居住在北印度的呾叉尸罗地区,后来受到西域朅盘陀国王的尊敬,被邀请至该地,并为其建造了一座大庙。唐僧在其旅行期间曾见到这座寺庙的遗迹。童受撰有多部作品,如《喻鬘论》(现称《譬喻庄严经》)和《痴鬘论》(《百喻经》亦名‘痴华鬘’),这些作品均采用故事的形式来阐释佛教教义。《喻鬘论》的部分梵语残本在中国新疆、龟兹地区被发现,明确标明该论是由童受撰写,其内容与鸠摩罗什翻译的《大庄严论经》一致。鸠摩罗什曾错误地将《大庄严论经》归功于马鸣,但现代研究表明,童受可能是这部作品的实际作者。

参考资料

譬喻师.族谱网.2024-11-21

譬喻师.譬喻师.2024-11-21

概述.全知识.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