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浣熊
南浣熊(学名:Nasua nasua),喜树上攀爬并以尾巴保持平衡,在地面时尾常竖立,尾端弯曲。多数个体在白天出没,少数成年雄性夜间活动。杂食性,在林中觅食野果和无脊椎动物,成年雄性还捕捉鼠类。体长410-670毫米,体重3000-6000克,雄性大于雌性。前肢短,后肢长;尾长超过体长。上体为红棕与黑色混合;吻鼻和颈呈白色;脸部有黑色及灰色斑;喉咙白色,下体余部为黄色与褐棕色;尾背具环纹。
地理分布
广布于美洲大陆,从美国西南的亚利桑那州经南美北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委内瑞拉草原稀缺),一直到南部的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皆有分布。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阿根廷、美国(迁入)、玻利维亚、巴西、智利(迁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墨西哥(迁入)、巴拿马共和国、圭亚那、巴拉圭、秘鲁、苏里南、乌拉圭、委内瑞拉。
栖息环境
最高栖息地海拔2500米。
主要在落叶林和常绿森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河边的森林、热带雨林以及环境相对干燥的灌丛森林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也习惯了在次生林和森林的边缘活动。
形态特征
皮毛呈红褐色至灰色,腹面颜色较淡,黑色双足短而有力,黑至棕色的尾巴环饰黄色皮毛。灵活的鼻子位于狭窄、细长的头部末端,稍微偏上拉长。棕色吻突具灰斑。耳朵小而圆,内圈白边。不计尾部,体长41-67厘米,尾长32-69厘米,重3-6公斤。
生存习性
雄兽独居;雌兽散居,无关联的雌兽结群,此类浣熊群通常有多至30只个体组成。南浣熊昼行夜伏,白天多数时间在觅食。
善于攀爬和游泳。尽管属陆生动物,休息、交配和生育却多在树巢。受到干扰时,则从树上下来,逃往地面。在一棵树上,它们不喜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偏好抓住一根树枝跳向另一树枝。
杂食性,主食水果,也食无脊椎动物,包括甲虫美国白灯蛾、蝎子、蚂蚁、白蚁、蜥蜴、小型哺乳动物、啮齿动物等。常进入人类居住地,在垃圾堆翻寻食物。
繁育信息
在繁殖季,其繁殖地变化不定。一些地区的繁殖时间是1-3月,另一些地区则在10-2月间。交配后,雌兽独自在树上构巢,在交配后的第74-77天,怀孕雌兽产下3-7只幼崽。初生幼崽会经历一段抚育期,5天后体重达到78克,10天后睁开双眼,19天时站立,24天可行走、注视;26天后能上下攀爬运动,4个月后开始吃固体食物。雌兽在树巢继续抚育幼兽,直到度过4个月的断奶期。雌性2岁性成熟,雄性3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物种(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附录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