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红光镇

红光镇

红光镇(四川省成都市下辖镇)一般指红光街道(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红光街道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地处成都市西北部,郫都区东南部。红光街道是成都市实施“西控”“中优”战略的核心街道,红光街道境内有西华大学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校3所;拥有成都地铁6号线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成灌快铁、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红光大道、蜀源大道等交通线。红光街道东邻犀浦街道,南邻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邻郫筒街道,北接团结街道、三道堰镇

镇幅员面积31.23平方公里,城区15.33平方公里,农村片15.90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5个社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红光镇常住人口为190558人。驻镇大中专院校师生7万余人。镇内有西华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等6所大中专院校。

历史沿革

历史上本没有红光。记载显示,今天的“红光”历史上俗称高店子,属犀和镇管辖,1911年取名合兴场,1930年改名合兴镇,1940年8月1日改为合兴乡;1952年4月正式建立合兴乡人民政府。因为有了伟人的足迹,才有了现在的“红光”。1958年3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合兴乡红光农业合作社后,更名为红光人民公社。

1982年,红光人民公社改为红光乡;

1993年,红光撤乡建镇,改名为红光镇,沿用至今。2019年,撤销红光镇,设置红光街道

2019年12月23日,撤销红光镇,设立红光街道,以原红光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红光街道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红光街道辖9个社区、5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高店路东段39号。

(一)居民委员会(9)

(二)村民委员会(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光街道地处郫都区东部,东临犀浦街道,南邻成都高新区,西邻郫筒镇,北接团结街道、三道堰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距郫都区4.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662米,南北最大距离8040米,  总面积31.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光街道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宋家林六社,海拔569.3米;最低点位于铁门三、四社,海拔534米。

气候

红光街道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四季分明,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308.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71.9毫米。 

水文

红光街道境内河道由北向南依次为徐堰河、红星七斗、红星六斗、红星五斗、油子河、红星四斗、红星三斗、红光左支四斗、沱江河;南北向分布的河流沟渠为红光左支渠、红光右支渠、红星支渠。主要河道徐堰河与三道堰镇分界,流至团结镇,长约5千米,设计流量70立方米/秒;沱江河,经工业港穿过红光城镇,由西向东流至犀浦街道,长约6千米,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主要支渠红兴支渠起点于郫简镇菠萝摊电站沱江河,由南向北流至徐堰河,境内长度约6千米。红光左右支渠起点于红光镇原三观村(西郡英华),红光右支由北向南流向高新西区,境内长度1千米;红光左支由南向北流向团结镇,境内长度800米(工业港除外)。 

自然资源

2011年,红光街道有耕地面积1.6万亩。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6月28日,成都市温江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红光镇常住人口为190558人。

文化

一年一度的3.16庆典,是闻名县内外的大型集会。毛泽东主席于1958年3月16日视察了当时的合兴乡红光社,为了纪念伟人,合兴乡后来改为红光乡,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1995年,红光镇政府修建了毛泽东广场,广场中央是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的雕塑。镇政府组织的3.16庆典,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受到了各级领导关注,吸引了八方来客。

经济

工业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红光镇工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该镇一贯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镇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依托优势、建设载体、招商引资、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通过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服务力度;突出招商重点,重点引进与该镇四大支柱产业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和配套产业;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优质服务镇域企业,增强镇域企业扎根红光、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等方式全力推动镇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西区的整合使该镇的工业经济面临严峻的二次创业,但南临高新区、INTER出口贸易加工区以及成都现代工业港北片区在镇上的正式开工建设,又为该镇新一轮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较大企业有托普集团西部软件、成都恒通铝业公司、成都利普科技公司、法国达能、新兴富皇公司、上海永冠集团、川交农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红光街道初步形成以机械制造、印务包装、食品饮料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45%。 

2011年,红光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职工142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

农业发展

红光镇虽然以发展工业为主,但一直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寻求各种方式助农增收。

――农业生产:全镇以“三高”农业为主,现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成都市郊二线蔬菜生产基地。红光镇大力探索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公司+支部+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等组织形式以及转租、转包、入股等土地流转的新方法,大力引进农业企业、引导农民组建协会组织。现4.6公里长的马光堰观光农业产业带已初具规模,进园企业有20余家,较大的有天安花园、绿泽园、老年生态公园、天香园等成为成都市近郊农家旅游的新亮点。由农户自愿组建成立了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协会组织,在广大农户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该镇的各种农产品生产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出栏商品猪2.5万头,家禽55.6万只,特种蔬菜面积3626亩,年产各类鲜菜2万吨,农业产业化和生物农业工程企业十余家。――失地农民:随着成都市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以及自身经济建设的需要,红光镇的失地农民逐年增多,现有的失地农民共涉及8个村,31社,约9017人,其中西区整合区域内4710人,现镇域内4307人。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苦的工作,该镇一直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把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它作为“一把手”工程。为了保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该镇制定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引导和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为此专门成立了劳动保障所专职负责此项工作,重点抓好四个工作:一是建立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摸清底数;二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三是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大力依托周边优势资源(如西华大学、INTER出口贸易加工区等),兴办社区服务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四是充分发挥镇劳动保障所在就业和培训中的应有作用,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2005年,该镇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2个,培训人数达2191人次,其中有432余人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转移劳动力835人。

2011年,红光街道农业总产值15904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2.8%。 

红光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509吨,其中水稻2605吨,小麦868吨。 

红光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7623头,猪肉产量529吨。

第三产业

红光镇第三产业正不断壮大,已从1992年的占全镇经济比重不足2%上升为现有10%,产值达3.5亿元,从业人口近4000人。该镇通过主动承接和依托成都市西华大学、高新西区等经济圈的幅射方式,大力发展以房地产、商品贸易、餐饮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同时,注意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新建农民新村,扩大城区面积,加大城镇的建设和经营的力度,努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现有的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基本做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辖区内有大学2所,中专2所,中学2所,小学6所,医院2处,病床500余张,入住的房地产公司8家,大型商贸企业1家,邮电、通讯、金融网点齐备,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文化娱乐生活丰富。

2011年末,红光街道有大型商业网点12个,职工802人;城乡集市贸易市场3个。 

2011年,红光街道进出口总额531万美元。 

2011年,红光街道境内有8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 

2011年,红光街道电信业务收入1500万元。

企业展台

四川师柏木业有限公司,是在郫县独柏家具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现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硬家具生产企业,占地3万平方米,年产值达3500万元。产品以实木沙发、餐台、椅、办公家具系列、酒店家具系列为主,产品遍及全国各地,远销瑞典、美国等。公司先后从意大利德国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并在全国范围内聘请机械、设计管理专家、特级技师、销售代表,连续三年产品和公司被国家、省、市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名优家具企业,质量管理金奖单位。同时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质量无投诉单位,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打假保名优”重点企业。

新兴富皇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成都新兴富皇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成都新兴公司与香港富皇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合资企业。公司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7400平方米。投资总额7200余万元,现有人员170余人。生产设备从台湾引进,采用台湾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生产PVC仿真皮沙革、手套革,以及电工粘胶膜、棚布膜、灯箱膜等。产品规格齐全,质量指标均达到或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年可产PVC高级仿真皮人造革750万码,PVC薄膜2000吨。公司自1996年元月正式投产以来,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目前产品除畅销成都市重庆市市场外,还远销到上海市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云南省等省市。

红光镇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人民富足,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业小城镇。镇域人口约6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2004年被成都高新区西区整合约10平方公里,现幅员面积为33.5平方公里,耕地2.4万亩,辖14个行政村,125个社,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现已初步形成以电子软件、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链,现有镇属、三资、外资、民营及个体工商企业1200多家。2005年全镇实现全口径税收3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8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640万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达到66725万元。

改革开放前,红光镇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00元,几乎没有工业和第三产业,直到92年,红光经济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工农业总产值不足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财政收入只有100多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90%,第二产业占8%,第三产业占2%;从92年开始,红光镇利用小城镇建设试点这个契机,整合各方面的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兴办第三产业。目前,红光镇正向着新兴工业强镇迈进。

交通运输

2011年,红光街道成灌铁路境内长6.5千米。317国道、绕城高速、省道郫彭路、县道犀团路过境。其中317国道过境长度8.6千米,绕城高速过境长度1.1千米,郫彭路过境长度2.3千米,犀团路过境长度3.5千米。乡道6条、村道5条,总长131.9千米。 

社会

教育

全镇政府机关共有干部67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5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2人,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9岁,文化程度都是大专以上。

基础建设

红光镇2000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油路总长25公里,基本实行村级黑色路面网络。镇内拥有日供水8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新建邮电模块局大楼一座,1997年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安装了10余万米的通讯主线。建成区面积为3.3平方公里,现有冲水式公厕2个,排污沟4000米,天然气管道8500米,新街13条,长4700米,商住房22幢,面积52800平方米,街面的营业房680间,面积7000平方米。修建了工院连接道、工院小区、川工综合市场、托普大道等,并在317线与羊西线之间开通三条连接道。同时实施了创红光文明路工程,为红光广场至红光门的317线两边水沟加盖绿化,使之成为省、市文明路。

2008年7月5日红光镇按照县创建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郫彭路(红光段)两侧进行风貌改造,打造约8000㎡的生态绿化带,对全兴酒厂、车桥厂围墙侧进行堆土造型,并进行绿化,目前已完成绿化6500㎡,完成总任务的80%;郫彭路(红光段)两侧所有房屋外墙的风貌整治立面总任务约10000㎡,目前此项工作已接近尾声,该路段店招、店牌按照统一要求正在安装当中;梦桐泉路段两侧同步进行的风貌改造和绿化整治,目前已完成总任务的80%;对郫彭路(红光段)个别企业搭建的临时帐篷,由镇政府补贴资金统一拆除并修建约2000㎡标准工棚,目前已完成总任务的7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红光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营业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500户,移动电话用户7200户,宽带接入用户6200户。 

2011年末,红光街道镇区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9%。 

2011年末,红光街道镇区园林绿化面积50.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3.9公顷,绿化覆盖率18.8%。

精神文明建设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镇上开展了“保先”、“三德”和“三优一学”教育,坚持开展“文明新风村”、“双文明户”、“文明企业”等评选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坚持镇务公开制度,把土地管理、计划生育、农民负担、财政预算、户口管理等项工作情况向全镇人民公布上墙,建立了书记镇长群众来访接待日制度,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村村都有村务财务公开墙报,每季度公开一次,增强镇政府、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红光街道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40人,专任教师227人;中小学校3所,在校生2903人,专任教师2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董率均达100%;大中专学校6所,其中全日制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所(西华大学),高等院校5所(成都市技师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田径系、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6所大中专院校共有在校师生6万余人。 

2011年,红光街道育经费达439.9余万元,其中2011年完成公益幼儿园基建投入370余万元,教育常规支出预算内37.1万元,预算外32.8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红光街道有线电视用户4321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1443户,互动电视用户1100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红光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专业卫生人员132人,其中执业医师21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4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3万人次。 

2011年,红光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54.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万人,参合率9.9%。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0.5‰、4.2‰。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红光街道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4.5%。 

社会保障

2011年,红光街道新增就业人员919人,有23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457人,参保率达99.8%。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0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万人。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全年共调解处理各类劳资纠纷39件,结案39件,结案率达100%。 

代表人物

现代人物

红光镇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名人街上有著名的画家赵蕴玉古琴家喻伯在此定居。

赵蕴玉(1916-2003)原名文蔚,后改名赵石,字蕴玉,著名画家、书法家。阆中市人。1916年生,四川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中学、成都岷云艺专美术教师,曾在四川博物院从事复制古画、鉴定工作,后任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系国画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得荣誉

2020年,获得“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荣誉。

参考资料

成都市郫都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成都市人民政府.2021-06-28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https://mzt.sc.gov.cn/scmzt/gsgg/2019/12/24/eb8236.2021-11-24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tjyqhdmhcxhfdm/2.2021-11-24

2019年四川乡村振兴先进名单正式出炉.sc.sina.com.cn.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