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核桃
喙核桃(学名:喙核桃属 sinensis (Dode) Leroy)是胡桃科,喙核桃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白色至灰褐色,常不开裂;叶柄基部膨大,叶轴圆柱形,无棱;小叶近革质,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及侧脉显著凸起;侧生小叶对生,叶片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雄性荑花序,总梗圆柱形,雄花的苞片及小苞片愈合,花药阔椭圆形,雌性穗状花序直立,果实近球状或卵状椭圆形,外表面黑褐色,密被灰黄褐色的皮孔,果核球形或卵球形,内果皮骨质,内面平滑。
2021年9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小枝幼时有细毛和橙黄色皮孔,后变无毛,髓心充实;芽课露,通常叠生。奇数羽状复叶,长30-40厘米,叶柄及轴幼时有短柔毛和橙黄色腺体;小叶通常7-9,近革质,全缘,上端小叶较大,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15厘米,宽4-5厘米,下端小叶较小,通常卵形,小叶柄长3-5毫米。雄性葇荑花序长13-15厘米,F垂,通常5-(3-9)序成一束,生于花序总梗上,自新技叶腋生出;雌性穗状花序顶生,直立,雌花3-5。坚果核果状,近球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8厘米,直径5-6厘米,顶端具渐尖头;外果皮厚,干后木质,4-9瓣裂开,裂瓣中央具1-2纵肋,顶端具鸟喙状渐尖头;果核球形或卵球形,顶端具1鸟喙状渐尖头,并有6-8条细棱,连喙长6-8厘米,基部常具一线形痕,内果皮骨质。
生长习性
喙核桃分布区为亚热带,年均温18.1-21.3度,最冷月(1月)均温8.1-12.6℃,最热月(7月)均温24.6-28.4℃,极端最低温-5.2℃,极最高温39.5℃,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相对湿度79-82%,土壤为酸性红壤,黄壤,褐色或褐色石灰土(PH值5.5-8.5),多见于海拔200-1-00米半阔叶疏林中,深根性。阳性树种,喜光,喜湿,常生于山坡南侧的中下部土层深厚的空旷地带,在溪沟河谷中也有分布,如三都拉揽林场附近,由于林分缺少光虽然树龄已超过挂果年龄,但未见结实,长势也只一般,但萌芽力强,每个伐桩及大树基部都有3-10株萌蘖幼树,花期4-5月,果熟11-12月。主要伴生物种有朴树(Celtistefrandrasubsp.sinensis)、树(Zelkovaschneideriana)、粗糠柴(Mallotusphilippinensis)、贵州金丝桃(Hypericumkouycheouense)、川榛(Curylusheterophyllavar.sutchuenensis)及一些蕨类(Pteridophyta)等植物。
分布范围
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东南部及贵州省南部、西南部望谟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罗甸县、荔波县等县,贵州喙核桃分布范围较大,但植株并不多,据调查分析,共有18株,蓄积量44.1956立方米(见表1),其中,安龙县平乐乡打江村一株算是“喙核桃王”,其胸径204厘米,高达30米,树冠冠幅18×16平方米,材积37.543立方米,树干通直挺拔,长势仍然枝繁叶茂,树阴里葬有数十个新旧坟墓,其中一座古墓的墓碑上所刻字迹都已浸蚀剥落,但依稀可瓣出建墓时间为清朝爱新觉罗·颙琰丁卯年,那时就将它多作为风景树,该树龄数百年以上。
濒危及保护
保护价值
喙核桃是胡核科的单种属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其分布区较为决窄,中省是国丙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由于繁殖较为困难,且生境条件随常绿阔叶林的破坏而渐趋恶化,致使繁殖,更新遭受很大影响,成为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渐危植物。因此保护喙核桃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在物种保存上都有重要意义。此外,木材优良,为重要的军工用材。
保护措施
应选择主要产地建立自然保护点,严禁砍伐,并开展引种繁殖等试验研究。保护含有喙核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使其生态环境不再继续恶化是保护喙核桃的根本措施。宜在喙核挑集中分布的三都摇人山、榕江县等地的常绿阔叶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点。此外注意采集树种,左适宜环境人工播种繁殖,育苗造林,也可增加其种群数量。
栽培方法
种子繁殖。果实成熟时,外果皮自行裂开,必须及时采种,如不能冬播,可在室内用湿沙贮藏,使内果皮开裂,待翌年春季播种。苗圃地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山坡下部,开沟条播或点播。也可试验用播繁殖。目前尚未开展异地保护的研究工作。可用种子育苗繁殖,果实成熟时,外果皮自行裂开,这时必须及时采种,如不及时采种冬播,可在室内用湿沙贮藏,翌年春季即可播种,由于中果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需用特殊方法处理,促其萌发,苗圃地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下部,开沟条播或点播。也可萌芽更新或采用嫁接方法繁殖。
喙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较好的热量条件,且不耐荫蔽,所以在海拔较高的河谷斜坡上部及森林较为茂密的地段一般均无分布,而是分布在河谷地带森林边缘及林窗之下。喙核桃主要依靠种子进行繁殖,但由于果核常被动物取食,所以萌发之幼苗较少。
环境条件
1、温度
喙核桃属于喜温树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及无霜期是:年平均温度9度-16度,极端最低温度负25度-负2度,极端最高温度38度以下,有霜期150天以下。
2、光照
喙核桃喜光。进入结果期以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喙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低于1000小时,核壳,核仁均发育不良。栽培中,从园地选择,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须考虑采光问题。
3、土壤
土壤是一切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喙核桃庞大的根系和树体首先要求深厚的土层(大于1米)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喙核桃喜疏松土质和排水良好,在地下水位过高和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而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6-8,生长结实有影响,喙核桃喜肥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4、水分
喙核桃耐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比较敏感,土壤过旱或过湿均不利于喙核桃的生长与结实。所以,山地喙核桃园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而在平地则要解决排水问题。
栽植方式
应根据立地条件、栽培品种和管理水平而异。总的来说,应以单位面积能够获得高产、稳产、便于管理为原则。对于早食喙核桃,因其结果早,树体较小,可采用3×3米或4×4米的计划密植形式,当树冠郁闭光照不良时,可有计划地间伐成6×6或8×8米。
栽植技术
提高栽植成活率和栽好幼树是喙核桃建园的重要一环,也是达到壮树、早食、丰产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保证栽植质量,才能使幼树生长健壮,顺利通过发育阶段,为实现增产打好基础。
1、整地:提前进行土壤熟化和增加肥力的准备工作。一般整地规格为80×80×80cm,定植穴挖好以后,将表土和土粪混合填入坑底。下层土和速效肥放于坑上面中部。
2、苗木:只有优质苗木,才能有效地利用栽培条件,达到多结果的目的。要求苗木品种纯正,主根及侧根完整,无病虫害,抗逆性强。最好为2-3年生壮苗,苗高一米以上,干径不小于一厘米,须根较多,以保证成活和健壮生长。
3、栽植技术:喙核桃苗木定植以前,应将苗木的伤根及烂根剪除,然后放在水中浸泡半天,或用泥浆蘸根,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成活。然后在整好的坑中部打窝定植,窝的大小视栽植苗而定。定植时要做到苗正、舒展根系,分层填土踏实,使根系分布均匀,培土到与地面相平,全面踏实后,打出树盘,充分灌水,待水渗后用细土封盖,高出地平面约20cm。苗木栽植深度可略超过原苗木深度,但嫁接口必须露在外面,栽后七天再灌水一次。
抚育管理
1、除草的主要季节是夏季高温干旱时期,要将杂草锄尽,减少杂草与树苗竞争水肥,其它季节只除去对柑橘属生长有影响的植物及可,低矮的杂草不宜除尽。近年来多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1)草甘膦:每亩100克(有效成分),加水50-60公斤,用手工喷务器,均匀喷洒在杂草上。注意要尽量将龙头放低,不能将药液喷在苗木的枝、叶、干上,否则会受药害而死亡。施药后须在8小时以上不下雨,才能不降低药效。
(2)除草剂1号0.3公斤/亩,西马津120克/亩,或敌草隆0.2公斤/亩等加水喷洒效果都很好。
2、间作:喙核桃结果较晚,在喙核桃园中进行间作,不仅增产油粮和其他经济作物,而且促进喙核桃生长,提高产量。但不宜种高杆作物,各地实践经验证明:喙核桃幼龄期以间作瓜、薯类为宜;中龄树可间作谷子、中草药和绿肥植物等较为适宜;老龄树可间作小麦及其他喜光作物。春播作物产量较高,对树体生长发育无大影响,但在5-6月间要加强肥水管理,以解决争肥争水的矛盾。树下要留出直径1米以上的树盘,要注意轮作。
3、肥水管理:喙核桃对肥水要求高,即使是土层厚的喙核桃林,也要加强肥水管理。在发芽前、落花后、7月上旬果实硬核期和土地封冻前分四次施肥,对发芽、生枝、开花有利,促使果实肥大,种仁饱满和水覆土。以厩肥、绿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成年树每株约需厩肥或绿肥100-200公斤,人粪尿或尿50-100公斤。也可以结合行间间种作物施肥,特别是4-5月份,正是喙核桃树和作物需肥时候。在株间将沤制的绿肥或直接将绿肥植物的鲜枝叶及杂草,碎后和土翻入沟内,对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核生长,提高产量很有效。
1、施肥时间:
(主要是指栽植前5年)
(1)萌芽肥(花前肥):一般在2-3月进行,施速效氮肥为主。
(2)稳果肥:花谢后至6-7月,施多元复合肥为主。
(3)壮果促梢肥:一般在秋梢萌发前追施,复合肥、有机肥配合施放。
2、施肥的方法:
最好是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放,其方法为:
(1)环状法:以树干为中心,沿树冠周围开施肥沟,一般沟深15-20cm,宽30-35cm,肥料施放后上面覆土。
(2)条状法:在行株间开沟施肥。
(3)放射状法:以树干为中心向外开4-6条沟,近树干处开浅沟,向外逐渐加深。
(4)撒施法:可将肥料均匀撒于树冠之下,然后浅翻入土。
3、机械创伤促进结果:
深山地区雨量多,湿度大,有些喙核桃树枝叶生长旺盛,但不结果,果区群众采用断根、树干凿洞、砍伤、去皮块等机械创伤方法,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机械创伤能培产的原因是,部分地破坏了韧皮部有机养分运输的通道,较多地留在地上部分,改变了树体分和含氮物质的比例,因而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1)断根落叶后或发芽前,刨开根部土壤,在距根颈0.6-2米处,截断5-15厘米粗的侧根1-2条,使断口流水,断根后覆土。
(2)砍伤每年冬季在树干基部用快斧砍伤树皮,深达木质部,使其流水,增产效果显著。
(3)去皮块:落叶后在主根上剥去8平方厘米大的皮块,然后覆土,挂果可以增多,品质变好。
应当注意,上述这些方法应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进行,如果放松土肥水管理,过于频繁地使用机械损伤方法,必然发削弱树势,树体早衰,大幅度减产。
整形修剪
1、幼树的整形修剪:
(1)疏层分散形中心领导枝比较明显,主枝5-7个,分2-3层。这种树形枝条多,树冠较大,产量高,适宜深厚肥沃的土壤和枝条直立性的品种。整形要点是:定干高度1.5-2.5米,土壤条件差,留干要低。主枝着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当,主枝间的距离1-1.5米,不能过近。基部三主枝的第一侧枝距主干1.5米左右,过近会形成把门侧;越向树冠外围各侧枝间的距离越应缩小。要注意保持中心领导枝的生长优势,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轻易换头,因为喙核桃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处理不当,会使强树变弱,弱树更弱。要适当控制背后枝,这是不同于其他果树修剪的重要特点。喙核桃背后枝生长旺盛,如任其自然生长,常超过原枝头,形成“倒拉牛”。背后枝处理方法是:①背后枝与延长枝相近似时,及时处理背后枝;②原枝头很衰弱,背后枝的方向、角度较好时,用背后枝代替原头;③背后枝生长较好,并已形成花芽,可控制生长,让其结果。
(2)自然开心形适用于土质薄和树冠开张的品种。中心领导干不明显,2-3个主枝,为2杈或3杈结构。土质差的地方,每个主枝上留3个侧枝;土质好的地方,每个侧枝上再选留1-2个二级侧枝。整形时要使树势均衡,各级侧枝保留一定的生长优势,合理利用空间。
(3)直立圆柱形:由于山高沟深,光线不足,喙核桃直立性强,中心干明显,培养成直立圆柱形后,主、侧枝较短,层状或螺旋状排列在中心干上,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农林争地的矛盾。
2、结果树的修剪
(1)结果母枝的修剪树冠外围1年生的健壮枝常是明年的结果母枝,一般不短剪,但结果母枝过多时会造成树冠郁闭,影响通风透光,须适当疏去部分细弱的结果母枝,以稳定产量,促进树体正常发育。
(2)延长枝的修剪对15-30年生的盛果期树,树冠外围各级主枝枯部抽生的1年生延长枝,可在枯芽下2-3芽处进行短截。
(3)徒长枝的修剪徒长枝大多由内膛骨干枝上的隐芽萌发形成,在生长旺盛的成年树和衰老树上发生较多,过去多从基部剪去。
(4)下垂枝的修剪在分杈处回缩,同时剪掉干枯病虫枝。过密的下垂枝要逐年砍除。
常见病虫害
(一)黑斑病:
1、症状:由细菌引起,为害叶、新梢及果实。叶上病斑黑褐色,略呈多角形,外缘有半透明晕环,病斑多时,汇合成块,使叶片焦枯卷曲而脱落,新梢上病斑黑色条纹状或长圆状,严重时新梢变黑枯死,果实上病斑黑色,大小形状不等,病果早落。一般在雨季发生。
2、防治:幼树发病期可喷1:0.5:200的波尔多液或50ppm的链霉素。
(二)喙核桃举肢蛾:
幼虫为害果实,果实被害率高达90%以上。
1、形态:成虫体黑色,有金属光泽,复眼红色,下唇须银白色,前翅基部1/3处有椭圆形白斑,2/3处有月牙形或三角形白斑,其他部分均为黑色鳞片所覆盖。休息时后足胫节、跗节向侧后上方举起。
2、防治方法
(1)结冻前刨树盘,以冻死部分越冬幼虫。
(2)8月底以前摘毁被害果,以消灭当年幼虫,减少下一年虫口密度。
(3)6月间用马拉松1,000倍液或辛硫磷500倍液喷杀,每10天1次,连续在三次。
(三)尺蠖:
1、形态:成虫翅底白色,上有灰色和橙色斑点,前、后翅外横线上各有一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隐显程度不一,前翅基部有一大圆橙斑,多变异。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堰根下、梯田石缝内、杂草中、碎石堆中以及树干周围土内越冬,一般入土3厘米深。次年5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盛期,8月底为末期。成虫喜在夜间活动,趋光性强。卵产于寄主植物的皮缝内或石块上。老熟幼虫在树下松软土壤中、阴暗潮湿的石堰缝内或乱石下化蛹。
2、防治方法:
(1)蛹密度大的地区,在结冻前和早春解冻后,可组织群众刨蛹。
(2)用灯光诱杀成虫。
(3)清晨趁成虫不活动时可以人工捕杀之。
(4)用辛硫磷500倍液或西维因250-500倍液喷杀4龄以前幼虫。
(四)云斑天牛:
1、形态:身体较大,黑色或黑褐色,密被灰色绒毛,有时灰中部分带青或黄色。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肾形白色毛斑。小盾片被白毛。鞘翅目白斑形状不规则,一般排成2-3纵行。体腹面两侧各有白色直条纹一道,从眼后到尾部,但有间断处;后胸外端角另有一长圆形白斑。
2、防治方法:
(1)6-7月份傍晚持灯到树下捕杀成虫。
(2)在成虫产卵期,寻找产卵疤或流黑水的地方,用小刀将被害处树皮切开,杀死卵和幼虫。
(3)用25%乐果或辛硫磷400-800倍液或敌敌畏300倍液注入虫孔,以杀死其幼虫。
(4)用药泥(红粘土6-7份、6%六氯环己烷可湿性粉3-4份,加适量水调成)堵塞虫孔。
保护现状
2021年9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