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登魁
安登魁,药物分析学家、药学教育家。长期从事药物分析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是中国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倡导者和积极从事者,在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药物的质量分析研究方面造诣颇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味地黄汤(丸)的方剂学研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多项,其中8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发表论著280余篇(部)。在发展学科、创建专业、培养师资、教材系列建设诸方面成绩卓著。
人物介绍
安登魁教授1925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市,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药物分析学家、药学教育家。1950年自济南齐鲁大学理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安先生亦随至华东药学院(即现中国药科大学)任教至今。安先生在从教的 50多个春秋里,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分析鉴定系教学秘书,教务科长,药物分析与毒物分析教研室副主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药学系主任,南京市药学院副院长,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等职。
人物年表
1946年-1950年 在齐鲁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学习。
1950年-1952年 任齐鲁大学理学院药学系助教兼系秘书。
1952年-1954年 任华东药学院分析鉴定系助教兼系学术秘书。
1954年-1956年 任华东药学院教务科长。
1956年-1962年 任南京药学院教务科长。
1963年-1978年 任南京药学院讲师兼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1978年-1979年 任南京药学院副院长兼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1979年-1982年 任南京药学院副教授兼药学系主任和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1982年-1983年4月 任南京药学院副教授兼副院长。
1983年5月-1986年10月 任南京药学院教授兼副院长。
1986年10月-1987年9月 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兼副校长。
1987年10月-2006年 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2006年 9月9日,安先生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成长经历
幼年时代
安先生幼年丧父,与母亲及小他3岁的妹妹相依为命,艰苦度日。中学时代,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度过了更加艰难的岁月。由于家境日趋贫寒,不得不中途停学,谋生糊口,养活老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奋自学考入大学,一面读书,一面为学校做勤杂工,有时还得一个晚上跑两个“家馆”担当家庭教师,借以维持生活和学业。寒暑假期间去业余剧社演戏挣钱,以缴纳下一学期的学费。这位饱经风霜的教授,亲眼看到过中华民国时期的腐败和贫穷,亲身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的巨大变迁,切身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青年时代
安先生青年时代立志于药学事业。新中国诞生以后,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药品质量的保证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50年代,安先生与校领导共商发展大计,1960年,成立了我校药物分析教研室,同时创立了药物分析课程。安先生是我国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倡导者和积极从事者,长期致力于药物分析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药物质量分析检验与研究控制方面造诣深厚。近半个世纪以来,安先生在药物分析学科专业创建、师资力量培养、积极开展创新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以及系列高质量专业教材建设诸方面都成绩卓著。
八十年代
早在八十年代初,安先生就指出了“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哪里就有药物质量控制,而且药物质量问题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九十年代初,他以洞察“一斑”、以窥“全豹”的视野,以当年中美两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变化来看发展速度,通过“药典”既可衡量一个国家有关药品生产技术和监督管理的实际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国家相关学科的综合水平。经过比较,得出了“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很快,但与美国药典的差距还很大的”的结论。明确了药物分析学科要达到完善的境界,还应进行长期的持续不懈努力,明确了学科的奋斗目标。正是在先生的这个目标的指引下,药物分析学科乃至全国的药物分析同仁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发展着药物分析学。
科研第一线
安先生长期工作在药物分析学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备课更是一丝不苟,讲课非常生动形象,双语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他经常教导青年教师,教学中怎么备课都是不过分的,要注重启迪思维、教会方法,重点突出地讲清问题,并把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到自己去研究学问的境界。他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更是这么做的。
和蔼的导师
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安先生就是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又被批准建立博士点,成为博士生导师。他常常语重心长地教导研究生,与其说是完成一个学位论文,不如说是对意志和毅力的磨炼。安先生即使在退休后仍一直关心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特别重视药物分析人才的培养。在80高龄的时候,他仍旧拄着拐杖参加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在答辩会上,安先生总是对学生的论文给予中肯的评价,更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寄予了殷切的厚望。在学生的心目中,安先生是特别值得敬仰的前辈,是学术上的楷模,又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长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先生十分注重学科各个层次同志的加速成长,经常和同事们商讨要给年轻同志、骨干教师多挑重担。在压任务的同时,安先生总是全心全意地给予必要的指点,使青年骨干教师迅速得到提高。他安先生早已年逾古稀,却仍在身体力行地竭尽绵薄,效法先辈,甘当人梯,乐在其中。
研究班
为了促进药物分析学科的全面发展,加强药物分析教学经验交流,安先生在80年代初,分别倡导举办了多期“全国高校药物分析师资进修班”、“全国药物分析主讲教师研究班”、“体内药物分析研究班”、“计算药物分析培训班”以及经国家教委直接下达的“全国药物分析助教进修班”等。倡导并举办了8次“全国药物分析教学研讨会”,为全国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心尽力。全国的药物分析同仁都十分尊敬安先生,先生德高望重,既是药物分析学科的泰斗,又是药物分析同仁的良师益友。先生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言传身教培育学子。先生为学科的发展指点方向,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要举办的“药物分析战略研讨会”出谋划策。先生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药学事业,为中国药科大学的发展,为药学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为药物分析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许多同仁更是将先生视为父亲,作为自己一生学习的楷模。
教材建设
安先生始终重视药物分析学科有关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材建设。在先生带领下,1966年就组织药物分析教研室同仁在国内领先编著了《药物分析》上、中、下三册讲义。1980年,先生主动请缨,在没有国内外相应的药物分析参考教材的情况下,在国内开创性正式出版了由南京药学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物分析》第一版教材。他亲自承担本科生理论和实验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处处发挥示范作用,并带领着全体同仁在教学中深入钻研不断总结发展。加强与国内同行专家的交流,相继组织国内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医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等五所高校的药物分析学教授,继续由安先生主编了《药物分析》第二版、第三版教材。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安先生主编出版了两版200多万字的《药物分析》大型参考书。2002年又主编出版了《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研究生用教材。在安先生的带领和促进下,教材建设常抓不懈,与时俱进。1988年,《药物分析》第一、二版教材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主编的各类教材中唯一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药物分析》第三版于1996年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药类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药物分析》大型参考书于1998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
良好的风气
安先生经常教导大家,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就多想、多说、多做,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就不想、不说、不做。药物分析学科这种良好的风气一直延续了下来。正因为学科内有这样融洽的气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在为学科建设共同出力。药物分析学科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以先生为榜样,不断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1988年,药物分析学科荣获了国家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医药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91年,药物分析党支部荣获了“江苏省先进党支部”的光荣称号。安先生处处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91年,荣获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医药系统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被中共江苏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安先生还担任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六、七届人民代表。
国际学术交流
安先生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出国考察、讲学。1980年11月曾赴法国巴黎、里昂、蒙特利尔、斯特拉斯堡地区进行药学教育考察;1984年10月和1987年7月两次任代表团副团长赴美国考察药学教育科研和制药工业情况,并参加全美第37届药学科学年会,在匹兹堡大学药学院作了“药物色谱分析最优化”的学术报告;1987年11月应邀赴日本讲学和考察。日本岐阜药科大学为表彰他对中日两校间学术交流的努力,授予他《特别荣誉》奖状和奖章。安先生因对药学、药物分析学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选入1990年出版的第21版《世界名人字典》。
安先生先后担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并被聘请为《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副主编以及《药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国外医学药学分册》等6个杂志的编委。
工作制度
安先生在主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时,为引导大家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教学工作量制度,鼓励大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保质保量地多做贡献,同时实施了“超额工作给予奖励”的办法。就在推行这项制度的第一学期,安先生承担了当时77届同学药物分析课程的课堂讲授以及部分同学的文献研读和科研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还超额完成了教学工作量,按规定得到了超额奖金,但是安先生将奖金全部缴纳了党费。
由于安先生孜孜不倦地带领药分学科全体同志不断进取,在药物分析学方面成就卓著,1997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委员会授予“中国药学发展奖”。令先生欣慰的是,药物分析课程已建设成为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以药物分析学科为主要依托的“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重点实验室”也于2005年12月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
八十华诞
在安先生八十华诞的时候,全体师生都积极表示要为先生办一场热闹的祝寿活动,但是先生真诚地谢绝了大家的热情。学校最后遵照安老的意愿,特邀请国内外药物分析领域著名的专家、教授作了有关学术思路和方法的报告,以促进我校药物分析学科的现代化进程。安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在报告中还深情地说:“求学的道路是艰苦的,安先生及其夫人方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科研知识上的引导和传授,更给予我生活的关心,安先生常对年轻教师说我们培养的不只是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注重对学生意志的锤炼。所以我想说我是幸福的,因为别人有一个父母,我拥有两个父母,安先生和方老师就是我的第二个父母”。药物分析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先生的智慧和心血,先生的的智慧和心血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培养了数代大学生、研究生,造就了数以千计的药物分析高级人才,先生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药物分析学科的著名学者。
安先生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为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病重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仍然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说着“感谢党,感谢大家!”这也是先生留在人间的最后遗言。
安详辞世
2006年 9月9日,安先生安详地离开了我们,这是一个不敢相信,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刹那间,我们痛失了一位严谨求实,辛勤培育学子的恩师,一位伟大善良的父亲,一位慈祥乐观的老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但此时此刻,先生也用他的责任、真诚和业绩托起了我辈的坚强。虽然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先生的高尚品德以及将学科视为自己生命的执著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后来人!
学术成就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已开始运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来研究探索药品质量问题,当时安登魁所在的教研室在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下也开始引进了这项技术和装置。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运动”刚一结束,他和教研室的同志们紧迫地意识到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为了多快好省地重建自己的药物分析学科,使学科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国情,他和室内的吴如金教授肩负着全室同志的重托,进行了行程不下万里的调研工作,深入工厂、深入兄弟院系、深入研究单位以及药检和药品质量控制部门,走访了40~50位专家和同行,根据国情,根据需要,研究寻求最佳方案,走自己的学科建设道路。
为了搞好药分学科的建设,必须要有“一班人”志同道合经年累月地刻苦努力才行。在教研室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建议安排“三年早知道”的做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真配合。所谓“三年早知道”就是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安排好每位教师三年应承担的任务,这样就使大家心中有数,可以比较妥善地把当前任务和下一步打算之间的矛盾统筹考虑协调起来。在此同时,教研室还根据每位同志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有计划地重点分工,各展其长。这种做法的确有效,同志们誉称为:领导有“方”啊!这句“领导有‘方’”是个双关语,说的是安登魁的夫人姓方。这位贤内助的确给他的工作上和生活上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正因为教研室内有这样的融洽气氛,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在为学科建设共同出力。室内同志有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矛盾,为此,大家订了个公约: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就多想、多说、多做,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就不想、不说、不做。这种良好的风气,一直延续了下来。因之,药分教研室和研究室荣获了国家医药管理局1988年授予的“全国医药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药分党支部也荣获了1991年“江苏省先进党支部”的光荣称号;而他本人,也于1991年荣获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人事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医药系统先进个人称号”的殊荣。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建设和发展药物分析学科的进程中,安登魁和同事们越来越意识到创建一个药物分析专业、加速培养高水平的药品质量控制人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此,他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引导和关心室内各个层次的同志,逐步明确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科研选题重点,有计划有分工地去分头占有学科的前沿。同时,他和同事们也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了一些骨干教师分工筹建新课,根据需要与可能,先后建成了药物色谱分析、药物光谱分析、体内药物分析、计算药物分析等新的分支学科,为药物分析专业的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他十分注重各分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经过不懈努力,各个分支学科都拥有了博士生导师,形成了各自的师资梯队和研究方向。至此,他积极而慎重地请上级批准,在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药物分析专门化”。经过连续6届的专门化培养实践,深得社会欢迎;继而经国家教委批准,于1988年创立了药物分析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为我国药品质量控制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专门人才。这项工作也于1993年经江苏省教委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新建的分支学科中,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计算药物分析的创立。它是把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引入到经典药物分析学科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分支。“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它充分运用了数学的时候,才能达到完善的境界”。这句名言深深影响着安登魁的思路和行动。因为数学能够以最简捷、最深刻的形式来表达和刻画事物的内在规律。将应用数学的某种方法引入到药物分析中来,无需事先采用任何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就可有效地分别测定混合药物的各自含量。这种分离方法,安登魁就称之为“数学分离”,它要求一系列的运算过程,单靠人工运算是难以达成的,也只是当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时候,才使这种“运用”或者说这种“学科的交融和渗透”成为现实。这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运用“数值运算”的方法研究解决药物分析问题;采用“非数值运算”的方法,诸如模式识别、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等、研究探索药物学科领域中的难题也正在日益增多,不断发展,这也就是安登魁酷爱电子计算机、积极创立计算药物分析分支学科的基础。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必须集合更多的力量来培植它、发展它。各兄弟药学院系都有这门课程的设置,但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个迫切的问题。当时,安登魁想如果学校能把这项任务申请承担下来,即可尽快提高自己,又可有效地帮助大家。这一想法,得到了室内同志的支持。于是,在学校的支持下,报请上级批准,先后举办了多期“全国高校药物分析师资进修班”、“全国药物分析主讲教师研究班”、“体内药物分析研究班”、“计算药物分析培训班”以及经国家教委直接下达的“全国药物分析助教进修班”等。另外,他还倡议在兄弟院、系药物分析学科之间建立定期的教学经验学术交流研讨会,也获得了几所老校的支持。大家轮流主持,每隔2~3年举行1次,迄今已举办过7届,全国各兄弟院、系的药分教师都积极争取参加,一届比一届兴旺,卓有成效地交流了经验、提高了学术水平。
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药物分析》(第一、二、三版)主编,安登魁通过定期召开交流会的大好时机,给统一教材的使用和修订再版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交流会上,各位编委可以介绍自己分工编写章节的思路、要点和难点,指导大家如何合理使用;而使用过教材的同志又可面对面地提出自己使用意见和修订建议,以供再版修订时参考。这样一来,大家十分爱护这部教材,连续近20年的广泛采用,反映良好。这部统编教材中第一、二版曾于1988年1月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这在当时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主编的各类教材中是惟一获得这种奖励的一部教材。《药物分析》(第三版)于1996年9月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药类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加强药物分析学教学材料的全面系列建设,他在主编教材的同时,还组织带领全室同志,集30~40年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积累,先后编著了《药物分析》参考书两部(1981年版和1992年版),备受同行关注和好评。其中,1992年版连续获得“全国医药系统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6)”“96’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杰出著作)”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最近,他又主编了研究生用教材《现代药物分析选论》(2001年1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形成了本科生用教材、研究生用教材与参考专著相结合的完整教材体系。这是一项突出的贡献,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得赞许。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没有国界的。为了更好地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宣传国内的成就,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加强相互间学术交往和友谊,安登魁曾先后受命去法、美、日、英等国考察、讲学,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他曾两次访问美国,在1984年第一次赴美考察药学教育、科学研究、医药工业以及有关人才交流问题的同时,还应邀参加了全美第37届药学科学大会,并在千人以上的大会上作了发言,赢得了全场听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这是我国首次有代表团参加这种会议。同时,他还在匹兹堡大学药学院做了“色谱优化”的研究报告,深得好评;会后,该院研究生赶到他的住所请教有关优化问题,获得满意答复。1987年他应邀赴日,在岐阜药科大学讲学期间,几乎在校的所有教授和研究生都参加了听讲,反应十分强烈。在东北大学药学部、日本药学会东北支部的讲学,也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日本岐阜药大为了表彰他对中日两校间学术交往的努力,还郑重地授予他“特别荣誉”的奖章和奖状。1990年年底他应邀访英,考察了英国的药学教育和制药工业,并与留英师生会晤谈心,介绍国内、校内发展形势,动员大家刻苦学习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其后,同志们按时学成归来,投入了祖国建设。在“走出去”的同时,他和同事们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做法,先后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学者权威来校讲学,还加强与外国同行经常性的学术通讯交往,保持了学科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正因为他孜孜不倦地带领药分学科全体同志不断进取,因而在1997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
人物评价
50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安登魁养成了职业习惯:为人师表应严于律己;严于律己而谆谆育人。要让大家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在主持全校教学、·科研工作时,为引导大家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教学工作量制度,鼓励大家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保质保量地多做贡献,同时也实施了“超额工作给予奖励”的办法。就在推行这项制度的第一学期,他承担着当时77届同学“药物分析”的课堂讲授以及部分同学的文献研读和科研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还超额完成了教学工作量,按规定得到了超额奖金,他全部缴纳了党费。
当过老师的同志都会有“备课无底”的亲身体验。因为,教师本人掌握有关内容是一个“过程”,但是讲授得使同学充分理解,需要一个刻苦的“再创造”过程。由于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因此,无论怎样下大功夫去认真备课都不是过分的。因此,他在备课时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讲授内容的精选是第一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启迪思维、教会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推敲如何才能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地讲清问题并把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到自己去研究学问的境界。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重视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为使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与作风,教师就应首先具备这方面的科学素养,否则自己不正,焉能正人。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他和同事们用对待课题研究的办法来进行每一个实验的准备,并写成相应的实验指导书。特别对年青教师更要严加要求、认真考核、手把手地教会。与此同时,他经常告诫同学:错误的实验操作绝对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打出不正确的实验报告,比不进行这种实验还糟,有时甚至会酿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为了有利室内各个层次同志的加速成长,他和同事们商量,要给年轻同志、甚至骨干教师多挑重担,通过任务,加快培养提高。例如,有些慕名委托的编著任务、外出讲学、综述或文章约稿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等等,就请有关同志直接承担,早些“亮相”,自己则从旁进行全心全意地必要辅助。他虽早已年逾古稀,深感时间紧迫,但仍在身体力行地竭尽绵薄,效法先辈,甘当人梯,乐在其中。
除了校内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各种委员会的兼职工作以外,他曾连续三届被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同时在校外承担的国家、部委以及全国性学会和杂志的学术兼职达20多个。对于这些兼职,他从不敷衍塞责,因为他深切体会到:所有兼职都更加鞭策自己奋进努力,都能不同程度地融合在自己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通过这些兼职,使他进一步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参政议政、为民服务,广交朋友,广开眼界,及时汲取多方教益,促进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正是基于他在药物分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从各个方面如此辛勤地耕耘,他光荣地成为:“2001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药物分析奖)的获得者”。
药物分析学科发展到今天已越来越清晰地反映出它在现代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60年代伊始,他们曾提出了“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的说法。随着药学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这种说法不仅与现实情况更加贴切,而且他们又从认识和行动上进行了深化思考、反过来提出可否预期一下:哪里对有关现代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运用得及时恰当,哪里就有可能对新药的研究开发以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打开一个可喜而崭新的局面。实际上在最近几年中,经过他们千方百计地认真努力,已经把这种预期逐渐付诸实施。在他们联合指导的药物分析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课题中都在开始想方设法尽力采用最先进的方法技术研究探索药物分析中的难题。诸如: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光谱联用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联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液/质联用、气/质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等,均取得令人兴奋的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初步显示出现代药物分析对现代药学科学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适应了对药分学科提出的新的需求。
主要论著
1 安登魁主编.《药物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 安登魁主编.《药物分析(参考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3 安登魁。相秉仁。计算药物分析。南京药学院学报,1983,22 (2):70-76.
4 安登魁,盛龙生。药物分析研究进展。中国药学年鉴(1983~1984),107-108.
5 安登魁,相秉仁。纸层析和薄层层析溶剂系统最佳组合选取法。药学学报,1984,19(10):780-784.
6 安登魁,相秉仁。药物色谱分离最优化。南京药学院学报,1986,17(1):73-80.
7 安登魁主编.《药物分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8 安登魁,相秉仁。我国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南京药学院学报,1986,21(6):475-480.
9 安登魁,孙曾培,田颂九。浅谈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中国药学杂志,1991,26(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