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夏济安

夏济安

夏济安(1916年—1965年2月23日),原名夏澍元,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文艺评论家,是文学教授夏志清的兄长。1934年进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学习,1937年转学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相继在光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任教。1950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夏济安少年时期先后在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江湾立达学园(即现在的上海市松江第二中学)、上海市上海中学求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曾任教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外语系和香港新亚书院。1950年来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为早期小说作家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陈若曦叶维廉等人的启蒙老师,1956年与吴鲁芹、刘守宜等创办《文学杂志》并兼任主编,在杂志上主张“朴素的、清醒的、理智的”文学,与其弟夏志清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十分深远。1959年赴美,在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大学、加州伯克利作研究,主要工作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1965年2月23日因脑出血病逝美国奥克兰,1975年夏志清曾出版其遗著《夏济安日记》,载录的是夏先生在1945年1月到9月全部的日记。夏济安的中文著作还有《夏济安选集》《现代英文选评注》等;英文著作有《Gate of Darkness》,这是一本1949年以前左派文人的评论集。夏志清是其亲弟。

个人经历

1956年创办《文学杂志》。《文学杂志》于1956年9月由台大外文系主任夏济安教授及吴鲁芹和刘守宜创办。其初衷正如创刊号《致读者》所言:“我们的希望是要继承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伟大的传统,从而发扬光大,我们虽然身处动乱的时代,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并不‘动乱’。我们不想逃避现实。 我们的信念是,一个认真的作家,一定是反映他的时代,表达人的时代精神的人。我们并非不讲求文字的美丽。不过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说老实话。“从该刊随后四年中出版的内容来看,它在鼓励写实文学的同时,更倾向于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它介绍了西方现代文学潮流,发表了大量台湾作家创作或翻译的现代主义作品。

1959年7 月,夏济安离台赴美,于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大学、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后因脑出血而英年早逝于病逝美国。《文学杂志》不久便停刊。《文学杂志》提倡写实路线,对文学摆脱政治化、庸俗化的道路起了引导作用;同时,它对中西文学理论和作品的评价,也推动了台湾文学素质的提高,提升了纯文学的地位。《文学杂志》能广纳各种风格的作品,投稿者众多,这无疑对活跃文坛,推介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作品有《夏济安选集》《夏济安日记》《黑暗的闸门》,译作有《名家散文选读》《莫斯科的寒夜》。夏济安对英美文学有着研究,尤其是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国新文学的专家。其中英文著译甚多。所选注的《现代英文选评注》仍然畅销海峡两岸。

“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因为从来没有人好好写过。”在金庸写武侠小说之前,夏济安先生就有这样的意愿了,“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一定想法子写武侠小说。”后来,夏济安读罢《射雕英雄传》,心凉了,“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人物评价

吴鲁芹言:“济安之‘趣’与一般耍贫嘴说俏皮话就自以为是风趣,别人也以其人有风趣视之,实在是大异其趣的。他首先口齿就不伶俐,要想在说俏皮话或者刻薄话上争胜,本钱就不够,而且也不屑为之的。我们不是学究冬烘,但有时也忧虑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把尖刻冷傲之语,看作是幽默与风趣,曾经是我们引以为忧的世风。济安之 ‘趣’,是从他为人之‘真’产生的。大约当今之世,真面目,真性情,愈来愈少了。不带几分假,就很够有趣,何况他妙语如珠之外,在动作上和办事务的风格上,又常会奇峰突起,出人意料?”金庸在《天龙八部》后记中言:“陈先生(指陈世骧)告诉我,夏济安先生也喜欢我的武侠小说。有一次他在书铺中见到一张圣诞卡,上面绘着四个人,夏先生觉得神情相貌很像《天龙八部》中所写的 ‘四大恶人’,就买了下来,写上我的名字,写了几句赞赏的话,想寄给我。但是我们从未见过面,他托陈先生转寄。陈先生随手放在杂物之中,后来就找不到了。夏济安先生曾在文章中几次提到我的武侠小说,颇有溢美之辞。我和他的缘分更浅,始终没能见到他一面,连这张圣诞卡片也没收到。我阅读《夏济安日记》等作品的时候,常常惋惜,这样一位至性至情的才士,终究是缘悭一面。”白先勇在《蓦然回首》言:“那一刻,我的心在跳,好像在等待法官判刑似的。如果夏先生当时宣判我的文章‘死刑’,恐怕我的写作生涯要多许多波折,因为那时我对夏先生十分敬仰,而且自己又毫无信心,他的话,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一褒一贬,天壤之别。夏先生却抬起头对我笑道:‘你的文字很老辣,这篇小说,我们要用,登到《文学杂志》上去。’那便是《金大奶奶》,我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小说。”刘绍铭言:“他的去世标记我生命上的一个转悲点;我这样敬爱他,我至少得试写一部小说奉献在他的灵前。他知道我写成了一部像样的小说,一定比知道我被聘哈佛大学当教授更为高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