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调甫
栾调甫(1889-1972),原名廷梅,字调甫,别号山东侉子,生于蓬莱区(今蓬莱市)。他是中原地区著名的墨子学家和学者。自幼学习国文和英文,表现出色。14岁时前往上海市,在格致书店担任学徒,利用业余时间翻译英文书籍并自学。他对先秦墨学和中国古文字学有着深厚的钻研。
人物生平
栾调甫14岁随父亲至上海,在格致书店做学徒,业余时间翻译英文书籍,并用微薄的收入购书自学,专注于先秦墨学和中国古文字学的研究。1920年,他在济南市的齐鲁大学从事医学书籍的翻译工作,并因勤奋而被聘为国文系教授。在此期间,他对梁启超的《墨经校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撰写了《读梁任公墨经校释》一文。1924年,他又发表了《梁任公五行说之商榷》,得到了梁启超的高度评价。1936年起,栾调甫成为山东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度失业。新中国成立后,他重新回到教育岗位,历任齐鲁大学教授、国学研究所主任、山东博物馆馆长、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务。栾调甫一生酷爱典籍,与山东藏书家王献唐关系密切,两人经常交流书籍知识。他的藏书极为丰富,但在日军入侵期间遭受了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有多达数千册的藏书被夺走,最终只剩下约4000册。1967年,他将自己的全部藏书共4705册捐给了国家。这些藏书曾存放于他的私人书房“三经堂”,并配有“山东侉子”和“三经堂”的印章。后来,这些藏书被赠予山东省文史馆。
学术贡献
栾调甫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墨子学领域。他曾提出“坚白离盈”说,深入探讨了墨辩逻辑的内涵。他还就梁启超的《墨经校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因此受到梁启超的高度赞扬。1924年,他在齐鲁大学文学研究会上作了有关墨子光学发明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他还撰写了《墨子讲义》、《论语研究》、《历代书籍制度考》、《如何承受西方科学》、《守旧的中国》等著作。1936年后,他在山东大学任教,并创立了“字系说”,编写了《说文解字补正》(共10册,20万字),还参与编纂了《中国语言百科全书》和《中国语文学》。1940年,他继续在齐鲁大学担任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国学教授。1947年,他被列入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提名名单。1952年至1957年间,他在山东博物馆工作。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墨子研究论文集》。1960年,他成为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1963年,他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72年逝世,享年83岁。
主要作品
栾调甫的主要著作包括《论语研究》、《墨学讲义》、《墨子研究论文集》、《历代书籍制度考》、《如何承受西方科学》、《守旧的中国》、《文字学概论》、《三经堂杂记》、《随笔》等。
参考资料
栾调甫:国学大师.栾调甫:国学大师.2024-11-08
齐鲁怪杰栾调甫.搜狐网.2024-11-08
尚小明:栾调甫与私立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搜狐网.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