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申
曾申,古代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平邑或嘉祥县),是儒家古圣先贤曾子的次子,字子西。据《经典释文叙录》,曾申曾从子夏学习《毛诗》,并传于李悝(悝);从左丘明学习《左传》,并传于吴起。然而,曾申的去向至今不明。曾参共有三个儿子,分别为曾元、曾申和曾华。
人物生平
曾申小的时候被父亲曾参带街上玩。他人小,不懂事,就哭闹。曾参对他说:“孩子不要 闹,回家杀猪给你吃。”
回家来,曾参卷起袖子就开始磨刀准备杀猪,这时曾参之妻公羊氏说:“怎么回事?你跟孩子开玩笑也当真啊!我这好不容易才养的猪,还没发育成熟呢,你就要杀啊!”
曾子正色道:“小孩子正是学习模仿的阶段,大人所说所做会影响他的言行,所以我不是跟他开玩笑。”说完就就把猪杀了,小曾申在旁边一边好奇地看着父亲杀猪一边琢磨父母的对话,虽然似懂非懂,但父亲曾子的教诲已经在曾申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种子。成年后曾申,最终也成为一代儒家大师,培养了包括战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吴起在内的众多弟子。
轶事典故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左氏中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译文如下: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左氏中人,出生于家有千金的富足家庭,早年在外求官不成,耗尽全部家产。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从东门逃出卫国。吴起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后来吴起拜曾子之子曾申为师,学习儒术。吴起的母亲病逝,他没有回家奔丧,曾申恼怒吴起不孝,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于是弃儒学兵,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
由此可见,曾申继承了孔子和父亲曾子的儒家学说,也继承了父亲宗圣曾子大孝的品德,对孝道极为看重,对不孝之徒宁可断绝师生关系。
参考资料
用人之道-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2-08